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歐來上海購物村坐落于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內,毗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由倫敦比斯特購物村原班打造。 奕歐來上海旨在以獨特的購物美學定義最文藝的購物方式,以上世紀二十年代紐約、巴黎、米蘭、維也納、上海流行的Art Deco(裝飾藝術)為靈感的建筑風格,為游客帶來宛如穿越時空般的奇妙感受。
隨著迪士尼開園,奕歐來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業內普遍對這家店看好,信心基本來源于上文摘自于官網的這段簡介,“迪士尼”、“國際化”、“藝術感”都是其關鍵詞,浦東已經有一個“佛羅倫薩小鎮”,這回再來一個“奕歐來小村”,是疊加效應還是分流效應呢?我懷著對其鄰居迪士尼的敬仰之情,滿懷憧憬地前去實地探班一番,由于開業率實在不能說完整,因此也只能為大家帶來這篇“不完整”圖報,感受一下“殘缺美”。
▲ 這是官網上下載的平面圖,和“購物村”現場能拿到的“購物指南”畫面內容基本一致,品牌更新得更及時。從上圖可以看出,奕歐來購物村以“星愿湖”為中心呈發散狀扇形布局,對于這樣的動線規劃,若僅抱著購物心態去的話,逛起來會很累,既然是“購物村”,我們應該更多以休閑、放松的心態去看這個商業體。目前開業品牌數80有余,而整個購物村除去下方灰色未開放部分,開業率剛過半,因此對于商業品牌咖而言,如今這個時間點過去相對較難產生興奮感。但奕歐來給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品牌開業率不夠外,其他業主能做的地方都已經盡可能做足了功課,有哪些看點,以下:
看景觀建筑
▲▼ 類似星愿湖這樣的“好山好水”我們就一筆帶過,由于當日天氣一般,因此也很難讓人因為景觀設計而產生特別愉悅的心情。不過這條湖的另一頭通往迪士尼,想必坐船在兩者間游行也是別有韻味。
從平面圖我們可以看到,作為開放式商業體,奕歐來的每條街區都有名字,縱向主干道以“大道”命名,橫向則是以“街”和“廊”命名。而每一棟建筑也有其名字以及獨有的靈感來源,旨在向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藝術致敬。
▲▼ 四條主干道(目前僅開放了三條),與入口月牙畔相連,大氣寬闊,自成風格,主要呈對稱式設計,大概就是這種觀感。
▲▼ 而“街”的設計則更顯優雅,主要通過不同的色彩來區分門廊。下圖我們還能看到,“黎布街”通往的是尚未開通區域,奕歐來通過植被墻面直接做封閉處理,但也不破壞整體的自然親近感。
▲ 在大多開闊明亮的環境中,這條半封閉式的“波烈長廊”則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而對于奕歐來數量龐大的建筑以及幕后故事,我無法用業余眼光進行評論,畢竟其中的設計語言內容體量足以供藝術專業類媒體單獨做專題,而作為普通消費者,身在其中,可能難以用專業視野去鑒賞這座處處“充滿故事”的購物村,放一張全局效果圖請自行感受吧。
▲ 我們能看到商業街中的那些“建筑故事”,是通過這樣的一塊故事板為大家呈現,逛街如同在看一個展覽,也是奕歐來花大量精力在設計上,最終希望帶給每個人的感受。
看品牌規劃
撇開尚未開放的區域,也許后期會有一大波高端品牌進駐,從現狀來看,奕歐來的整體定位是要比佛羅倫薩小鎮略低,從COACH,NIKE等幾個品類標桿品牌占據主通道最關鍵位置可見一斑。
▲▼ 在“維塞大道”盡頭的COACH,同中段的MICHAEL KORS、KATE SPADE三大輕奢手袋品牌一起,為這條主干道定下基調。
▲ 而“魯索羅大道”的最佳位置則由NIKE坐鎮,引領該區域的運動戶外休閑風。
雖然作為購物中心招商,最后難免會遇到個別品牌在品類布局上稍顯凌亂的情況,但整體而言影響并不大。奕歐來的品牌構成給到我們的印象是:國際化、能出業績、寧缺毋濫。
▲ 有點小遺憾,如此規模的購物村,餐飲品類少得可憐,我們只是逛得累了、渴了,想補充飲料,結果是屈指可數的幾個餐飲店還排長隊,只能作罷。這家星巴克裝修完了還沒開業,門口已經坐了這么多小憩人群,想必開業后又是一番長龍景象。
看服務設施
▲ 作為大型開放式購物場所,充足的地面停車場是最基本條件,同佛羅倫薩小鎮的感受差不多,奕歐來在這方面的硬件設施安排得還算不錯,一路上交通指示清楚,能夠順利抵達P2、P3任意兩個停車場,瑕疵是由于露天,因此灰塵難免較多。
▲ 停車收費政策有些小奇葩,首先10元/小時的收費,讓我這種在徐家匯停車都能享受7元/小時的消費者而言感到有些小貴,另外關于優惠,更是有“消費滿500可享以15元專享價購買5小時停車券”的政策,這種類似商場品牌活動的方案,個人理解無非是希望消費者或者說游客能在購物村逛滿5小時,也就是半天。如果僅僅是滿500免費停3小時,造成的反射是3小時內離開,而奕歐來這個比較有趣的方案也就是引導消費者,來都來了,錢都付了,逛足5小時再走!
