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五萬人的大會,一輪新商業的玩味。
“電商將會消失,從明年開始,阿里將不再提及。”近日,馬云在阿里云主辦的云棲大會上這樣說道,“別又怪阿里顛覆”,未來天翻地覆的30年,無邊無界的互聯網將引爆“線上、線下、物流相融的新零售”、“講究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新制造”、“更公平、開放、普惠的新金融”、“更基于網絡、計算的新技術”以及“人類自己制造的‘數據’新資源”。而這“五新”變革將深刻地影響世界和所有人。
以此為基調,晚間,馬云在致股東公開信中明確,阿里巴巴將以交易市場、支付、物流、云計算和大數據為關鍵要素,建立商業世界里基礎設施,輸出“水電煤”,進而賦能商家與企業。稍后,他還出現在云棲音樂會上,演唱了Beyond的成名曲《海闊天空》,呼告即便“迎著冷眼與嘲笑”,也“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帶著迷弟迷妹們High奔到月球,同時也以此為阿里的新30年開篇。
“因為時代,這時代啊,它可不停在改變。”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Bob Dylan)的名言解讀此時,恰到好處。
去電商化
毫無疑問,電商曾經是阿里巴巴安生立命的關鍵。無論是B2B,還是后來的淘寶、天貓,它們隨著互聯網嵌入人們的生活,成就阿里商業的祥瑞御兔、彈幕護體,讓它活出了128T硬盤和128兆U盤的區別,并因此積攢下巨量的商業資本,成功在紐約上市,高舉俯沖,邊際擴張,開始國際化拓展、農村市場下沉,將觸角延伸至其他產業。
于此同時,經過10多年發展,國內商業從線下即一切,過度到“無電不能商”,再升級到“無商不帶電”。如《引爆點》所述:“別看舊世界看上去很堅固,其實只要找到那個點,輕輕一觸,它就會傾斜。”電商逐漸在各個領域實現商業模式再造和流程重構,占領人們的心智思維。
好比現下的淘寶、天貓,從早期運營流量蛻變到為用戶“走心”,由此對應著中國的生活氣息,世相百態,成為社會諸多場景的網上寫照,更粘合一切人間情懷,動(人心魄)能(量)滿滿,從而進化成大眾“認同感泉涌,歸屬感尿崩,幸福感爆棚,高潮不斷”的新圣地。
與之類似,打車、外賣、旅行、共享經濟……各類商業行為都從線下走到線上,在人們的心里完成了注冊,“電商”兩字不再代表一個性感新生的業態,而成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常態——一方面,企業們對電商,從“看不上、看不清”,到“追著上,貼著做”,其引領商業變革的意義不再凸顯;另一方面,從一線城市到五線鄉村,大眾著實對電商提供的服務習以為常,其引領社會變革的意義不再突出。可見,它已完成“擺渡船”的使命,應當順其自然,退出歷史進程。
而對于阿里,若將它比作人,馬云一定對鮑勃?迪倫另一句名言心有戚戚:“一個人若不是在走向重生,就是在走向死亡。”
畢竟,在各類并購整合后,阿里的商業版圖越來越大,少不了業務模式重塑與價值重估,因此它也必須去除不合時宜的“電商”標簽。此時,它已涉及3萬億元交易,活躍買家超4.3億,賣家數百萬,社會影響力巨大。因此,阿里必須承擔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賦能商家,便捷用戶,轉變為更包容、更有生態特征的商業基礎設施。
而在“去電商化”的同時,阿里若要保持巨頭地位,實現上述目標,更須順時應勢,按照“五新”變革方向,學習、把握和接納它們,進而“擁抱變化”,不斷成長,由此,避免在互聯網新趨勢的沖擊下,因無知而恐懼,因恐懼而封閉,因封閉而將自己置于被顛覆的邊緣。
玩轉“五新”
當然,馬云如此提倡的“擁抱變化”,也意味著試錯和一定程度的動蕩,但顯然,在他看來,動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阿里還在延續過去的思維。
于是,從新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開始,阿里已經開始明顯弱化“電商”板塊說法,不再強調GMV,轉而對應“五新”,強調云計算等新興業務的崛起,明確阿里順應互聯網新趨勢的新成長。
例如阿里云,它始于阿里應對前臺業務暴漲的無奈,不得不建設善于應變的IT后臺,結果卻“意外”地發展出龐大的云計算新技術,8年時間,便進入世界前三,至今仍保持年增長超100%。它不僅賦能信息化艱難的產業和中小企業,大大降低其IT成本,提升經營效能,同時,還協助其加速向移動化、智能化“飛躍”。如今,阿里云更涉及城市交通管理,組合各種孤立的監控、車輛信息,通過數據挖掘,智能調節紅綠燈,令杭州等城市的車輛通行速度提高10%以上。
再例如菜鳥網絡,它合作不顛覆,創新不替代,聯合諸多快遞、物流企業,助其完成物流信息的數據化、簡單化、系統化。以此為基礎,菜鳥連接各家物流后臺,利用大數據新資源,分析優化物流模式,預測指導各流程環節,協調各家選擇分單路徑、調配物流車輛、提升倉儲效率、加速末端配送……使得收(攬收)、轉(轉運)、運(運輸)、派(派件)都能高效有序地運轉,避免操作失誤、運作盲目造成的成本浪費。因此,成立3年,菜鳥便運轉全國超70%的包裹,單獨估值超500億元。
這一切便是阿里不甘以電商畫地為牢,順應互聯網新趨勢的布局——法乎其上,愿景為先,集中兵力,要點突破,聚能成勢,生態連環。于是,阿里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自我中,一次勝過一次的猴塞雷,平臺越做越強,生態越做越大,帶出各種次生價值,令其他競爭對手也是無言以對。
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唐納阿爾所說:“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昔日成功的模式可能成為今日的障礙。”因此,企業的領導者更要從高速運轉和慣性中跳脫出來,尋求基業長青的辦法。
顯然,馬云已經對此駕輕就熟,就在唱完《海闊天空》之后,他露出了少有的蜜汁微笑,或許“外星人”的腦洞里又是一念生,萬念涌,要再次讓阿里活出不一樣的煙火……無論如何,他已經為阿里指定了方向,剩下的,后者努力精彩,上天自有安排。
————————————
作者:小郝子 / 微信公眾號——郝聞郝看(ID:haowenhaokan),混混9年時光,一只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里。
- 該帖于 2016/10/16 17:2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