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線上“風生水起”的淘品牌為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今正發力進行品牌升級。筆者關注到裂帛和茵曼母公司先后遞交了IPO申請,韓都衣舍則擬登陸新三板,那么這些淘品牌在上市路上的進展如何?
消費者如何看待淘品牌
品牌聲量與態度:韓都衣舍穩超茵曼、裂帛
用戶討論量最高是韓都衣舍,而忠誠度最高是茵曼,說明韓都衣舍的品牌傳播比茵曼、裂帛的更廣泛;而茵曼的用戶對品牌的態度最積極,韓都衣舍和裂帛依次居第二、第三。
產品各屬性聲量與態度:韓都衣舍聲量最高
質量絕對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就其而言,韓都衣舍的消費者聲量大約是裂帛的4倍,茵曼的3倍,但是消費者的態度反應則差別不大,說明三個品牌都很注重產品質量,相比之下,韓都衣舍的服裝質量應該進一步完善。
價格感知:裂帛的服裝最具性價比
價格也是用戶較關注的方面。那么對這三個品牌的價格用戶討論最多的韓都衣舍,其次是裂帛和茵曼。但是用戶對韓都衣舍的價格態度卻表現平平,而對茵曼的態度則更負面。說明茵曼的消費者認為其服裝的性價比相對較低,而裂帛的產品性價比更勝一籌。
綜上,韓都衣舍的消費者群體最龐大,同時負面評價也在成比例上升,韓都衣舍若要做到穩定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產品的性價比。而裂帛和茵曼的消費者群體相差不大,但是茵曼的CP值較低,在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消費者還是比較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如果要成功做到產品升級,茵曼必須做好產品的監管,增加消費者的喜愛度。
誰是淘品牌中的佼佼者?
品牌競爭力
裂帛因其獨特的原創設計品牌而受到大眾追捧,因注重顧客體驗而在淘寶獨樹一幟,以其自然風、民族風而被消費者熟知。
茵曼以“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棉麻文藝風格而享譽互聯網,以其豐富的品牌內涵而擁有一批忠實粉絲。
韓都衣舍定位于“韓風快時尚”,以“款式多、更新快、性價比高”的產品理念,深受顧客喜愛和信賴。而其建立的快速反應三維柔性供應鏈體系,以及強大的粉絲社群效應也不容小覷。
雖然已經在淘寶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但目前天貓、淘寶的狀況讓她們不得不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準備工作:多品牌運營
韓都衣舍,不斷展開收購、兼并等大動作,比如韓都衣舍就在2015年春節前后收購了四家淘品牌。此外,就是不斷探索服裝品牌的孵化建設,并且不斷完善“以產品小組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
茵曼,從2013年開始了多品牌運營,其母公司匯美集團旗下目前運營有茵曼、初語等9個子品牌。如今已經開始了擴展渠道化之路-公布了“千城萬店”計劃。截至2015年年底,茵曼簽約加盟商202家,今年則計劃開到1000家。
裂帛集團也選擇通過并購和發展子品牌的方式來構建公司品牌矩陣。目前,裂帛旗下“天使之城”“Lady Angel”“芳外”等,再加上今年10周年慶期間推出的中國風改良旗袍連衣裙品牌“新衣記”,插畫趣味潮牌“搜羅”,簡約的設計師原創品牌“迷戈”,天使之城的童裝品牌“小天使”以及和伊米妮合作的民族風格“蓮燦箱包”5個品牌,已經擁有諸多子品牌。
“上市”的意義重大
線上的流量傾斜,淘品牌獲取流量成本和門檻越來越高。低價促銷的營銷策略難以奏效,僅靠的線上發展,局限性較大,淘品牌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而上市將利于企業進行融資,并快速擴張,進一步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而且淘品牌上市既利于阿里系生態圈打造,也利于宣傳阿里系所擁有的商家成長空間。
以裂帛、茵曼這些想開設線下實體店的淘品牌為例,企業要面對租金、人力成本快速攀升帶來的巨大資金壓力,上市成功將為其解決資金上的困難。因此,上市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而韓都衣舍是一個強大的互聯網品牌孵化平臺,上市成功對于其品牌形象的塑造無疑有巨大的推動力。
“上市”之路:風險分析
對茵曼和裂帛來說,由于線上和線下的消費者的購物路徑不同,布局線下后,如何增加品牌內涵、增強產品品質、發揮工匠精神,改變曾經低價、劣質、山寨的品牌形象,是淘品牌需要考慮的。其次,淘品牌的線下發展之路恐怕也會坎坷不斷,實體店的經營能力不足,缺乏相關經驗,價格差距大也會成為線下發展的致命弱點,例如茵曼的“千城萬店”計劃中超過99%都是與合作伙伴共同運營的聯營店,茵曼只提供一系列的商品、價格服務等標準,這對線下店鋪的經營能力要求更大。因此,上市后對品牌也是一種考驗。
韓都衣舍目前每年的營收最高,這歸因于韓都衣舍的商業模式、供應鏈、電商支持系統以及品牌團隊管理,但是韓都的產品質量及成本控制、產品設計能力都還有待提升。現在的消費者正變得更加理性、精明,只為好的設計和高性價比產品付費,韓都衣舍的未來發展必須要更關注這兩點。另外,韓都衣舍希望在門檻相對較低的新三板掛牌,但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融資較困難,對公司經營的提升意義還有待觀察。
近兩年業績:不容樂觀
上市計劃書中,三家企業的近三年財務顯示:
韓都衣舍利潤表主要數據
2014年度到2015年度,韓都衣舍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014年8.3億元和2015年12.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755.93萬元和3320.17萬元,2015年實現了凈利潤大幅增長。
裂帛利潤表主要數據
從2013年至2015年,裂帛營收分別為6.88億元、5.79億元與5.4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7,046.9萬元、-421.45萬元、3,164.49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后凈利潤分別為6,969.21萬元、1,626.89萬元、3,216.21萬元。上述數字顯示裂帛近三年營業收入呈下降趨勢,凈利潤在不斷波動,整體上呈下滑趨勢。
匯美集團利潤表主要數據
茵曼母公司匯美集團2013年度到2015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5.9億元、9.49億、11.4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330.73萬元、3190.78萬元、1.581.48萬元。整體也出現收入提高,凈利潤下滑的情況。
縱觀這三家企業,除了韓都衣舍,裂帛和匯美集團的營業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看來重塑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語:
創業板或新三板為“淘品牌”縮短了與資本市場親密接觸的路程,同時也讓野蠻生長的淘寶品牌把戰場轉到了資本化領域。如今這一步已經邁出,結果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希望這些企業都能夠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數據來源:數說故事
用戶說了- 該帖于 2016/7/11 15:0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