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多次提到,大閔行接下去項目爆倉,9月底寶龍城已打響第一戰,但對業界來說只是預熱,除了萬象城、VIVO CITY等項目今年靜悄悄外,被外界普遍看好的年末大戲更傾向于七寶萬科廣場。
在近日,我有幸跟隨朋友提前走進七寶萬科廣場探尋一番,雖然現場仍在施工調試階段,但不缺亮點。這有可能是我今年最后一篇商場市調報告,除非八佰伴整體開業后能創造奇跡……
作為大閔行七寶區域,從來就不缺乏客流,這從對面匯寶的人氣就能略知一二,隨著周邊寶龍城、七寶萬科廣場的陸續到來,匯寶必將面臨嚴峻挑戰。當然,對于擁有軟硬件優勢的萬科更是虎視眈眈,先不說軟件服務理念會帶給大閔行消費者怎樣的體驗,光是硬件上的“新”就足以俘獲挑剔的人心。
商場外立面不說獨樹一幟嘛也算巍然正氣,如同一“巨蛋”坐落在七寶老街與地鐵9號線之間,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想必也是外界看好的因素之一。
▲ “巨蛋”泛指大型室內體育場或外觀為穹頂式的大型建筑,而七寶萬科廣場一目了然又帶設計感的外立面,就給到我這樣的感受。我初次看到它的外觀,是在做完寶龍城市調之后,當時第一反應是發了一條信息給朋友:匯寶慘了……(事實上我用了比“慘”更限制級的詞。)
▲▼ 連通9號線七寶站出入口的下沉式階梯廣場,應該會成為客流重地,如果商場今后的營運能夠不斷出彩,則會人氣更佳。
▲ 從商場內透過玻璃幕墻竟然可以直接“看到”七寶老街的入口~你要意會,過了轉角就是另一個天地~
也許優良的地理位置、正氣的外觀和龐大的體量能最直觀地給出第一輪判斷,也能印證業界普遍看好的原因,而這家店是否真實有料,萬科作為上海商業地產的新進者,能否玩出點不一樣的內容,當然還需深入探訪,下面進入正題!
體量大但結構簡單
雖然24萬方的體量足夠駭人,但其實真到內部,由于采用相對簡單的十字動線,因此對我這種市調控加路盲癥患者而言,走完整場毫無壓力。(對于長寧龍之夢、環球港或者五角場萬達這樣的店,我可不敢這么說……)
▲ 商場給其圓形中庭取名“中心廣場”,動線以此為中心呈四向發散狀布局。
▲ 站在4層,可以將中心廣場的感覺大致呈現,中規中矩的圓弧形,透光的穹頂可帶進自然光。
▲ 靠近漕寶路的樂聚廣場,也覆蓋了大面積空間,一方面為今后運營多一個營銷活動點,同時也無形中“縮減”了動線。異曲同工的是超大型主力店的引入,也讓消費者“走”得少“逛”或“玩”得多,至于品牌上有哪些好料,后文集中呈現。
打造色彩感彰顯年輕定位
相對中庭廣場簡約素雅的觀感,七寶萬科廣場在主動線沿線極力打造出色彩感,而這也是商場的一大基因所在——彰顯年輕定位,畢竟多彩的視覺沖擊總能傳遞愉悅的情感基調,而這種情緒形成的氛圍則是年輕快樂。因此,七寶萬科的客群定位也應運而生,如此選址,家庭出行、結伴游玩是毫無疑問的,但萬科不求逼格,更享愉悅。
▲ 十字動線的一個分支由綠色打造,中部由褐色連廊打通,方便消費者折返,頂部則是天藍色玻璃覆蓋。
▲ 另一側則是由紅色構成,形成對比,視覺沖擊更為強烈,噱頭也更足,下文講解。
簡單但不乏設計感
隨著優質開發商帶來的購物中心越來越多,消費者也能有幸領略到更多優秀設計,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品味及追求,曾經我們被iapm的頂部設計刷屏,其動線、整體裝飾、錯層的手扶梯等各種元素都一度被眾多購物中心相繼效仿;我也經常粉港、日、臺資商業體低調卻精致的做派;更不用提全民網紅K11……對于社區型商業體,大多會在業態組合上做文章,而少有設計上的點睛之筆。
七寶萬科廣場在這方面可謂有做功課,雖然上文中庭廣場及主動線的規劃顯得中規中矩,但并不會讓你感到無趣,之所以之前幾張圖只放局部,是因為好戲在后頭,商場在動線的盡頭以及中庭區域,討巧地進行了奪目設計,成為極具辨識度的點睛之筆。
▲▼ GODIVA所處的露臺式設計絕對是樂聚廣場的大亮點所在,雖然品牌柜位在1層,但延伸至2層的logo楣頭,讓這家店開業后的視覺和體驗充滿想象。而分別連通3、4層,4、5層的幾個“色彩魔方”(姑且這么叫吧),讓整個縱向空間視覺更為飽滿,也與上文提到的動線色彩遙相呼應。
