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聯商提供這個平臺,讓我能在這里和大家說幾句心理話。
我這人本性比較內向,危機感強,對于交流不夠積極,喜歡胡思亂想。曾經對于事業道路很迷茫,不知道未來做什么,2004年自學過編程,想成為程序員,結果當然是失敗。08年離開工作了5年的超市,突然想做網上超市,于是把想法寫到電商論壇。寫多了,有人找我參與電商項目,這幾年參與了4個電商O2O項目。同時業余時間繼續寫作,寫成了聯商網的專欄作者,如果不是聯商網的激勵,不是聯商作者圈的幫助,出版社找不到我,也不能出版《零售O2O心法、招法與實戰》這本書。沒有聯商專欄,大潤發黃明端董事長看不到我的文章,也不會幫我寫推薦序。在此要真誠的感謝聯商網,謝謝。
我有時羨慕善于主動交流的人,我有朋友因為積極與人結交,得到了很好的事業機會,過上了比我富足悠閑的日子。不過在想一想,朋友得到這樣的機會,是因為他喜歡交流的特質。而我的特質是善于深入思考,我要做的不是變成另外一個人,而且揚長避短,繼續發揮自己的長處,短處不用變成長處,能及格就好。
所以還是繼續我的思考,繼續我的寫作和實踐,相信只要專注零售O2O領域,不停的積累、實踐、思考就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形成自己的認知觀念。天道勤酬、量變就會帶來質變,不把時間花在積極結交人脈沒有關系。只要堅持思考,堅持完善和發表文章和想法,會有人認可,會有人和資源來幫助我,實現我的構想。我相信只要我做的事情是對的,就會得到社會資源的幫助。
我構想的幾套零售O2O思路寫在書中,有“便利店碎片購物”、“積分門店引流”、“O2O渠道品牌”、“零售O2O極致體驗”和“O2O囤貨平臺”等。創新確是高風險的事情,花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在零售O2O上,我相信自己的構想值得嘗試,或許有機會為零售行業帶來一些改變。
寫了這么多文章也得到不少朋友的認可,大潤發的黃明端董事長,步步高集團的王填董事長愿意寫序推薦我的新書,中百集團萬明治總經理愿意參與本書的寫作,還有很多幫助過我的朋友,在此真誠的說聲謝謝。下面把推薦預言也刊登出來,愿意了解《零售O2O心法 招法與實戰》一書的讀者可以看看。
黃明端推薦序
流量問題是飛牛網上線后,我們面對最難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坊間并沒有太多如何引流的書籍,偶然間在聯商網發現一篇由本書作者張陳勇所寫的文章,主題“零售O2O該如何進行有效推廣”,讀后深有同感,就把這一篇文章分享給我們的同事,作為我們推廣個案的教材,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本書作者。
后來又陸續看過筆者幾篇文章像“零售格局醞釀大變超市O2O快送模式或將重塑零售生態”,我認為筆者文章內容相當精辟,是結合多年O2O實務經驗的大作,跟坊間一些純理論書籍,更具實用性。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有針對性,主要針對零售O2O,特別是超市行業而寫。O2O是一個比較宏觀的概念,只要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商業模式都算O2O,所以涉及到太多行業,不同行業差別很大,零售、教育、汽車、餐飲等怎么能混為一談,沒有所謂的O2O專家能搞懂所有行業。不與具體行業結合,太過理論化的思想看上去高深,但難以落地,零售O2O這事還是應該多聽聽實踐者的思考。
現代社會大眾比較容易受到媒體影響,信息太多太趨同,媒體為了博眼球一向比較夸張,經常迅速炒熱一個概念或徹底否定某個事物。對于傳統零售互聯網轉型的困難,大部分新聞文章都離不開左右互博、基因兼容和人才瓶頸上這幾點,其實實際情況要復雜和具體得多,只有深入其中實踐,總結,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認知。本書作者寫作此書的視角比較合適,他是零售行業從業者,這幾年一直參與零售O2O項目,同時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工作,很多觀點是從實踐中生長出來,以實踐為基礎和具有獨立的認知是向大家推薦本書的原因。
王填推薦序
關于本書,有個觀點我很認同:“零售企業應該小團隊靈活試錯不同創新模式,以此積累對互聯網零售本質的理解,鍛煉團隊,對新模式,新技術建立敏感性,布局下一個機會點和創新才更重要,力爭引領變化,或者當變化來臨時能看懂變化,跟隨變化,在變化中創新和完善。用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和理解,指導企業的戰略。”
書中很多文章也是圍繞這個觀點展開,比如如何低成本試錯、互聯網零售特點、零售O2O模式、可試錯模式探討、如何落地、如何分析數據等。步步高集團這兩年嘗試了網上超市、互聯網大會員平臺、互聯網大物流平臺等,每次嘗試都加深了團隊對互聯網零售的理解和經驗,其中,步步高集團與2013年12月26日上線了線上平臺,2014年通過O+O戰略將線上云猴網與線下實體結合成步步高的商業生態系統。
互聯網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時代,他正在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在重塑商業生態,阿里、京東、唯品會、云猴全球購等都是重塑過程中的產物。重塑過程雖然機會很多,但陷阱也不少,大部分線下零售巨頭都嘗試過互聯網轉型,但很少有完全成功的案例,本書中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具體戰法值得閱讀和消化。
萬明治推薦序
零售行業很有意思,各種業態,各種品類,線上線下組成了一張大圖,相互競爭、影響、融合、互補。僅超市快消品,線下就有大賣場、倉儲會員店、社區超市、便利店、夫妻店等渠道,線上還有網上超市、生鮮電商、超市快送O2O、淘寶專營店等形態。它們糅合在一起,感覺紛繁復雜,其實主線只有一條:如何更低成本,更好體驗的把商品傳遞給顧客。而本書的主線,就是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創造和優化更低成本,更好體驗的零售渠道。本書有關于創新零售渠道的尋覓思路,也有推導方法和模型猜想。
我在本書中寫了一些文章,全文經過我的修改,希望借此書把我這二十年對零售的感悟和思考分享給讀者。本人在家樂福工作十幾年后,進入蘇寧創辦了蘇寧超市,現在又回到傳統零售,在中百集團擔任總經理。從線下到線上,再回到線下,經歷了一個循環。讀到此處的讀者自然對互聯網零售感興趣,但要真正洞悉零售O2O,形成一套認知體系,還是要經歷過線下線上項目才行。這也是我為什么突然去蘇寧搞網上超市,主動擁抱互聯網的原因。
人的精力有限,僅僅是大賣場一個業態,也夠窮盡一生來專研實踐,但專研的方式不應該僅僅專注業態本體,還應該看懂形成業態的基礎。大賣場的形成是基于時代的背景,如果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大賣場。現在正從信息時代進入互聯網時代,超市行業正在經歷劇烈變革和進化,慶幸自己選擇正確,現在能以更自信的心態在本書中和大家分享零售O2O,能更從容面對和探索超市行業的未來。
文/紫藤院張陳勇
2016-05-09 11:05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6/5/6 9:4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