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重來,除非我如顧客所愿。3月30日,2017年聯商網大會精彩繼續,呼喚中國零售業以顧客為中心,關注效益,守正出奇。
有這樣兩家企業,他們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多品牌多維度組合協同,并且在去年共同發聲“不忘初心”。今天上金鷹商貿CEO蘇凱、太平鳥時尚服飾董事陳紅朝現身聯商網大會,共話零售的“時尚長空”。
金鷹與太平鳥的“時尚長空”
以下為嘉賓對話實錄摘要:
張智強:金鷹商貿和太平鳥時尚相對剛才的兩個企業低調一些,我們先請二位介紹一下自己的企業,先請蘇總介紹一下金鷹商貿的情況。
金鷹商貿CEO 蘇凱
蘇凱:金鷹商貿跟銀泰非常像,我們現在全國有31個購物中心和百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3308。全年的營收在去年大概180億人民幣左右,明天會做業績發布。
金鷹定位全生活的發展,打造的商業基本上在城市核心區,我們定義為“全心全意全生活”,我們既不是傳統的百貨,也不是簡單的購物中心,我們希望打造的是一個更有效率,客戶的企業更舒服,更適合在中國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的模式。
張智強:接下來請陳總介紹一下太平鳥的業績。
太平鳥時尚服飾董事 陳紅朝
陳紅朝:太平鳥蠻簡單的,我們1996年就有這個名字,20年了。20年我們一直專注做時尚,專注做零售,我自己在零售行業專注做的這16年,我發現越做其實越發現這個行業是有很多難做的事情。
張智強:越做發現越困難。
陳紅朝:不是越困難,這是疊加的。
張智強:我們來聽聽這兩家企業,他們在尋找顧客的過程當中,做的哪些工作,如何去努力尋找、發現顧客,認識顧客需求。先從太平鳥開始,時尚之道如何實現?
陳紅朝:大家都說要去尋找、發現顧客,最重要的是去了解顧客,了解顧客有時候也很簡單,從你身邊最親近的人去了解,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他們都是顧客。如果你肯花心思去了解,就會發現顧客會離你越來越近。
張智強:請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待客之道。
陳紅朝:待客之道,分享一個實際的感受。我做零售16年了,去年年終會議的時候我跟我的團隊做總結,說我們對顧客還是沒有做好。我們用了很多的方法和策略,也做了很多事情。我發現最后沒做好的原因,總結在我自己身上就是,當企業越做越大的時候,看上去物質文明發展得越來越好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我們企業的管理團隊。
你真的從自己內心里面出發,臣服給你的顧客嗎?講得普通一點,你真有把顧客當回事嗎?還是只在乎顧客的錢包?
去臣服給顧客,我們能夠蹲下來去聽一聽顧客的聲音,感受一下他們的需求,感受一下他們的痛點。什么叫待客之道?待客之道很簡單,家里來了客人,這個客人你發自內心地尊重,你怎么做都能夠待好。這個客人來你家了,你心里面沒有他,你怎么做,我覺得你都接待不好。
張智強:對顧客的認識和深入了解,應該在金鷹的成功要素里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請蘇總跟大家分享一下,具體來講金鷹是怎么做的?
蘇凱:我覺得今天在中國,待客之道已經不是大家的瓶頸,在市場上的零售商,沒有哪一家說我主觀上不尊重客人,我主觀上不想對客人好,我覺得這個時代在國內已經過去了。
大家反而競爭的是什么?說到底是客人是誰,如何互動,這是今天的重點。我們看待一個事情,一定要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描述和判斷它,才能抓住本質所在。把過于復雜、天花亂墜的東西放進去,反而會誤導大家。
今天國內的零售行業,真正的問題是還在靠天吃飯,景氣的時候大家都好,不景氣的時候大家都不好。從財務報表來看,差異是非常小的,大家的差異只在于一些效率的差異、經營成本的差異、局部的差異。
當前零售面臨的主要矛盾有兩個:
一、面積的渠道供給和有效的商業內容之間的失衡,
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的需求和整個供應鏈的落后失衡。
最大的矛盾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其他的東西只是一些局部的和小幅度的差距產生。重點在于如何能夠在這個環境里面,找到自己的突破之道,真正地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
就好比電商真正地解決了零售業的問題了嗎?其實也沒有,電商解決的只是一個效率問題,只是一個生產工具的變化。好比人類的變化,用生產工具的變化來進步的。現在電商以更低的組貨成本和更靈活的調整能力,
張智強:太平鳥在渠道變化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情,您是怎么看目前的渠道變化的?