▲ 在十字動線另一末端,靠近七莘路入口處,是我個人最喜歡相信更會是全場被拍攝最多的景觀,一個類似樹屋造型的立體多層平臺設計。
▲▼ 同在該區域的5層連廊憑借其極具設計感的獨特造型,屆時必將成為顧客的拍照圣地,與月星環球港玻璃連廊有異曲同工的功效。我在探店時就已經看到有品牌的工作人員欲罷不能在上面擺造型自拍了。
▲ 在十字動線稍短一側,1層我們能看到頂部的色彩燈光裝飾,依舊貫徹商場多樣色彩的主旋律。
▲ 在2層還增加了不斷變換燈色的“彩虹樓梯”,從現場裝飾物來看,該區域無疑會被打造成一個受小朋友歡迎的兒童娛樂空間。
▲ 沿彩虹樓梯上至3層,又見與1層天花相似的設計元素,只不過色彩更鮮明,立體感更強,連帶包柱延伸往下,加上護欄貼畫的呼應,想必一個跨樓層的兒童娛樂空間是逃不掉了。能想象,等開業后一大幫充滿電的娃在彩虹樓梯上跑上跑下的場景,如果商場能在兩個樓層配合相應的活動方案,那就是一個用公共區域打造兒童娛樂空間的絕佳案例。
▲ 差點把B1層遺漏了,雖然在動線布局上與樓上各層稍顯不同,但在設計語言延續了統一感。
▲ 補充一點,撇開幾個色彩豐富的吸睛點,雖然整體的動線布局并不復雜,但商場在各樓層的流線型打造上進行了一些錯位設計處理,加上燈光照明配合,讓原本顯得單調的動線變得立體豐富。
總之,設計部分,商場整體大方向是工整的,但在幾個動線盡頭進行了“發力”,除了讓這些元素在視覺整體上更完善外,也更易帶動人群走完全場,規避死角,對商戶來說有利無弊。這樣的設計方式,讓我想到了北京的芳草地,你也可以體會一下,雖然整體觀感大相徑庭,兩者的定位也完全不同,但設計層面我個人認為是有異曲同工的。
品類布局微創新
終于可以說說招商規劃了,正常套路,一個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的商場,B1做小餐飲配飾超市業態無可厚非,頂樓大餐飲、影院,4層做兒童、家庭相關體驗娛樂服務業態,其余樓層以傳統零售為主,配套加些餐飲,這樣的店比比皆是。
我之前做過一篇內容,像光啟城這樣做一家店也不錯,大致是說,如今很多社區型或者說非市中心地段的商場,做起來可以非常討巧,幾個快時尚品牌作為主力店拿掉動線上的主要位置,其余部分讓一些市場上的大集團老品牌填滿即可;文中也同樣提到,購物中心攜手快時尚共同發展的方式勢必會隨著品牌發展遇到拐點,如今,我個人認為,這個拐點正越來越近甚至可能正在發生,這點在幾個主要品牌財報以及實際店鋪觀感都能有有所反應。
因此,如今一家購物中心要用心做好品類布局、品牌落位,在品牌組合上的難度會更大,即使如同K11、嘉里城這樣的“小而精”都需要通過不斷調整來提升定位精準度,即將開業的萬科,在我看來,品類布局上不顛覆(何為顛覆?例如多年前淮海百盛將男裝調整至2層,收到奇效),但有用心、含創新。
▲ 上圖的主角并不是NEW LOOK,而是遠處發光logo的okaidi。七寶萬科這次“小把戲”,在于打破常規以樓層或者區域做品類布局的基準。連接2、3兩層的彩虹樓梯有望成為商場的視覺焦點之一,因此,在招商布局上,商場有意識地在2層就開始布局兒童品類,位置正是在彩虹梯旁。雖然只能說是點到為止,屆時是否能給2、3兩層的客群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拭目以待了。
在這個前提下,從3層就開始增加兒童品類的招商力度就順理成章,可見操盤手完全清楚現在購物中心碰到的問題,并嘗試去解決。
如果說商場將兒童品類下移,是想將“快樂因子”帶至低樓層的話,那5層以NBA姚明籃球俱樂部引領的運動區域則又是劍走偏鋒,通過體驗式運動消費,將健康生活理念傳遞給消費者。
▲▼ 籃球場已經成型,其實多年前,南京路東方商廈就已經在商場中引入過籃球場,只不過,時過境遷,如今這樣的業態才完成從“玩耍”到“俱樂部”的升級,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上方是圍繞籃球場打造的輪滑道,一旁則是攀巖館,個人是第一次在商場中看到,酷!
