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京東“品質購物節”全面爆發,眾多品牌一度賣斷貨,與此同時一則京東收購1號店的小道消息在業態盛傳,6月20日中午,朋友將這則消息推送分享,6月21凌晨《沃爾瑪與京東戰略合作》的新聞便開始刷爆朋友圈。
官方公布的內容與最初的小道消息還是有些出入,比如把京東收購沃爾瑪1號店,換成了更加平等友好的“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三年前的4月份,金沐在聯商網專欄發表了一篇《中國零售進化論》,引起了業內的討論。而今天這個案例則再次印證了這一推論。
由相殺到相愛,金融把控生態布局
曾幾何時,零售業升級拓展的關鍵詞是收購和兼并,比如沃爾瑪收購好又多,華潤收購樂購、大商茂業百貨收購某某等,品牌方面歐萊雅、聯合利華、達能等等的收購案例更是堪稱猛烈……被收購的品牌結局以及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一二。
自2015年開始,京東參股永輝、阿里入股蘇寧易購,以股權置換和金融投資模式的合作成為主流,有人說商業的本質就是金融,比如阿里開辦微商銀行、騰訊開設微眾銀行、京東、蘇寧、唯品紛紛推出金融理財類產品,甚至小米也和新希望集團合作成立民營銀行。一方面是金融資本的把控,一方面就需要生態渠道的布局。
沃爾瑪與京東的合作,不會只是個案,或許這將是一種零售業進化的趨勢,金沐甚至大膽推斷:騰訊+沃爾瑪+京東+永輝VS阿里+蘇寧+銀泰+?的雙寡頭時代即將到來。
而那些區域零售業王者的地位卻需要通過戰略調整、體制變革、金融創新、技術革命、效率升級、文化進化等“大手術”來捍衛自己的尊嚴。
“效率第一,互補進化”支撐更好顧客體驗
每次培訓都會對學員做個調查,80、90后買家電首選渠道是誰?幾乎一致認為是“京東”!有的學員說,他們家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油煙機、爐灶、微波爐、吸塵器、剃須刀都是從京東買的,現在京東到家后,糧油米面、可樂飲料、圖書器械都從京東買了,因為價格低、質量好、效率高、關鍵是送貨入戶,這就是所謂的“懶人經濟”吧。首先強調一下不是在給京東做廣告,如果傳統零售業都能做到這些,也就不足為奇。
一個最簡單的栗子,這兩天比較熱,空調、風扇旺銷,如果山東的朋友在上午11點前從京東看好一款3P柜機,下單后基本當日就能收到從京東青島倉發出的貨,也就是當日達,遇到618這樣的大促最晚次日達,但是會有打折扣的優惠券彌補物流不足。如果你是京東白條的用戶,還能享受12期的免息分期,也就是說一臺5999的空調,每月你只需要支付400多元,這對年輕人有足夠吸引力。還有后面的安裝售后,因為京東的品牌影響力和戰略合作協議約定,當地的空調售后公司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服務,甚至從下單到安裝使用一臺空調兩天就能搞定運行,物流效率和服務效率讓消費體驗升級,把那些傳統零售商甩出幾條街都不止。
而很多空調用戶也有過桑拿天去商場買空調的經歷吧?你先是去不同商場踩點,考察品牌型號,原本定好了,家人說也要去看看,于是你們又跑了三家商場,因為商場停車不方便,就打車吧,花了好幾十。趕上活動,下完單、填完表你需要排隊交款,半小時那都不算什么,可回家后卻從此音信全無,三伏天后背都長痱子,小孩哭大人鬧,你實在受不了就硬著頭皮打電話催,打了三次才打進去,結果被告知貨從南方發出,已在路上,還需要幾天就到,好不容易到了貨三天后才被排班安裝,從購買到安裝經受屢次折磨,在一個陰雨天空調終于裝好,一年中最難熬的酷暑也過了大半,于是你狠狠的扔下一句話,“XXX,再也不去XX買家電了”。這樣的體驗有木有?(可能只是個案,切勿對號入座)
最要命的是購買習慣一旦形成,價格將成為次選,視服務第一的新一代消費者將成為京東零售生態的死忠粉。
此次京東與沃爾瑪的股權置換合作,有報道稱是京東看好1號店對華東地區和電商百貨的優勢,如果真是如此,京東的品類生態將更加完善,對唯品會這類電商將會提升攻擊力。
沃爾瑪的山姆會員店體系作為在中國最賺錢、最成功也是最具發展空間的業態,通過網上會員店的開設,也將進一步增強京東高端客戶群體,并利用京東的物流網絡將山姆的優選品類銷售到更遠的區域,這也是筆者此次合作最期待的興趣點之一。理論上講,二者是完美聯姻。
不要把窮忙當做努力,菜市場都在逆襲大超市
這是電商的栗子。那么是不是傳統集貿市場和專賣店就很洼?