陳紅朝:渠道對我們來講很簡單,其實我們就是要跟顧客產生品牌之間的互聯和商品之間的溝通。我們始終要做的是保持積極的態度,擁抱新出來的渠道。
所有新的工具、新的方式,其實從人類思考的能力來講,它都不復雜,就是你愿不愿意,如果你愿意了這個東西就很簡單,如果你不愿意這個東西就很復雜、很陌生、很遠。
渠道跟太平鳥之間也是一樣的關系,未來還會出現新的渠道,我們都要用一個積極的方式跟顧客相處,跟渠道相處的立場和基本的態度。
現場提問:太平鳥當下如何適應渠道平價,這個東西怎么去擁抱?
陳紅朝: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樣讓品牌的附加值,時尚和價格,統稱為性價比,做得最優秀。顧客在你的性價比當中,價格不是唯一的因素,包括還有其它的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我們在自我思考當中,會發現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包括整個行業也是�,F在的性價比,帶給顧客的體驗,包括綜合的感受,其實中國的品牌還要做很多努力。
現場提問:金鷹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徹底否認過去的自己?
蘇凱:我最近最不喜歡的一個話題是新零售,我認為這是一種過度的無意義的概念炒作,沒有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新的一定比舊的好嗎?這不是問題所在。
我們更愿意討論的是否能做更好的、更聰明的零售,從自己角度出發,更好、更聰明地回歸本質,找到問題所在,去做自己適合做的事情。
比如說今天在市場上,最強勁的商業走勢,是以天貓阿里系、京東系為代表的這些平臺,為什么那么強勁呢?是因為它有長尾理論支持。但長尾理論下過于寬泛以后,很難滿足不同的小眾群體的需求,所以客戶的細分變得越來越重要。
今天中國的百貨行業的創新,已經喊了20年了。到底創新了什么東西?解決了什么實際問題?在過去的聯營模式下,造就了競爭力,造就了高端管理人員,會成為新事物產生的阻力和障礙。一個門店要調整的時候,要考慮原來的毛利率、同比業績,這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體外創新,就是在存量的基礎上可以做出增量,增量做出效果以后我們再去放大,或許對今天的中國線下實體零售,甚至今天的天貓阿里,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模式。
張智強:請兩位嘉賓分別概括一下,給在座的各位聽眾分享一下您的建議。
陳紅朝:零售不復雜,復雜的是我們自己;顧客不復雜,復雜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不夠專注,不夠自律,不夠深入地去做好我們應該做好的那些本份的事。我說未來不復雜,復雜的是我們沒有以積極的態度擁抱新出來的東西,老是固守原先的使命,如果讓未來不復雜,就是積極地去體驗擁抱那些新顧客、新工具、新渠道、新的思路。
蘇凱:很多人在談新零售,講各種新零售未來的場景。雖然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的,但我可以確定,一定不完全像大家說的那樣。任何人講的都是一種可能性,都是一個階段性,否則人類社會沒有發展的必要。
所以我認為應停止空談,多做一些實際的事情,回歸零售的本質,每天能夠有一些進步,小步、快步,體外創新,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對客人有幫助的事情,你就一定會成功。千萬不要急,這不是焦慮可以做成的事情,放緩你的心態放慢你的步子,扎扎實實地做好事情,未來就會屬于你。
2017聯商網大會直播:http://meeting.linkshop.com.cn/m2017/Home/live/
移動端直播二維碼:
(聯商網記者 杭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