▲▼ 僅此不夠,品類布局上的“變”在于打造整體純運動氛圍,將NIKE、adidas、The North Face、Columbia這幾個專業領域的標桿品牌落位在商場的高樓層,搭配的還有舒適堡旗艦店,而類似SKECHERS這樣的休閑運動品牌,則依舊放在較低的時尚樓層。因此商場品類樓層分布從來就沒有模板,只看未來氛圍如何打造。
我在百聯世紀開業后曾說,現在開新商場,索性就做地下餐飲樓層,地面以上樓層都種草算了。雖然有些夸張,但其中幾個意思,想必正好印證了七寶萬科廣場在品類規劃上的針對性。
▲ 另外,1層正對七寶老街入口處的沿街柜位,將多數以餐飲品類打造,向老街“致敬”,遙相呼應。
品牌亮點
如今新開商場,沒有一些“首家”進駐或者概念性的定制店裝,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之前在寶龍城的市調報告中,都不乏這樣的品牌案例,例如UA就在寶龍城開了旗艦店,也讓萬科高層的運動區域稍顯遺憾,但上文提到的舒適堡旗艦店也不失為亮點之一。
除此之外,我們順樓層自下而上,看看有何收獲。
B1層除了blt超市、小餐飲和平價配飾品類外,主力店大食代值得一提。據說會結合美羅城的成功案例,并充分響應七寶老街傳統上海美食的“號召”,為七寶萬科廣場量身定制一款極具老上海風情的主題概念店。
▲▼ 由于施工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我只是拉開圍板,偷偷拍了幾張,不過,我尚未分清哪些是原始磚墻,哪些是故意做舊……下圖可能會讓你所有感受。
又據說小餐飲、果汁吧、小吃等品類,在B1層都會一一呈現,但商場將以一個極具現代化的整體設計進行框架打造,讓這些極易與其他商場感覺同質化的品牌呈現差異感,同時與大食代形成反差。由于B1層相對工程進度較慢,因此我在現場并未直接看到成品,暫時就先將合生匯的城市集市腦補進去吧。
▲ 1層店裝方面值得一說的品牌毫無疑問是GODIVA,忍不住換個角度作為品牌案例再發一張,非常期待開業后的觀感。但1層的最大亮點絕不止于此,先賣個關子,等商場正式開業后再去探班~
▲ 2層的品牌相對“安靜”,值得期待的是由百麗集團進行規劃設計的女鞋區。購物中心將鞋區給百麗集團“被壟斷”的案例不勝枚舉,但不做專店,而是打造成開放式類似女鞋百貨的形式,七寶萬科廣場應該是首家。作為首個非map項目,百麗集團的大店最終呈現效果值得期待。
2層另一個可能在顏值和品類上具有吸引力的是相對開店較少,之前在湖濱道給我留下不錯印象的羅萊集團品牌LAVIE HOME。
▲▼ 3層可以說是個品類大雜燴,由于兒童品類的進駐,導致該樓層活力加成,品牌組合也更靈動。我眼中的亮點,無疑是最愛的書店之一——西西弗,以及日本家居大牌,NITORI終于繼中山公園店后,開出了上海的第二店。
▲ 4層開始大餐飲逐漸增加,作為“金牌店”,你不可能不被綠茶的門口裝飾所吸引。
▲▼ 4層的重磅大戲,也是我認為七寶萬科廣場最具號召力的品牌之一,臺灣一站式娛樂休閑品牌大魯閣,我之前對此品牌并不了解,但好客的臺灣人竟然邀請我進去一探究竟。作為一個集保齡球、射擊、電競、棒球、桌球、餐飲等娛樂配套設施于一體,并且孕育創新概念玩法的品牌也是讓我大開眼界,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站式中的一站式”。如果購物中心能提供一站式休閑消費,那大魯閣可以讓你玩上一天,這點可以類比月星環球港的世嘉游樂場,商場體量大的優勢得以體現。由于印象實在深刻,請允許我多用幾張圖……
▲▼ 5層的主力品牌——CGV影院,從1層抬頭就能看見,這也是設計亮點之一。據說該影院具有上海最全的特效廳,能提供截然不同的觀影體驗,這點我之前在合生匯就已經體驗過,新建商場在硬件條件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過即使不看電影,我也被這家影院的顏值吸引,百盛優客之后,再一次讓我領略濃濃的韓式設計風格。