▲ 從P2停車場進到購物村,定會注意到圖中的短途接駁巴士,對于力圖輻射到國際旅游度假區和迪士尼樂園的奕歐來而言,這是必不可少的設施之一。
▲▼ 奕歐來的賓客服務,有最基本的類似“免費wifi”、“雨傘租借”……到稍微高階一點的“代客泊車”、“免提購物”……直至室內商場拒絕進入的“寵物推車”服務,可謂一應俱全,足夠其他商場參考。賓客服務看板的背面則是商場端午節主題活動,主要強調“藝術之旅”、“居家購物”。
▲ 道路指示板做得相當精致,考慮到室外因素,配有楣頭打燈,而購物指南上也安裝了“蓋板”以免風吹雨淋。
▲ 其實整個奕歐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衛生間,我很負責地說,你去奕歐來完全能不消費,但絕不能不進衛生間。
▲ 進到這狹窄卻有極高層高的空間后,由于室外過于開闊難以感受到的藝術感,會變本加厲壓迫式地向你撲來。
▲ 同樣設在衛生間外的休息廳也會有自己的命名和故事,而且更易引起顧客的關注。
▲ 衛生間的內飾,我怕弄臟了要賠,沒敢用。
▲▼ 整體相對“壕”的設計風格,讓母嬰室缺少了童趣和溫馨,但從下圖這個洗手池規格來看,也算是對得起消費者了,只能說理念不一樣而已。
▲ 垃圾桶同樣精致,為了讓大家看清這個精美的圓形弧面,就上局部特寫了。總之,商場能花錢的地方,絕不粗制濫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帶娃逛街過程中,時不時會有熱情地工作人員提醒我們,服務區有童車租借,亦或是我們想拿購物指南的時候,也會有工作人員前來幫忙領取,作為這樣一個開放式幾乎沒有監管的商業體,能做到如此服務態度,足夠打高分。
看“未開業”部分
由于上文已經提到目前品牌開業率只有50%有余,因此有相當體量的商業空間需要商場和品牌去動腦筋處理,于是就會有一些用心的小細節值得分享。
▲ 由已經確認的品牌自行布置當然是最普遍的做法之一。
▲ 如何最便捷地體現國際范兒——進門用20種語言對顧客說歡迎光臨。當然,奕歐來并非大張旗鼓地賣弄多元化,而是利用尚未開業區域的玻璃櫥窗作裝飾,相比傳統的畫面,這種簡單精致的做法也不失為融合度比較高的設計之一。
▲ 這張圖,其實是一個半平米不到的小櫥窗活動裝置,將未開業的店鋪布置得頗有看點,并陳列場內品牌產品。可惜“圖報”還不能上傳小視頻,否則可以讓大家一睹真容,
▲ 從目前的平面圖上看,奕歐來設立了四處“奕HAUS”區,此概念旨在探索科技與旅行如何影響時尚的變革,打造屬于奕歐來特有的展覽文化。
▲ 不論這是商場出于文化打造主動為之,還是處于招商原因被動所為,畢竟都需要足夠的內容和高質量的設計,才能彰顯其“藝術之旅”的內涵。
▲▼ 在幾個不同的區域,我們能看到手作品牌的展出。
▲▼ 也能看到最新科技的應用和呈現。
▲▼ 最后,這應該就是奕歐來的日常——更多的家庭型消費族,更濃郁的休閑感。
綜上所述,奕歐來還未進駐上海前,其蘇州店就小具影響力,如今借著迪士尼開園之“風”,為去到旅游度假區的游客們多提供了一項購物選擇。相對較低的品牌開業率會成為其前期運營的問題之一,品牌數量的局限也讓我們此次市調不夠盡興,然而形成反差的是奕歐來在除品牌開業外,其他幾乎所有方面都處理得精益求精,從硬件裝修、到軟件服務,無一不是頂級水平。只是作為“購物村”,畢竟與迪士尼聯動,更多還是需要補足整個旅游度假區的消費者購物需求為大前提,也許再過時日去探訪,又會是一番不一樣的觀感,這也是文章標題為“不完全”圖報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