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美國制造業隨著特朗普的上臺,再次成為焦點。那些穿在身上的服裝,也顯然成為了制造業巨頭們重新聚焦的重點。
對于服裝業而言,鞋子是一個重要的品類,尤其是運動鞋。對于美國零售業而言,進口的運動鞋數量驚人。在美國銷售的所有鞋子中,約有99%是由其他國家或者地區所制造。制鞋的過程需要密集的勞動力,而這個在美國則需要付出高昂的勞動力成本。
總之,服裝行業的制造藍圖已經開始悄然發生變化。受到快時尚的影響,類似耐克和阿迪達斯這樣的品牌,也正在積極尋找快速把產品推向市場的方法,而這種對于速度的要求甚至是更快于眾多亞洲制造商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針對這種對于速度的追求,其解決方案則是重新改造美國的制造業,尋求可以削減成本的方法。由于制鞋業最大的成本支出是勞動力,減少勞動力開支則變的特別謹慎。事實上,制鞋業已經悄悄的回到美國,但其所能解決的勞動力就業,如同特朗普上臺所宣揚要給到美國窮人的就業機會,卻沒有與之相伴的回到美國。
例如,阿迪達斯正在亞特蘭大建立一個“快速工廠”,這個工廠計劃在2017年制造大約5萬只蝎子,并希望最終能夠達到50萬只鞋子的年產量。
“這將是匯集成一桶水的第一滴,”NPP分析師Matt Powell告訴彭博社,“我不會預料有一天我們將在傳統商業規模下的美國制鞋業�!�
當阿迪達斯亞特蘭大工廠開幕時,工廠只雇用了大約160人。雖然實際的制造業工作可能不會回來,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失去了可以凈增加的工作機會。
分銷,銷售,市場營銷,零售,以及運輸仍舊是工廠的眾多支持產量持續的部門。給到Under Armour做3D服務的公司總監Dimensions的創始人Michael Raphael告訴彭博社�!澳惚仨氂幸粋完整的供應鏈來支持后端工廠的生產�!�
對于許多較大的公司來說,更快的供應鏈和由當任總統特朗普慷慨的贊譽,是它們把美國自動制鞋工廠搬回美國的巨大驅使動力,但從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還需要一定時間。
(編譯/聯商百人薈成員 陸彥)
- 該帖于 2017/3/14 11:0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