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貨企業半年報紛紛出爐,數據顯示,盛夏的百貨業仍處“寒冬”,不少企業業績下滑慘烈,持續關店也難以止損。為求生存,一些百貨企業放下“高冷”姿態,千方百計迎合消費者,出奇招尋找出路。
業績下滑關店止損
百盛日前發布盈利預警,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將較去年同期超過100%。新華百貨日前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49億元,同比下滑0.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8萬元,同比下降69.26%。而8月12日新疆友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的利潤下滑更令人觸目驚心。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4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90%;實現營業利潤-0.9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8.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7.05%。
對于業績大幅下降的原因,百盛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中國內地消費意愿疲弱所致。新華百貨證券部相關人員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宏觀經濟疲軟,百貨業態東方紅店不再續租及超市業態部分店鋪策略性關店等因素所致”。新疆友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經營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新拓門店費用及各項成本增加;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公司前期新拓門店培育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長,已有成熟門店利潤下滑。”
為了止損,百貨企業紛紛關店。新華百貨在報告期內關閉了7家超市店鋪、10家電器業態店鋪,而萬達百貨在2015年就一口氣關閉了56家店鋪,天虹商場關閉4家,王府井、銀泰百貨等公司均關閉了1家。
關店止損的不僅是國內百貨企業,國外知名百貨公司梅西百貨也采取了大力度關店止損措施。8月11日,美國知名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宣布,將再關閉100家門店,約占該公司門店總數的15%。這是該零售商應對顧客減少和銷售下滑的最新舉措。據悉,從今年年初開始,這家百貨公司已按計劃陸續關閉約40家表現不佳的美國門店。
放低身段嘗試多種經營
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轉變,而且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百貨企業已看清了這一趨勢,紛紛調整策略,從“高大上”走向便民、實惠。
為了抓牢顧客,梅西百貨在去年推出了減價商鋪Macy’sBackstage。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歐美市場一些減價店卻門庭若市,不斷搶占傳統百貨商場的市場份額。因此,梅西百貨順勢而為,加入減價店的行列。
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銀泰商業集團支持阿里巴巴平臺上的線上品牌商品在銀泰實體店內出售。目前,約68個線上淘品牌商品已在銀泰集團實體店內出售。銀泰集團還計劃與更多淘品牌合作。
人們很難把“電子產品回收”與商場聯系在一起,但杭州天虹百貨卻引入了線上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愛回收”。記者了解到,“愛回收”最初是一家提供電子產品回收及以舊換新服務的互聯網平臺。與零售、餐飲等業態相比,電子產品回收是冷門業態,在盈利能力方面與餐飲等也存在著巨大差異。談及把這一冷門業態引入百貨店的初衷,天虹百貨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天虹百貨引入類似“愛回收”等業態,就是希望能滿足顧客對生活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體驗的需求。未來天虹還會入駐更多生活服務類業態,比如提供水電費充值等服務,讓天虹百貨商場成為顧客美好生活的引導者。
近年來,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悄然發生了巨大變化,體驗式購物日漸興起,原有的百貨商場模式受到極大挑戰,加之電商等夾擊,百貨商場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放下身段,滿足消費者需求,百貨企業轉型勢在必行。
(來源:國際商報 付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