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3月2日上午,在位于上海江場二路99號的飛牛網總部六樓會議室,《聯商網》專訪了大潤發董事長兼飛牛網首席執行官黃明端,這也是黃明端自高鑫零售被并購傳聞之后首次露面接受媒體采訪。一如既往的謙和,但顯得更為忙碌;無豪言壯語,言行中依舊是滲透著高鑫零售一貫的低調穩健,對于新項目,前期謹慎試水,不斷認證,但一旦確定,又是大膽的投入和展開廝殺,力求落地。
跟誰握手不代表就跟誰“結婚”
對于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被并購傳聞,在黃明端看來,不僅僅是零售業,任何一個行業經過初賽到比賽進入中場,在成長一批企業的同時也會淘汰一批企業。然而到了比賽的下半場,合并重組與強強聯合是必然趨勢,特別是當前資本力量的注入,使合并重組變得更加容易。
正如之前公告提及一樣,黃明端告訴《聯商網》,高鑫零售從來不排除第三方合作的可能性。但是對合作的雙方的要求,最關鍵的是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價值互補,結合起來更強;二是要綜合效益最大化。如果滿足不了上述兩點,自己發展也未嘗不可,高鑫零售有自己的能量,主動權在自己手里。
對于外界的傳言,黃明端表示,雙方在談并不說明什么,總不能我跟馬云、馬化騰握手就表示我們要合作吧。
除了傳聞被并購,高鑫零售近年來也一直在并購其他項目,特別是電商項目,相繼投資入股了高端生鮮電商“甫田網”和校園O2O服務商“校呵呵”。在談到是否會考慮并購其他實體連鎖企業時,黃明端向《聯商網》透露,早在四五年前就有企業主動找大潤發談并購,但是大潤發對并購的標準非常高,例如大賣場,與大潤發選址和停車位的數量等要求相匹配的企業并不多。目前,高鑫零售的合作對象重點還是先考慮電商平臺,再過幾年與實體零售開展并購時機可能更佳。
零售競爭下半場的決戰關鍵
在這個不轉型等死,轉型找死的時代,黃明端認為上線飛牛網進入互聯網的時機還是晚了點,消費者已經形成固有的網上購物習慣。但轉型的重點依然是圍繞著消費者開展:找到顧客真正痛點和需求。
首先,產生新的商品需求,發力供應鏈的變革。黃明端認為,供應鏈系統會被重構,去中間商和品牌商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供應鏈的環節被縮短,未來除了標準商品,更多的會走向個性化商品,從C端倒逼B端改革。
《聯商網》了解到,高鑫零售一直發力自有品牌,部分獨家品牌深受消費者歡迎。2016年專營百貨類、家紡及餐桌用品的品牌Actuel銷售額增長88%。盡管受到電商的沖擊,其小家電品牌Qilive及家居服飾品牌“優紡”的銷售額同樣取得兩位數增長。箱包及旅行用品品牌Airport及運動品牌Cup’s與去年相比銷售額翻倍增長。此外,代表中國傳統美食的品牌薈尚、進口水源的礦泉水品牌鉆典、園藝品牌Garden star及文具品牌ekolia等也顯示了其生機與活力。
其次,與電商進行錯位經營,形成自己的優勢。黃明端表示,電商在標準化商品銷售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優勢。但基于消費者對實體店的信任,進口商品和母嬰商品等品類的銷售卻在上升。實體店依然有自己的優勢品類和消費需求,關鍵是你如何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最后,生鮮為重點。據了解,2016年整個高鑫零售集團有120家門店蔬菜實現全品項自采自營,220家門店實現部分品項自營自采。在這一調整下,蔬菜部門的銷售增長了8%,抑制住來客數下降的頹勢,實現同比客流的正增長。同時2016年下半年啟動水果直采項目,在測試門店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未來積極籌備中央廚房,與高標準的工廠合作開發熟食、點心、烘焙類的半成品,從而保證商品品質和加工效率。
