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小米被業界稱為手機界的黑馬,通過幾年時間的精心打造,迅速在手機界展露頭角,而如今的小米似乎成了眾矢之的,無論是曾經的忠實米粉還是小米的合作伙伴,小米的興衰,都被業界冠以“饑餓營銷”所造的惡果,人們紛紛評判小米今天的失利,都是源于饑餓營銷的過度使用,但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饑餓營銷,今天的小米會是什么樣子?
所謂“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通過有計劃的控制放貨節奏,造成市面上大面積缺貨的現狀或假象,物以稀為貴,進而引發消費者的大規模追捧。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產生緊張氣氛,來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參與,從而達到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的目的。
從饑餓營銷的定義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玩饑餓營銷的前提是自己的產品一定要是稀缺物種,如果說本身自己的產品隨處可見,那么玩饑餓營銷就是自己作死的節奏。
而小米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很恰當的運用了饑餓營銷,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萌芽時期,智能手機的普及還在緩慢的更新換代中,而這時小米手機問世了,憑借自己手機獨有的配置,掀起了一陣米粉的爭奪,今的小米似乎是大娘不親,二娘不愛,小米昔日的光環也早已揮之不去,換來的是人們的諄諄告誡!
小米究竟該不該玩饑餓營銷?
互聯網發展至今,可謂是改變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習慣,而這一改變離不開互聯網公司的推波助瀾,面對互聯網公司的創新疲軟,企業家們開始絞盡腦汁開辟荒地,為的是用不同的方式贏的用戶的關注,獲得消費者的親睞,而面對產品的更新換代之快,營銷模式的創新成了互聯網企業的救命稻草,而小米作為當時作為手機界的新秀,要想快速的獲得用戶的關注,更需要另辟蹊徑,所以饑餓營銷也就應運而生,當然了這種營銷模式不是誰想用都能用的,而小米的成功恰巧是利用了移動互聯網時候的萌芽期,手機廠商對于移動互聯網的認可還不是很清晰,在眾多手機廠商還處于沉睡期的時候,小米以快制快,勇于提高手機配置,降低手機價格,也就是后來被人們稱為“性價比”的稱號,當移動互聯網開始蔓延的時候,手機配置成了人們追逐的焦點,而此時小米的配置正好優于其他手機廠商,于是乎消費者們開始紛紛搶購,而此時的小米又改變戰略,玩饑餓營銷吊足消費者的胃口,讓消費者在搶購中催生自己的產品的優越性,這樣一來,能夠搶到小米手機似乎成了消費者口中炫耀的資本,人們開始以搶到小米手機為榮,這樣一來,小米手機的品牌也炒熱了,消費者的熱情也激起來了,所以說饑餓營銷對于小米手機的成功上位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
饑餓營銷究竟該怎么玩?
表面上,饑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后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想,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但“饑餓營銷”的終極作用還不是調節了價格,而是對品牌產生的附加值,這個附加值分正負。
但饑饑餓營銷運行的始末始終貫穿著“品牌”這個因素。首先其運作必須依靠產品強勢的品牌號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這個因素,饑餓營銷會是一把雙刃劍。
劍用好了,可以使得原來就強勢的品牌產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將會對其品牌造成傷害,從而降低其附加值。但是,在這里人們還必須明白,饑餓營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
而小米今天的失利恰好是對饑餓營銷的運用過度,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手機價格戰已經產生審美疲勞,加上智能手機市場的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小米手機在硬件上的優勢開始下降。這種模式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迅速擴張,加大了廠商對供應鏈的管理難度,甚至進而引發了供應鏈體系的混亂。
據了解,影響發售的最大原因就是供貨問題,小米公司的供貨周期一般為3個月左右,所有的手機零部件需要提前3個月進行預訂。之前由于小米手機采用的CPU產能有限,限制的小米手機的供應,不過隨著零部件的供應量提升,小米手機的產量也隨之增加。小米手機的月產量已經從30萬臺提升至100萬臺。
近兩年來,“為發燒友而生”的小米,出現了降溫。多款產品連續降價清理庫存,反遭冷遇,市場不再高潮,米粉亦狂歡難續,而其高性價比的旗號也已遭到眾多手機廠商挑戰,小米手機的銷量也開始下滑。
由此可見,“饑餓營銷”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商家在“饑餓營銷”這一方法的使用要合理把握,多了解市場的信息,充分分析把握消費者的心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一個品牌不足以強大之時,若是“饑餓”的把握過于嚴重,難免會還有一部分客戶轉頭其他同類型的手機產品中去,而造成顧客的流失。同時對自己的品牌也是一大傷害。
如果說沒有饑餓營銷,今天的小米會是什么樣?
面對小米手機今天的銷量下滑我們不做過多的評判,但如果人們把小米的失利都強加在饑餓營銷上,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對于企業的發展我們首先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饑餓營銷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它的有效實施需要建立在產品本身的品質上,如果說一個企業連最基本的產品都沒有做好,那么饑餓營銷再怎么玩都是扯淡,因為你本身的產品就對用戶沒有吸引力,所以更談不上讓用戶去饑餓。
而小米之所以能在短期內迅速登頂手機行業龍頭地位,就是因為起初的產品確實有過人之處,而饑餓營銷對于小米來說仿佛是給自己打了一針催生針,讓自己的產品能以更快更有效的渠道面見消費者,而另小米沒想到是,由于手機銷量的極度攀升,迫使小米手機在手機質量把控上頻頻失誤,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再加上饑餓營銷的玩法,徹底讓用戶對小米失去了信心。
面對現如今國產手機同質化的發展,小米的饑餓營銷只是加速了小米手機的市場衰退。因為饑餓營銷本身就是拉長了小米手機的生命周期,無論怎樣去進行調整都會導致市場衰退,所以小米手機在不停的開發新產品對其手機的影響力進行分散。例如,小米的品牌電視、小米筆記本電腦和小米X-BOX游戲機。
所以說,小米曾經的成功并非偶然,小米現在的失利也并非偶然,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當代,國產手機品牌正式進入渠道+廣告的競爭模式,什么互聯網、性價比已經是過去式。從近期小米開始搞加盟小米實體店的舉動可以看出,小米也開始重視渠道和廣告了!
未來的小米能否重振旗鼓,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微信公眾號:longgfei)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議,歡迎勾搭小編:longfei6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