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林畢業后從沒實實在在地做過一份工作。換過3次工作,卻總覺得沒意思。理由是:“太累人了!整天要加班,我活著到底是為了生活還是為了加班?干脆炒了老板的魷魚。”
最近一次辭職的理由更離譜:“新公司的企業氛圍不行,同事都沒生活情趣,主管又死板,我覺得這種環境太差。”
膽大心活是90后的新特點,他們沒有70后那種在一個工作單位待一輩子的想法,對就業的期待就是“薪酬高”、“心情愉悅”,只要發現更中意的工作,或是在工作單位里不開心,企業無法用“忠誠度”一類的道德教條來約束他們。
這些差異一方面和時代變化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遷有關,通常90后的家長是60后,他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更強調“自我”意識。
時代光華認為若想成長為職場的中流砥柱,90后要有意識地克服自身心態浮躁、對事物缺乏足夠耐心與興趣的缺點。
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不要好高騖遠。如果每個職位都淺嘗輒止,那樣不僅永遠學不到東西,也無法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把心先靜下來,從基礎工作做起,再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更遠的職場目標。
去年有一家招聘企業對90后做了職業規劃調查,結果顯示,他們追求的是“快樂工作”,企業與員工之間形成的“工作契約”正逐漸演變為“心理契約”。他們注重自我感受,行事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所以企業應該注重對其“情緒”的調動,讓其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90后職場新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點兒嬌氣,有點兒任性。這就要求管理者在公司充當“家長”的角色,多與90后員工溝通、交流,尤其要注意及時、直接地把對他們工作的意見反饋給他們。同時,上司也要多承擔一些責任,更智慧地使用一些方法,幫助90后在職場中迅速成長。
企業在管理90后職場新人時,切忌令他們覺得“這個要求只是針對我一個人的,這個要求只是針對新人的”,企業應注意對老員工這方面的引導。
來源:時代光華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