在黃明端看來,大潤發能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自我調整,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盡管電商在過去幾年投入巨資高補貼打價格戰,但并未對大潤發造成多少沖擊,反而讓大潤發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飛牛網有望在2019年到2020年扭虧為盈
面對消費的新趨勢,在實體零售企業中大潤發算是先知先覺,上線飛牛網拓展自己的線上份額,根據高鑫零售2016年年報顯示,在實體零售普遍困難的情況下營業額和利潤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飛牛網去年GMV達到21億,比2015年翻了一番,這在電商增速放緩的2016年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同時,實際增虧額比預期減少一半,預計2017年將大幅減虧,而飛牛網今年的銷售目標是繼續翻番;根據這樣的發展趨勢,飛牛網有望在2019年到2020年扭虧為盈。
飛牛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黃明端認為,因為飛牛網在2016年實現了重新定位,不走阿里京東的老路子,回歸到自己的優勢,打造生活必需品專業平臺;其次發揮供應鏈及遍布全國近400家門店的優勢,實現同城速配,比其他電商平臺效率更快,成本更便宜; 最后飛牛網借助大潤發在自營商品及買手優勢,形成自身產品優勢和成本優勢。
線上除了飛牛網,同時與美團、百度、實惠網等第三方平臺也開展了深入合作,其中實惠網有1000個SKU由大潤發提供,已經實現280個小區APP下單30分鐘內配達的快速服務。
飛牛網上線四年來不斷積累的線上經驗,讓大潤發擁有了電商的基因,盡管電商和其它業態對大超市進行了分流,客流增長放緩,但是大潤發的客單價也在提升。
將發力新業態
大潤發是少有的同時擁有線上線下基因的零售企業,如何把這個基因發揮到更強?
黃明端表示,大潤發將于今年5月推出類盒馬概念的飛牛優鮮,首店選址在楊浦大潤發。飛牛優鮮將改變大潤發選址布局的格局,主要進駐市中心,購物中心,初期以北上廣深是重點,以彌補大潤發在一線城市布局的不足。
除了試水飛牛優鮮,今年還將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布局,從現有30多家門店,擴充至300家門店,為消費者提供生鮮商品、日用品和餐飲服務。先期試水的精品超市也會加速,另外高鑫零售董事會希望大潤發開出更多200-400平米的社區小型超市也被提上議事日程。此外,2017年大潤發還會新上一個美妝的專業店,從歐美日韓等國家采購優質美妝商品,打造一個全新的業態。
同時發力同城速配和急速達項目,目前在每個省有一個店在試行3公里內生鮮商品1小時送達,基本模式已經跑通,而今年四五月將覆蓋全國所有門店。黃明端向《聯商網》表示,大潤發的急速達與同城速配與京東天貓淘寶區別是:我們會比他們快,成本更便宜,因為我們是真正的同城門店速配。
關店仍然會有,但并不說明什么
去年,大潤發進軍大陸19年首次關店在業內引起不小的反響,黃明端告訴《聯商網》,2017年大潤發仍會有關店,其中近期已確定再關一家店,原因在于物業方考慮轉型其他業態,另外有兩家店物業到期正在評估是否續約。在黃明端看來,大潤發與物業簽約時間長,投入成本大,關店是一件謹慎的事,主要衡量指標是現金流是否為負。
2016年,煙臺歐尚易幟大潤發以后業績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得益于大潤發在當地形成的品牌優勢,采購和供應鏈優勢。作為高鑫零售旗下兩大品牌,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的歐尚店更換成大潤發品牌?針對這個問題黃明端告訴《聯商網》,只要能發揮效益最大化,作為集團旗下兩個品牌之間更換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據悉,2016年底,大連和沈陽的歐尚也已經更換為大潤發經營了。
(來源:聯商網 程相民 木魚)
- 該帖于 2017/3/9 14:4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