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回答說不清楚,一致認為最重要的是“感覺”,如果沒有“感覺”,即便對方再帥再美再有錢,大部分人都不愿與這樣的對方一起。
“感覺”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說不清也道不明,但是很重要,因為“感覺”影響著我們對事情的判斷!
回到銷售的話題來,在終端還有個現象:地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很多商家參與了價格戰,把價格調的很低很低,以為這樣客戶就覺得價格真的很低,結果掏心掏肺得來的只有老板,店長和導購員自己知道價格真的很低,但是對于客戶來說并非如此!
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導購員抱怨了:價格都這么低了,怎么客戶還說價格高?怎么客戶還不買?沒辦法做下去啦……
其實答案很簡單,客戶沒有感覺到價格便宜。
其實客戶購買產品跟我們找男女朋友是一樣的,表面是買產品,其實買的不是產品,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人們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感覺!
如果客戶感覺產品好,那產品就是好,如果客戶感覺這產品便宜,那就是真的便宜!
因為客戶大部分是外行人,根本不知道產品的底價,所以都是用自己的經驗總結或者從親朋好友的砍價方法去砍價,直到價格感覺便宜了就買了。
所以,經銷商如果只是一昧的把價格調低并非上策,除了降低自己的利潤甚至虧損外,客戶沒有感覺占了便宜,客戶滿意度并沒有提高,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么如何才能讓客戶感覺便宜呢
現在為大家分享“三次循環報價”法。
所謂“三次循環報價”法,有四個要義要掌握好:
1. 一次比一次的報價幅度要低(讓客戶感覺價格想要再低是不大可能了);
2. 一次比一次的報價時間要長(讓客戶感覺價格想要再便宜是越來越困難了);
3. 申請價格的時候不能在客戶的可視范圍內(如果你就在客戶的旁邊用計算機報價,會讓客戶感覺原來價格打折是如此的輕易,客戶自然希望價格更低,得寸進尺,永遠記住: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是不珍惜,絕不能輕易一下子就滿足客戶心里的價格);
4. 報活動價格之前一定要先報標價,因為這樣可以讓客戶自然而然對比標價省了多少錢,可以更快的感覺便宜,否則客戶連原價多少都不知道,如何得知你這次活動價格的力度?
舉例說明:比如說一個包包原價是480元,如果你第一次給客戶的報價是380元,少了100元的幅度,用時30秒鐘;那么第二次的你只能報價330元,少50元的幅度,但是用時要比第一次時間長,耗時1分鐘;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你只能少30元的幅度,報價300元,但用時卻要更長,至少5分鐘。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讓客戶感覺每一次的價格爭取都是非常難的,同時讓客戶看到你的努力!
其實這個技巧并非說忽悠欺騙客戶,而是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坦白”“掏心掏肺”并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很多客戶都是帶著懷疑的態度,不信任的態度過來的。
你再坦白,說個夸張一點的,即便你虧本賣給客戶,客戶照樣不信任是底價,甚至覺得你是故意標高價格然后打折的,所以很多經銷商都只能苦笑。
這個技巧是讓經銷商搞活動的時候,讓客戶幫助自己下決心購買,因為即便客戶再去對比,也未必能買到真正所謂的“低價”,有些產品貌似你買到低價,實質上買到的產品品質和細節根本不一樣,只是表面上一樣而已。
所以,沒有真正的“低價”,只有相對的“低價”。
用好“三次循環報價”法可以有效降低客戶對價格的期望;用好“三次循環報價”法可以讓客戶感覺便宜;用好“三次循環報價”法可以大幅提升成交率;用好“三次循環報價”可以讓你收入翻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