筆者附近有個自發形成的農貿市場,十幾年來路還是那條路,人還是那些人,但是這兩年的變化卻頗能感受。比如冬天的大白菜,菜販子們用雙排車量感陳列,老的菜幫子被全部剝去,只保留干凈新鮮的菜心,甚至用心的商販還會給白菜套上塑料袋,棵棵整齊分層羅列,一看就有購買欲。西紅柿,用心的商販會將“筐頭”選出,單獨陳列,當然標價更高,二等果、三等果分堆陳列,價格帶高中低層次分明,能滿足不同買菜人的需求。一元菜、十元幾斤這樣的整數報價配合新鮮量感的陳列、以及“甜似初戀”類的詼諧推廣,讓我們不得不感嘆,高手在民間。好吃、新鮮、便宜、實在,成為農貿市場逆襲大賣場的殺手锏。還有生鮮水果超市、孕嬰童用品店,拉動人氣的品類被市場切割分食,更高的品質、更優的價格、更好的服務加上鄰里的親密關系這只是表象,關鍵店是自己家的,活是為自己干的……不要認為自己很努力,人家其實更拼命。
傳統連鎖零售渠道,很多曾經的區域巨頭因為慣性思維,難免出現供應鏈體系復雜導致商品售價虛高、物流效率低下導致售后服務不滿、內部激勵單一導致員工敬業度下降等問題,反射到消費者,就是花錢買不到好東西,商品性價比和服務滿意度被打了折。怎么破?
套用一句流行語,不要把重復勞動認為是努力進取。
時常聽到同行抱怨零售業是最苦逼的行業,五六年沒漲工資了……而頻繁的促銷和花樣翻新的企劃案讓零售從業者體力、腦力透支,無效促銷越來越多,不促銷等死、促銷忙死的魔咒怎么破?中國畫有個技法叫“留白”,行話就是“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文學界講究“文似看山不喜平”,醫學界判斷“心電圖直線就視為死亡”,道理都是一樣的,節奏感!零售業的促銷運動需要控制好節奏。天天促銷就會無感。為何農村的廟會千百年來的規定只有“三天”?而且只有春秋兩季?為什么鄉鎮大集要間隔“五天”?有時候常識比所謂創新更重要。
零售業的創新不是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游戲規則的顛覆。強者互補,跨界聯合,科技創新,生態布局最終呈現的體制先進將決定零售業的未來。傳統零售業怎么看?
商業生態進化的動力源自“愛”
一直推崇稻盛和夫先生“敬天愛人”的企業經營理念。這一理念其實來源于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陽明心學”。中國《易》學的核心價值觀是“天人合一”,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是簡易、不易和變易,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要以歷史的、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1937年毛澤東在《矛盾論》中也提出了事物是對立統一、矛盾存在的……根據以上學說,結合零售業發展實際,三年前金沐提出了“零售進化論”的思想,并以“愛”作為其靈魂,將“順天時(國家政策、經濟形勢、自然變化、科技演變),應地利(地理環境、區位優勢、產業布局、商業生態)、得人和(領袖意志、員工能量、顧客滿意度、會員互動性)”列為零售業競爭制勝的“三要素”。
三流企業看技術,二流企業看系統,一流企業看文化。這個論點并非厚此薄彼,這個時代,更需要三者的融合共進。
無論是儒家的仁愛、佛家的圓滿、道家的和諧,人類歷史上一切進步和文明不是因為沖突,而是因為天地人心皆有和諧之“愛”。
沒有人可以長期“稱霸天下”“獨步武林”,畢竟最好的商業模式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和諧共生。生命因愛而得,自然因愛而美!即使是戰爭的最高境界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化敵為友,則無敵于天下!每個中國人身上潛在的仁愛、包容精神,以及對“真善美”的訴求,同樣可以在商場競爭中發揮無限“正能量”。
未來是金融資本時代,是資源整合時代,是團隊合作時代,是系統制勝的時代,是文化領先的時代、是生態共榮的時代!任何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都不是靠個人能完成的……設計和推進順應時代趨勢的、和諧有愛的企業運行體制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左手金融資本,右手科技人文。投資者、電商和傳統零售業們,若能以各自優勢承擔商業生態鏈的互補角色,或者彼此學習,共同進化,關愛我們的事業、關愛我們的員工、關愛我們的消費者,并共同推進實現中國零售業的4.0時代,則是中國百姓的萬幸!
愿中國的本土連鎖零售業能在此次時代變革中把握趨勢和機遇,充滿愛心、擁抱未來!
號外:關于沃爾瑪與京東企業色的“八卦”
巧合的是,沃爾瑪與京東的企業色恰恰構成一個卦象。沃爾瑪藍色、京東紅色,上下羅列就是《易經》的“水火既濟”卦,代表合作共贏、榮辱與共,反卦恰為《易經》的第64個卦、也是最后一卦“火水未濟”,代表沒有完結,永不止步,卻沒有結果。到底二者的合作會怎樣,還需時間的驗證,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金沐
2016年6月21日午時于濰坊宏易閣
(本文旨在探討零售業的進化,并非宣傳、贊揚,也無意攻擊冒犯,因為時間倉促、難免存在措辭不當之處,請專家前輩多包涵多指正。“零售進化論”是金沐的原創作品,轉載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