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為什么總是和麥當勞在一起?
(從上至下依次為:KFC和麥當勞在中國的開店情況、在美國的開店情況、在上海的門店分布情況。數據來自GeoHey)
要是說“扎堆開店”,肯德基和麥當勞算是資深愛好者。在中國,有人專門將肯德基和麥當勞進行了這樣一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在肯德基5012個門店和麥當勞2176個門店中,近55%的麥當勞店鋪在500m內都有肯德基的存在!!
(麥當勞與肯德基相鄰數量統計表)
除麥肯以外,“扎堆愛好者”的成員還有很多,像星巴克和Costa,面包新語和85度C,味多美和好利來,甚至是服裝界的Nike和Adidas,Zara和H&M,電器界的國美和蘇寧等,都無不在到處宣告這一現象的合理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甚至還能用“模型預測法”來進行二次驗證。
(你明明想喝杯星巴克,卻發現身邊不遠處總有一家Costa)
假設肯德基和麥當勞要開店,這里有6個位置可以選擇,且根據模型預測它們能夠產生的銷售額分別是5、6、7、8、9、10。
(麥當勞&肯德基開店選址預測模型)
如果麥當勞和肯德基想各開5家店,麥當勞選擇的是6、7、8、9、10,肯德基選擇的是5、6、7、8、9。
10當然就獨屬于麥當勞,5則獨屬于肯德基,6、7、8、9則屬于它們的共同市場。
可以得出:
麥當勞的銷售額是10+(6+7+8+9)/2=25,肯德基的銷售額是5+(6+7+8+9)/2=20,二者的市場份額比率是55.5:44.5,麥當勞>肯德基
但如果肯德基也同樣選擇6、7、8、9、10呢?最后雙方的銷售額就都變為25,市場份額比率是50:50,麥當勞=肯德基
麥當勞和肯德基總是聚在一起,你知道為什么嗎?
這說明,弱勢的一方采取“跟隨政策”可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正如海灘占位“博弈論”一樣,之所以兩家店總開在一起,原因是A決定在市中心某條街、某位置上布點時,其選定的位置一定是經過縝密測算和調查后的結果,因此這個網點無疑相當于最優解。這種情況下,B如果想設點,其最優解當然是越靠近A越好了。
當然,這也不排除表象背后會存在品牌策略、商圈選擇、選址開發節奏、競爭策略、區域操控、策略聯盟的博弈等因素。
2016-08-08 10:17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