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悉原東家小爆CHOU聞,某門店發生窩案,自總經理及以降數人因商業賄賂或職務侵占,遭到去職。誠然,有個性因素的存在,但事后細思,實體零售業經歷寒冬,除電商兇猛之外,自身經營管理體系也的確漏洞百出。日趨緊張的零供關系,隨權力而來的欲望黑洞,不斷膨脹的擴張野望,貌似強大實則空洞的文化體系,企業領袖與執行層的陌生與脫節,越拖越長的結款周期帶來的扭曲心理,諸多種種,讓人不禁唏噓。就像M首富說的:不是零售不行了,是你家的零售不行了。最大的對手還是自己。
曾在原東家接受培訓,監察部大佬用血淋林的案例給我們貫徹集團打擊貪污舞弊的決心,并一再強調——警鐘長鳴,莫伸手云云。洪鐘大呂般猶在耳畔,但轉過頭,依然盜旅橫行。咋辦?獻丑一二三策,僅供拍磚。
零售監察體系建設第一條陳:選任“戒賭”
該出事總經理選任我是親身經歷的。此門店原店總因扭虧而出眾,拔擢履新。補缺是新年度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眾領導排排坐,大家勢力吃果果。誰都不肯先表態,于是,打開人力儲備庫,先拿出各種硬杠杠,工作經歷、工作業績、婚否、性別,年齡……篩出一部分,然后開始——相面。熟悉的面孔能力不行,陌生的面孔不甚了解,現場征詢意見,現場沒有共事過的,好,來,打電話給共事過的了解。注意,此刻很關鍵,主要領導的只言片語會起重要作用。在某位大佬的提議下,眾多附議,最終的定格在一個他們認為“有道兒”的名字上。“有道兒”為方言,可以理解為經營有思路,經常出奇招兒,心眼兒比較多。于是,任命簽發,即刻生效。事實證明,原本應該經營“有道兒”的總經理,私欲亦“有道兒”,終究不滿兩年,東窗事發,走下神壇。
選任是一個很審慎的過程,在門店負責人的選任上,應該是一個不斷漸進鍛煉和培養的過程。而目前很多實體零售企業,往往都是臨時抱佛腳,靠著領導的一次推薦,或者同事的一次贊許,就把關鍵崗位拱手一人,這到底是有些兒戲了,說到底就是賭人。賭他的先天純良,賭他的不二忠誠,賭他的無往不利,賭他的永不迷失。職業經理人的選擇,不同于創業者本身,而深刻烙印在中國人秉性中的“賭”實在不適用于零售業這個人力密集型行業。
建立零售監察制度,要從選任的那一刻開始。這牽涉到人力、組織、財務、業務等諸多系統,是一個長期的綜合工程,一個扎實有效的管理梯隊建設是必須的,也是亟需的。
零售監察體系建設第二條陳:權限“戒大”
“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隊上”太祖在爭天下時最為英明的決策。
事實上,為了確保“又紅又專”,原東家將管理和經營兩條線分開設置,企業雙主官。經營主官抗經營指標,管理主官確保集團條例嚴格執行。在對經營主官的選擇上,強調“能”為先,“德”次之,以“創造”為主要目標。在對管理主官的選擇上,以企業老員工為主,要求貫徹企業文化落實,并時刻監督經營主官的行為,確保“紅色江山”。然后又附加一條——“管理不得妨礙經營”,就是這個帽子。執行中,很多管理主官選擇了相對較溫順的女性,這樣雖然避免了兩強相爭的可能,但弊端卻是很多管理主官淪為了經營主官的附庸。我不禁想起了熱映的《瘋狂動物城》里的獅子市長和羊副市長,壓根就是一個秘書的角色。而實際上,企業中很多管理主官也把經營主官稱作“老大”,自己甘居“老二”。雙主官制名存實亡。
那么,沒有限制的權力就極為可能造就膨脹,而膨脹就滋生了腐敗,集團管理流程過長,幾次的事急從權,讓很多總經理產生“我的地盤我做主”的錯覺。一旦因為違反流程遭到集團的處罰或警告,輕則不予理睬,交錢了事,重則產生逆反,越發猖獗。
建立零售企業監察制度,要從限制權力入手,哪些權限是門店的,哪些權限是集團的,管理流程和時限內必須完成,領導責任不得推諉等,讓總經理頭上時刻三尺有條繩,時刻保有敬畏才能盡可能的不失本心。
零售監察體系建設第三條陳:查處“戒白”
說句實話,在培訓時候,監察部講解的案例,都著眼于基層管理人員的商業賄賂或職務侵占。不知道此次的窩案會否成為今后的案例。我陰暗的想,也許處于和諧的目標,家丑不可外揚吧。
從大大“打虎拍蠅”來看,無論是誰,只要觸及了紅線,就要堅決舍棄,不論是身居廟堂還是地處江湖。所以,零售監察部門,不能只當滅蚊英雄,也要敢于舍身打虎。不能只眼睛向下,把預防低職務違紀當成主要工作目標,出臺左一個規范,又一個條例,貌似很忙,卻陷入一個怪圈,因為蒼蠅不絕是因為有臭蛋在先。“破窗理論”已經很明顯的昭示了一個現象,氛圍很重要,而氛圍是誰營造的?是集團的,是企業的主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但是這些大佬往往行事謹慎,或者有白手套中間掩護,或者手段高超,不易被發覺。竊想,普通群眾都能聞得到的風聲雨聲,不至于監察部門兩耳空空吧?不是“怕”就是“拍”,反正都是“白”,監察部要有獨立辦案的權力和勇氣,監察部門要直接向企業領袖負責,向整個企業負責,阻力越大,往往幕后越黑。而企業領袖也要從自身做起,不能遇到親朋故舊就瞻前顧后,莫衷一是,如此反復,監察部門就會無所適從,積累惰性,喪失銳氣。
“抓打棄殺”,“一查到底”,零售企業關系國計民生,貪污舞弊關系企業生死。
零售監察體系,你眼睛一閉,可能就“掛”過去了,還是起來吧。
likeshouyi- 該帖于 2016/4/4 11:4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