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到生鮮科半月有余,漸漸適應(yīng)了生鮮科的節(jié)奏。這里的員工都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xí)慣,在客流不大的時間段,他們不停地揀除菜葉、挑選腐爛的水果,時刻保持商品的新鮮度。武磊強調(diào),不管顧客在哪個時段來到店里,都要讓他們感到商品剛剛上架不久,要時刻保持商品新鮮、飽滿,這是留給顧客重要的第一印象。
DK的這家店緊臨一個風(fēng)景區(qū),一到節(jié)假日,游客特別多。飲料、餅干,這類適合出游的食品最受歡迎。
周末,賣場里人聲鼎沸,收銀臺前都排滿了長隊。大家的購物籃里更多的即食性商品。而生鮮科的銷售卻未受到更多推動,未呈現(xiàn)翻倍增長。
宋玉在水果臺值班。這周的促銷品是紅果,擺滿了一個展臺,紅通通的果實配著綠色的根蒂,熬是好看。這批紅果品相好,甜度也高。展臺周圍圍滿了挑選的顧客。
一個孩子叫嚷著想吃紅果,一旁的媽媽勸他:“還未洗,等下找個地方洗洗再吃。”孩子嘟著嘴,滿臉不高興。宋玉在一旁看見了,就對媽媽說:“把打好價格的紅果給我吧,我去后面的加工間清洗好后,您再去付款。”媽媽連聲感謝,孩子的臉也由陰轉(zhuǎn)晴。
旁邊的顧客聽到了,也忙央求宋玉,一塊幫忙清洗一下。宋玉答應(yīng)著,拿了一只購物籃,里面一會就盛滿了紅果。宋玉怕自己洗得太久,耽誤顧客交款。就找了一位同事幫忙,兩人快速洗好,交到顧客手里。
下一拔顧客看到還有這樣的服務(wù),也紛紛讓宋玉幫忙。宋玉當(dāng)班的一天,幾乎不是在洗紅果,就是在送紅果,忙得不亦樂乎,一天下來累得腰酸背痛。
武磊周一一早看到銷售報表,發(fā)現(xiàn)紅果的銷量環(huán)比增長了一倍多。同是周末,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銷售差距?武磊是一個細心的人。他到賣場詢問情況。水果組的班長向武磊介紹了宋玉昨天洗紅果的事。
武磊叫來宋玉,問“為什么有這么多顧客需要清洗的紅果?”
宋玉說:“當(dāng)時只是一位小男孩立即要吃紅果,我就幫他洗了,后來沒想到許多顧客都提出了這個要求。這些顧客大多出來游玩的,清洗后的水果對他們來說更方便。”
武磊若有所思。顧客出來游玩,臨時起意想吃水果,而水果大多需要清洗、切割,旅游在外,工具和清洗的條件不具備,所以當(dāng)宋玉滿足了這個需求,立即就引來了顧客的追捧。為什么我們不能提供這樣的便利,滿足顧客的需求呢?有需求,就有市場。
武磊當(dāng)下決定,生鮮科現(xiàn)場分割水果,制作簡易的水果外帶包裝,方便顧客食用。有了這個想法,他先去考察了盛水果的包材,他找了一種大號的水果杯,并能配備了牙簽。水果杯里的水果是混雜裝的,有哈密瓜、西瓜、紅果、火龍果等各種時令水果,切成適合入口的大小不一的小塊。這些顏色鮮艷的水果盛在透明的水果杯里,本身就是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武磊騰出一組木質(zhì)的貨架,專門用來盛放水果杯,水果杯的顏色鮮艷,與木架搭配,很是搶眼。
他又向店長匯報,在節(jié)日期間,把水果杯用專門的工具陳列在收銀臺。這一招果然有效,顧客交款時許多都“順便”又拿了一只水果杯。水果杯售賣一周,銷售額達到了6位數(shù),取得了可觀的銷售額。
零售職場箴言:
有消費者需求的地方就有潛在的消費市場。許多時候,因為我們的隨意與粗心,很多銷售機會白白溜走,等到別人開發(fā)出來時才恍然大悟。零售行業(yè)是要搶占先機的,落于人后就只能被動挨打。
柳二白- 該帖于 2016/4/18 13:5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