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DK每年四月都會舉辦“12小時快速響應”活動,即從上班的一刻起,一天的營運狀況都在監控之中,由公司總部組成特別巡察小組,分成幾路,出其不意地出現在門店,對所見到的營運狀況進行打分,一周匯集一次,每次排名。
這要求門店的營運水平隨時保持在較高水準,而且各方面都要達標,因為特別巡查小組沒有涉定任何檢查范圍,只要屬于營運范圍的工作,都會在檢查之列。
DK各店都額外重視這次活動,這是年終評比的重要參評項,如果在“12小時快速響應”活動里排名靠前,這將為年終得到一個好看分數打下基礎。
之所以每年四月都做這樣的活動,DK希望通過這個月把營運水平再提升一個檔次,并能持續保持較高水準,同時也借此機會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督促改正,提升營運管理水平。
雖然每年四月份如臨大敵,但實際上卻是無從準備,這考驗的是日常管理水平。“快速響應”不僅僅停留在衛生檢查等看得見的營運管理層面,更多的關注的是細節和操作規范。
雖是如此,武磊仍不敢大意。最近部門新近員工較多,對一些崗位操作規范還不能熟記于心,這是最讓他擔心的。他和幾名助理加大了現場巡店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萬般謹慎,還是出了狀況。
四月份有一檔芒果促銷,為了保證新鮮,需要第二天一早上貨陳列。芒果到貨較晚,要在營業前陳列到位,時間很是緊張。許多員工被派往這里協助上貨。堆碼較大,陳列量也大。
一名員工著急上貨,一下子就把整箱的芒果倒入了堆碼中——這在生鮮陳列是最為忌諱的。蔬果最怕磕碰,整箱倒入,新鮮的果子容易碰傷。他舉起包裝箱,就有人發現了異常,正欲置止,哪知話還未出口,他就倒入了堆碼中。這一幕剛好被巡察小組看到。
現場一片寂靜,那名員工這時也發現犯了錯誤。所有人都垂手而立,不知如何是好。越小心越容易出現問題。在生鮮科,上貨規范是每位員工都要熟知的內容,在平常幾乎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大家都有些懊惱。
武磊在旁邊,趕緊上前解圍:“大家繼續工作,雖然時間緊,還是要輕拿輕放。”那名犯了錯的員工還在一旁紅著臉,尷尬地站立著。武磊過去拍拍他的肩膀,輕聲說:“繼續工作吧,出現差錯不要緊,關鍵要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第二天的晨會,武磊未提及此事。按照管理慣例,對問題應該再次提示和強調,這樣才能避免錯誤再次發生。但武磊在那天的工作現場看到,不管是犯了錯的員工,還是其他同事都意識到了錯誤,從大家的表情也可看出,所有人都很懊悔,如果再次提及,一是會讓犯錯員工再次陷入自責中,畢竟工作的出發點是好的;二是這次事件已經讓大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次警示已經會牢牢記住。
晨會結束,昨天那名員工主動找到武磊:“科長,謝謝您。”
“謝我什么?”武磊不解。
“謝謝您在晨會上沒有講昨天我違反操作規范的事。我都做好準備接受當眾批評了。”員工紅著臉還在拘謹中。
“原來是這件事。只要工作就可能會犯錯誤,我們每個人都不會例外,但是以后記住不能犯低級錯誤,把每一次犯錯當作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
武磊想起剛參加工作那會,他有次搬貨不小心打碎了一小車啤酒,當時的科長只關切地問他傷著沒有,至始至終都未提及補償損失的事。他當時剛剛工作,工資也少,為此還惴惴不安了幾天。后來才知,是科長偷偷地把錢補上了。
武磊一直銘記在心,他也沒有再去感謝,他覺得最大的謝意就是努力地工作,把工作做好。
零售職場箴言:
管理是一門藝術,之所以稱它為藝術是因為它的多變性、多彩性和不確定性。因為管理的對象是人,人是最難把控的因素,人的想法和行為隨時在改變,要想讓員工從底心說服管理,愿意參與到管理的秩序中,除了完善的管理法則,也要有為人著想、以人為本的管理靈魂。
(每周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