西方有句格言道出了知識與智慧的區別:知識是教你應該把雞蛋放進籃子里,而智慧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也可以說,知識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卻是洞察力。
如今,零售商并不缺乏“知識”。每天,在運營的每個階段和每個層面都會生成大量數據信息,涵蓋生產流程、供應鏈、門店,以及線上與客戶的互動。很顯然,對零售商來說,積累數據信息并不成問題,而棘手之處在于如何充分利用起這些信息。
近年來,盡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移動設備和零售渠道層出不窮,數據量成指數增長,但零售商的終極目標都未曾改變——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然而,傳統的技術系統幾乎不可能將業務各部分積累的“知識”,提煉成為適應當今零售市場所需的“智慧”。
現代零售商制勝的秘訣是采用零售商品管理系統。零售商品管理為零售商提供了關于企業運營情況的統一視角,讓企業能夠實時清晰地了解庫存、供應鏈和交易信息。從而幫助零售商在處理倉儲、物流和補貨等問題時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最重要的是,可以使零售商能夠游刃有余地將商品準時無誤地交到顧客手中。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做呢?需要看到什么樣的數據?商品管理系統到底需要支持些什么?
建立流程之間的無縫連接
顯然,零售經營要取得成功,就要確保企業內不同系統與流程之間數據傳遞的流暢性。無縫零售體驗就是需要把銷售與財務數據、采購訂單、商品供應水平、位置及供應商信息快速精確地結合起來。商品管理系統必須確保隨時以準確、適用的格式收集此信息并交付給相關人員。
如果零售商無法保證流程之間數據傳遞的流暢性,他們將會面臨運營成本增加的風險,因為有的庫存過剩,有的缺貨商品卻仍在被快速銷售,因此大大降低了客戶滿意度。
以統一視圖運營企業
對于零售商來說,確保所有流程與平臺的連接,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顧客。
零售商需要即時了解包括實體店內、線上、移動端以及社交平臺在內的各個渠道與顧客的互動情況。但如今,消費者的一次購物過程不會只涉及其中某個渠道,往往是兩到三個。零售商必須跨越每個渠道進行數據整合,從而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同時還需要將庫存信息加入其中,確保顧客及店員了解當前貨物供應情況及所有產品的位置。
讓價值清晰可見
以統一視圖運營還不夠,零售商還需要能夠利用它改進流程,最終提升營利能力。
零售商品管理系統使得企業可以在掌握更多信息的基礎上對定價、范圍、分類、訂單履行及業務增長做出決策。最終催生更加智能的定價策略和更富有成本效益的業務。
例如,借助交易和交易金額的統一視角,零售商可以量化對商品打折的收益,在每款商品的保質期內為每個階段確定利潤最高的價格。這也使其能夠計算產品的最佳利潤,并將采購和運輸、上岸成本及儲存時間和銷售的全部價格考慮在內。
透明化管理還使零售商能看到資金位于供應鏈中的何處,這意味著可以清晰地知道暴露出的風險,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靈活性是關鍵
速度是當今高速發展的零售行業的制勝之道。零售企業需要培養一種允許且鼓勵快速決策的文化。這在企業推出新產品或新服務,以及應對需求高峰時尤為重要。
現代商品管理系統使零售商的很多流程能夠自動化。在黃金周和春節等需求高峰期,自動補貨可為商家提供幫助,確保客戶可以隨時隨地購買想要的禮品。
貨幣與轉換
即便是小型零售商,借助網絡的力量也會吸引國際客戶的關注。對于在不同市場進行銷售的企業來說,快速、準確地轉換貨幣以生成財務報告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零售商希望獲得可靠的全球業務情況概覽,他們的系統必須能夠在整個企業使用一致的匯率自動將財務數據轉換為同一種標準貨幣。
當今,跨國零售經營變得愈加復雜。為跟上市場發展步伐并做出明智決策,零售商需要準確和及時地了解企業現狀。這一點也是現代商品管理系統能夠發揮最大價值的地方,幫助企業以更快、更智能的方式贏得競爭,滿懷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來源:聯商網 作者:甲骨文零售全球事業部大中華及東南亞區總經理 張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