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歐萊雅和珀萊雅相繼在中國開出了單品牌店。
2016年12月28日-31日,巴黎歐萊雅一口氣在上海、長沙、武漢開出了三家巴黎歐萊雅精品店,1月1日,珀萊雅也在金華永盛購物廣場開出了首家化妝品綜合品牌店——秘鏡思語,這也是珀萊雅的首家旗艦店。
目前,中國單品牌店發展最好的當屬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悅詩風吟,此時在開單品牌店,既要承受高租金的壓力,又不能拿到“黃金位置”,雙重劣勢下的化妝品牌為什么還要開出單品牌店呢?
業績壓力下的渠道擴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我國化妝品零售額達2049億元,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市場之一。此外,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估計,我國化妝品行業的市場容量為3156.8億元,2011-201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8.2%,到2020年化妝品市場規模或達4352億元,2016-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7%,在這種情況下,化妝品巨頭公司更是卯足了勁兒搶占蛋糕。
以歐萊雅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營業額實現近4年來的最快增長。截至9月30日的前3個月內,歐萊雅集團營業額增長5.6%達61.5億歐元(合68.2億美元),超過早前預期的4.5%增幅。這主要得益于美國市場的強勢和奢華部門彩妝市場的蓬勃發展,雖然老對手雅詩蘭黛表現并沒有特別出彩,但是以愛茉莉太平洋為代表的韓系化妝品巨頭的表現卻異常搶眼,這讓歐美巨頭壓力倍增,必須選擇多渠道發展。
除了加碼電商外,歐萊雅還大力發展購物中心、化妝品專營店和個人護理店,在2016年末,更是開出了3家精品店,這樣多方位發展,是歐萊雅要保住“老大”地位的必要手段。
品牌文化的傳播
雖然單品牌店在韓國本土已經有退溫的趨勢,但是在中國還依然火熱。除了悅詩風吟和菲詩小鋪外,本土化妝品如佰草集、林清軒等全部開出了自己的專賣店,這是因為專賣店能夠更好的體現企業文化和傳播的產品理念。
隨著電商的興起和海淘的發展,線下的顧客流失非常嚴重,而線下零售店要與線上零售抗衡,最核心的優勢就是體驗的創新,如何讓零售店提供更具主題性的體驗和更具綜合性價比的商品成為制勝的關鍵——單品牌店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
很多化妝品的形象能夠深入人心,就是單品牌店的功勞,比如歐舒丹就是從店內布置到陳列再到整體氛圍,都與普羅旺斯的鄉村小鎮高度相似,與其品牌理念和定位完美融合;科顏氏的“骨頭先生”以及藥房式的布局甚至BA身上的白大褂,都是科顏氏最好的招牌;悅詩風吟的主題就是自然,將濟州島風情完全帶到店內;歐萊雅這次的精品店選用黑白金三色作為主調傳播法國文化,為了做好顧客體驗,店內會有1位常駐彩妝師,這是百貨專柜無法比擬的。
高性價比是關鍵
根據2015年全球化妝品市場統計及行業運行特點分析報告顯示:消費者更喜歡具備高家精品的品質,同時價格又不會過分昂貴的中高檔品牌,也就是說,顧客還是追求性價比的,這也是悅詩風吟單品牌店的成功之處。
據悉,悅詩風吟將很多聚客性的產品全部實現了本土化生產,比如面膜就是在上海的科絲美詩工廠進行加工生產的,能做到零售價低至6-8元/片,就是因為高性價比,悅詩風吟上海浦東正大廣場店單月業績高峰時能夠達到200萬元,同時悅詩風吟的商品結構完整,目前擁有300多個單品,包括面膜、護膚、彩妝、工具等多種品類,而以單品牌店起家的佰草集就沒有這么幸運,立志成為中國版The Body Shop(美體小鋪)的佰草集前期年的發展并不順利,直至2008年前后,與絲芙蘭合作成功進入法國市場后,佰草集一舉翻身,產品價格全面提升,全面轉向百貨專柜經營。
雖然大家都在預測單品牌店是化妝品行業發展的“風口”,但是品牌要想真正的“飛”起來,關鍵還在于做好自身的定位。
(來源:聯商網 作者:羅秀玲)
- 該帖于 2017/1/6 15:1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