▲ 除了上文提到的運動健身業態成為5層的人氣品類,CGV顏值爆表外,RAPUTA作為上海首家坐落于購物中心的高線花園市集,在開業后必定成為商場的熱門話題之一,因為沒見過類似的案例,我也很難做腦補。不過這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很多商場不缺乏頂層花園,但除了浦建路巴春外,尚未見到有充分利用的案例,萬科若能攜手品牌共同打造,則有可能為其他商場樹立標桿。
另外一些網紅餐廳,想必大家已經被各類生活大號刷過一遍,我這里就不一一羅列了。
品牌招商情況
作為招商控,這一趴,我們還是來過一下除了上文的主推品牌外,各樓層還有哪些主要品牌,以便對這家店的招商定位布局有更直觀的認識。
B1層
▲ JINS這類配飾品牌,憑借模式、價格、服務等優勢和品牌效應,總能在大多數非市中心商場人氣最旺的樓層拿到好位置,如同百聯世紀一進門的“眼前一亮”,又如同七寶萬科廣場這個位于B1層電梯口又正對休息互動區的柜位。
▲ 主力快餐店方面,卡樂星是來福士、嘉里城等這類相對有逼格的店的選擇,也是我的最愛,沒有瞧不起麥當勞、漢堡王的意思,只是說,商場能直接引進卡樂星,也是彰顯其號召力。
▲ 類似阿吉豆、屈臣氏、名創優品等目前購物中心的常客平價品牌,也都會悉數亮相在B1層。
1層
▲ 快時尚品牌不能做爛,但絕對不可能不做,七寶萬科廣場選擇了與Inditex集團緊密合作,引進旗下ZARA和PULL&BEAR兩個品牌,毫無疑問,ZARA拿到了最好的幾個位置之一。
▲ 與此同時在側翼的入口處,優衣庫也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想必這會是人氣相對較旺的兩個品牌。
▲ 不論是ZARA、優衣庫,還是韓國品牌SPAO,甚至是ROCOCO,都拿了兩層的大面積來經營,就如我上文所說,這些大店位于幾個角落的布局方式,也為商場的動線節約創造了條件,而給到品牌兩層復式店鋪,也是該店的特色之一。
▲ 除了三個快時尚品牌大店外,i.t旗下品牌扎堆在中庭附近拿店,同樣賺足眼球,提高顏值,樹立商場的時尚潮流定位。
▲ 另一側,則由MOUSSY SLY和adidas originals坐鎮。
如果說服飾品牌主要以大取勝,那化妝品、精品配飾則更多起到了給商場做定位的作用,作為一家地處相對偏遠地區的購物中心,你不能指望一線化妝品的進駐。
▲▼ 因此,類似innisfree和歐舒丹這樣主打天然護膚的品牌,足以在顏值和定位上給到商場支撐,并且銷售有保障。
▲ SEPHORA的進駐,則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 同樣成雙結對的還有老牌飾品SWAROVSKI以及大熱新貴PANDORA,個人認為,有這些品牌坐鎮,基礎足夠扎實,尚未開業,我已經開始放眼之后基于這些品牌主打框架下的調整了。
▲ 其他一些傳統零售品牌這里就不一一羅列了,基本是滿足中產階級的穿衣定位吧。
2層
▲ 主打年輕時尚,除了幾個1復2的大店外,UR和NEW LOOK可充當該樓層主力軍。
▲ 女裝方面,類似歐時力、H:CONNECT、6IXTY8IGHT等熱門品牌都悉數入駐,COLOR MIKIBANA的店裝太引人注目了。
▲▼ 男裝方面不論是TRENDIANO還是單農都是各自風格領域的標桿。
▲ 百麗集團除了將女鞋品牌打造為一個“大鞋區”專店概念,旗下Clarks和Hush Puppies等男鞋品牌也悉數入駐。
▲ 百麗之外,星期六集團似乎也通過SATURDAY MODE找到了打通購物中心的“鑰匙”,最終成功與否我們拭目以待,但從目前的形勢看,它是幾個鞋業集團中推進相對迅速的品牌,要知道,不遠處的寶龍城也有一家。
▲ 如今走年輕定位的眼鏡品牌也是層出不窮,商場除了在B1層引入JINS外,二層的aojo和熱門品牌木九十都是良好的補充。
3層
