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間消息,滴滴出行對外正式宣布其最新一輪融資的進展。該公司表示,滴滴已獲得多家海內外知名金融及產業機構支持。其中,蘋果公司本輪以10億美元成為其戰略投資者,這也是滴滴迄今為止獲得的單筆最大投資。
根據外媒報道,談及此次投資的具體原因,Apple CEO Tim Cook表示:“這次投資出于很多戰略緣由,包括可以更深入地學習和理解中國市場。當然,蘋果也相信能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率。”而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則稱:“Apple的認可令成立四年的滴滴深受鼓舞,更是一種激勵。滴滴將繼續努力,與司機和乘客、與全球伙伴一起,讓人人擁有更加靈活可靠的多元出行選擇;幫助我們的城市解決交通、環保和就業挑戰。”
我們都知道蘋果是世界上很有錢的企業,所以花千萬美元到上億美元去投資一個公司或者收購一個公司也并非難事,但從蘋果歷來投資和收購的企業來看,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都與蘋果產品有著直接的關聯。
2008年蘋果以1.5億美元買下CPU設計企業P.A.Semi,隨后又購入芯片設計廠商Intrisinty,這兩筆收購為蘋果的自主CPU研發計劃打下了基礎,最終結出了Ax系列芯片的碩果。
2010年蘋果以2億美元收購了Siri公司,隨后以該公司的語音識別技術為基礎開發了iOS系統的語音識別引擎。
2011年出資26億美元聯合微軟搶購北電集團上千項重要專利組合。
2012年,蘋果在尋求頂級指紋識別研發企業AuthenTic的技術授權過程中,直接花錢將整家公司收入囊中。
2014年花費30億美元買下音樂設備品牌Beats。
2014年7月16日,蘋果和IBM宣布,兩家公司已經達成一項排他性的合作協議,未來將聯合雙方的市場領先優勢,創造一種新類別的商務應用,將IBM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帶給iPhone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從而改造整個企業移動市場。
而這次蘋果另辟蹊徑,選擇投資滴滴,從表面現象看此次的投資與蘋果產品八竿子打不著,但如果深層次的剖析蘋果現在發展的現狀,你對庫克下的這盤棋或許就會明朗許多:
造勢營銷,遏制股價下滑
從蘋果發布的201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來看,該公司當季營收5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比第一財季環比減少33%;凈利潤10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3%。這是蘋果營收自2003年以來同比首次出現下滑。這導致蘋果股價在當日盤后大跌8%,市值蒸發逾486億美元,相當于一天蒸發掉一個貴州茅臺。
蘋果在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只能通過改變投資策略來彌補產品線業績下滑的損失,而轉變投資策略一方面意味著蘋果未來可以利用自己龐大的現金儲備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使得公司可以在銷售產品和服務之外獲得一條新的生財渠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投資滴滴緩解蘋果現階段窘境的負面影響,從而擴寬蘋果的營收渠道,讓股民重新拾回對AAPL的信心!
強強聯合,搶占中國市場份額
此前財報顯示,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營收的第二大市場,而中國消費者對蘋果產品和服務的持續購買,對于維系蘋果的營收利潤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二季度財報卻顯示,大中華區營收為124.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8.23億美元下滑26%;成為蘋果當季財報數據中下滑最為嚴重地區。
面對嚴重的下滑趨勢,蘋果急需要為自己找到一個突破口,以緩解自身現階段的窘境,在硬件銷售受阻的現實面前,蘋果未來要繼續讓全球第一的利潤額增長,只能依靠軟件服務市場,而僅憑蘋果自家的軟件服務尚不足以實現增長目標,向前景廣闊的O2O、社交等領域投資幾乎是必然選擇。
而且據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出行的融資計劃一直在進行擴大,在2月份時,其計劃融資10億美元,并在4月份將融資額度增至15億美元,如今又變成了20億美金。之所以再次進行融資的原因,似乎很顯然,本以為在2015年已經收官的專車大戰,卻迎來了Uber這個強勁的對手,除此之外,還有神州、易到等緊追不放。
面對兩個企業的雙重需求,強強聯合或許是解決兩個企業當下困難的最好舉措,當然了在聯合背后,兩個企業更看重的是各自背后強大的用戶需求。
根據滴滴方面對外公開的數據顯示,如今滴滴已經完成了400座城市的覆蓋,近3億用戶提供一站式移動出行服務,日完成訂單突破1100萬。憑借覆蓋1400多萬名車主與司機的服務網絡,滴滴目前已擁有中國87%以上的網約專車市場份額, 99%以上的網約出租車市場份額。
當然了滴滴公司的這份數據的真實性還有待評判,不過滴滴在專車領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還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蘋果作為全球知名的手機企業,背后所蘊含的用戶需求也會讓滴滴在專車領域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面對此次蘋果的大手筆投資滴滴,可以進一步的推廣蘋果的相關服務,使之落地到滴滴出行平臺,諸如CarPlay和Apple Pay。對于滴滴而言也可通過蘋果手機的專享用戶,實現滴滴的專享優惠,從而將蘋果用戶轉化成為滴滴用戶。
深度布局,實現蘋果的汽車夢
關于C2C和B2C的專車模式,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焦點,而滴滴作為C2C專車模式的代表一直在這方面很有話語權,而在C2C專車模式代表的共享經濟下,其存在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而這種弊端也會直接導致未出臺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C2C模式的整改,面對政策的不確定性,C2C模式能否有效的實行,一直是專車平臺相關人士關心的話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以神州專車為代表的B2C模式已經被用戶普遍認可。
而蘋果公司正在努力開發一款電動汽車,有望在2019年面世,而網絡約車很可能是蘋果汽車最早的應用場景。如果說滴滴的C2C模式無法實行,那滴滴勢必會轉型B2C模式,這樣一來蘋果未來產出的汽車也將有可能應用到滴滴的專車平臺。而且,通過對滴滴的入股,蘋果會掌握大量約租車數據,對其汽車的研發以及之后的應用都有好處。
再者說來,互聯網汽車對于用戶的場景化需求越來越明顯,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加上政府的支持,為蘋果的互聯網汽車提供了最佳的視聽場所。
而且,庫克在此次戰略投資中表示:蘋果非常重視CarPlay的車內體驗,希望能引入更多的服務到車內信息娛樂系統中,“這正是我們在汽車領域在做的,也希望把視野更多地投向未來。
縱觀整個IT行業,服務類企業雖然在發展階段燒錢嚴重,一旦成長為行業領導者就可以躺著看大把鈔票進賬,滋潤過活。而蘋果這次的10億美元投資,或許才是蘋果企業戰略升級的開始!
(微信公眾號:longgfei)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議,歡迎勾搭小編:longfei651314)
- 該帖于 2016/5/14 10:4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