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家還沉浸在618歡樂的購物節中,電商界又爆出強強聯手的大新聞:2016年6月20日京東和沃爾瑪今天宣布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其中,沃爾瑪將獲得京東5%的股份,而京東方面,則將接手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京東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沃爾瑪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并入駐1號商城。
在分析之前,筆者簡單概括一下雙方未來合作的重點方向:
一、沃爾瑪入駐京東線上平臺,并依托京東倉儲和物流體系覆蓋全國6億用戶,
二、雙方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比如整合沃爾瑪的海外產品資源,包括擴大京東的進口產品豐富度。
三、雙方在O2O方面展開合作。沃爾瑪在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并成為其重點合作伙伴。
筆者認為雙方的合作是大勢所趨,可是并不看好兩者能發揮出比較好的協同效應。
首先,沃爾瑪不一定能與京東管理層在經營理念上達成一致。
如同當初沃爾瑪收購一號店一樣,沃爾瑪只是把一號店當做一個渠道而不是一個平臺,希望能馬上看到效應,不主張燒錢圈地,導致一號店后來只能偏于一隅,扎根華東地區。而如今與京東的合作亦是如此,入駐京東線上平臺和京東到家,引進海外產品資源,只是簡單地做了加法而不是乘法,在產品渠道和產品組合上做一些文章,雙方并沒有開拓全新的經營模式和合作方式。
對比15年8月開始的貓寧合體(阿里巴巴和蘇寧),雙方逐步打通電商、物流、服務等體系,現在開始將戰略合作從內部交融轉向對外輻射,推出品牌孵化計劃,通過分析數據信息更快地反饋給品牌方,進一步生產針對消費者的產品。
對比15年京東和永輝的合作,永輝超市通過京東到家合作將15年以上的生鮮、食品、用品經營數據全部與京東共享,而即使在擁有一號店之后,1號店與沃爾瑪之間在產業鏈條上協同非常少,雙方基本上還未進行數據打通。不知道沃爾瑪在新任總裁Dirk Van Den Berghe能否對于此次整合能有這樣開放的經營理念呢?
其次,沃爾瑪和京東目前的業務上重合度較高,容易產生利益沖突。
對沃爾瑪而言,沃爾瑪在深圳自15年6月推出了速購O2O服務,利用自有品牌和價格優勢,不僅提供送貨到家,還堅持大力發展“門店自提“。服務推出后,深圳市場線上銷售增長700%。是不是聽上去很耳熟?這也是“京東到家”作為平臺正在大力推廣的業務。如何平衡京東到家和速購的業務,這是合作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一號店更不用說,早先就是京東勢均力敵的對手。沃爾瑪此次保留一號店自營產品的經營權,那與京東在華東地區仍然是競爭關系。一號店被京東收購, 是否會有易迅同樣的下場,迅速崩塌瓦解?
同時,沃爾瑪可能會放棄在中國自建電商平臺。經過收購一號店之后的水土不服以及在深圳范圍在啟動速購 APP項目的小規模試點之外,沃爾瑪在中國電商方面上的表現乏善可陳,給人看到的是沃爾瑪高層對于電商保守和蜻蜓點水的態度。此次與京東的合作可能會全力依托京東開展網上商城業務。如果是這樣,會不會和京東自營食品生鮮業務產生沖突?
再次,京東同時聯手內地巨頭永輝和海外巨頭沃爾瑪,要平衡兩者亦合作亦競爭的關系是非常困難的。
對京東而言,目前也在積極和當地生鮮超市永輝開展在供應鏈和O2O的合作,而且合作步伐并不快。自15年8月宣布合作開始4個月后,永輝超市與京東O2O業務——京東到家正式合作,首個永輝超市已經上線京東到家APP平臺并開始正式運營。預計12月底北京永輝超市的合作門店將接近30家。同樣對比“貓寧合作”,合作后7天內,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開設,并且成功的上線; 45天之內,打通菜鳥網絡和蘇寧的物流。京東如何借鑒和永輝的合作更快地將與沃爾瑪合作的事項提快腳步?京東之后會如何平衡永輝和沃爾瑪在合作中的關系各取所長?這些都是未來需要思索的問題。
筆者認為京東接手一號店意在繼續擴大自己在生鮮食品電商領域的份額,穩住不可撼動的領先地位。而沃爾瑪也急于在一號店高層人員大量流失后扔掉這個燙手山芋。至于雙方的合作能有多大的成效,筆者持懷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