由于2、3兩層的定位較為接近,因此品牌招商定位基本是2層的延續。
▲ 零售品牌方面,更多是類似SELECTED、馬克華菲這樣的老牌集團。
▲ 由于兒童業態的介入,因此類似玩具反斗城、酷樂潮玩這樣的品牌也會具有更高的人氣。
▲ 但真正帶來新鮮感的,是一些“首店”品牌,例如石尚自然探索市集,聽說這家店在自然博物館有。Meland兒童樂園、悠游堂飛機主題室內游樂場,都是上海甚至國內首家。
4層
▲▼ 品牌定位組合更偏向潮流年輕,除了上文提到的SKECHERS外,類似EDWIN這樣的潮流牛仔品牌也落位在此,你能想象,穿EDWIN、大嘴猴,腳穿CAT、Timberland的和去大魯閣玩耍的應該是一類客群。
▲ EXE作為可玩性非常強的眼鏡品牌,延續了其傳統,為七寶萬科廣場定制了一款店裝設計。
▲ 傳統品牌方面,美邦在3、4兩層都有拿店,4層更是開出了旗下新品牌HYSTYL。
▲ 如果說3層更具兒童活力的話,那4樓則應該是年輕成人消費者比較偏好的樓層,除了上文提到的各類年輕休閑服飾外,類似麗妍雅集、艾維庭、櫻花美甲、曼都發型等個人美容護理服務業態均集中在該樓層。
5層
該樓層除了上文介紹的幾個大項目和業態特色外,主要還是以大餐飲為主,吃方面,我覺得絕大多數朋友比我懂,而消費者則更有自發的喜好,新商場開業,餐飲業態不需培養期,這里只為大家羅列幾個。
其實除了5層相對大餐飲比較集中外,各個樓層中也都會穿插著餐飲品類,不過作為購物中心的普遍做法,這里也不一一詳述了。
以上是對七寶萬科廣場一些主要品牌的介紹,當然由于現場仍處于最后的趕工中,所以有些品牌會遺漏,并且基于商場的巨大體量,如果要把所有品牌都介紹完畢,可能10月30日試營業了我還寫不完,不過沒有關系,商場在微信公眾號的前期打造上做的非常完備。
▲ 此前剛做過商場微信公眾號的分析:去年做的上海18家商場微信號運營分析,看看現在有什么變化,相比之下,七寶萬科廣場自定義菜單的打造合理、完善,會員卡積分制度、停車服務、店鋪品牌導覽等功能一應俱全,從倒計時推送預熱內容來看,該店市場部也是打雞血。
▲ 樓層導覽清晰可見,并且基本已經把所有品牌的落位均有標注,外地的同行結合我這篇內容可以不用來市調了~而這家店尚未開業,我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會員……
局部服務設施
由于處于最后的施工期,因此一些公共區域的設施尚未完成,以下只是部分設施,大概體會一下吧。
中庭服務臺
衛生間門口的休息區
衛生間入口
也就這些了,作為前期探班,我已經為大家展現了能看到的所有,更多亮點或值得借鑒的地方,也需試營業后等大家自行來體驗。該店計劃10月30日試營業,11月中旬盛大開幕,想必待正式開業后再來,配上燈光、客流、開業活動,又會產生不一樣的觀感。并且商場中大店不少,有些甚至足以用來做單篇圖報,也需待我挖掘一番。
總結一下,七寶萬科廣場作為一家體量超大且坐落在非市中心繁華地段的購物中心,有意識地在抹去“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標簽,主要表現在:
1. 設計感,不說標新立異,但至少即使你把它搬到熱門商圈去,也能吸引眼球。
2. 品類布局,打散的方式其實給我如何有效合理的呈現給大家制造了難度。因為商場若布局清晰、有條理,可以成為亮點,介紹起來也可以振振有詞;但深入運營后的商場會更有針對性也不乏邏輯地游走在不同品類間,但這更多需要親身感受,七寶萬科廣場似乎已經先行一步了。
3. 品牌招商,毫無疑問這家偏僻的商場吸引到了極具亮點的品牌進駐,基礎足夠扎實,只看消費者買不買賬。
這些,都只是本次探班帶來的初步感受,現場的工程進度,按照我的招商經驗來看,即使到10月30日試營業也應該尚無法將這家店的完整全貌和理念展現給消費者,也許11月的盛大開業會是更好的觀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