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是超市中必不可少的商品種類之一,蔬菜水果、海鮮等產品都需要謹慎采購。如果能在把控貨源,保證質量的同時,低價進貨無疑是兩全其美。
1、經營規模策略
不同經營規模(賣場面積、品項多少),其毛利空間大小不同,這是其經營方式、投入資金多少等決定的。如:便利店賣場面積200平方米以上,品項在2500種以上,定價毛利率較高,在14~25%之間。
2、市場區隔策略
不同地方、城市、消費水平,決定了毛利空間大小不同,不能以偏概全。要會綜合該地影響價格的種種因素:消費人群的收入、支出水平、人口密集度、消費習慣等來決定自己的價格水平。另外,市場空間的大小、市場的成熟度、競爭環境的優劣及市場的開放或封閉程度,都影響價格的制定。如農村市場由于其生產力、交通狀況等原因屬于封閉性市場,價格很少受外界干預起伏波動。
3、商品的敏感度策略
消費者對商品的敏感度決定價格的變化、毛利率的高低。較不敏感品項(水產凍品、干貨)價格、毛利偏高;較敏感品項(肉、蛋、菜)價格、毛利偏低。
4、樹立超市低價形象策略
不僅利用生鮮商品,還要利用食品、百貨。通過經常性的促銷,略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水平,調低敏感商品價格等方式,在消費者頭腦中建立整體低價的印象。并周期性不斷強化,刺激購買欲,提高銷售量,同時也帶動高毛利品項銷售,賺得利潤。
5、定價配合促銷策略
便利店的毛利指標作為定價指導,并不是進價加上毛利指標等于便利店售價,價格制度也要配合促銷計劃。降價不等于毛利損失,生鮮的定價核心是以量賺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