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4月13日,屈臣氏為中國市場的第3000家店鋪揭幕,這家店就是在今年1月14日正式開業的屈臣氏正大廣場店,也是屈臣氏的第八代店鋪。
其實3000店不僅僅是數字的里程碑,更代表著屈臣氏發展理念的轉變。
擴充產品線
屈臣氏近年來的日子并不太好過,2013年,屈臣氏在中國的同比增長幅度23%,2014年,屈臣氏在中國銷售額為163.1億元,同比增長14%,2015年,屈臣氏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增長僅9%,2016年,屈臣氏在中國市場首次下跌3.82%,這樣的成績雖然與萬寧、絲芙蘭等爭奪市場不無關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屈臣氏的發展太過于保守。
自營產品占比大、彩妝產品少、老派的推銷以及店鋪,屈臣氏逐漸失去了年輕人的市場,好在2017年一開年,我們就看到了屈臣氏的轉變。
首先,屈臣氏開始加碼彩妝和進口商品,縮小自營產品占比。
傳統的屈臣氏店鋪除了美寶蓮外,很少有其它彩妝品牌的引進,但是在正大廣場店,除了保留原有熱門自有品牌y party gal、letsaqua、Makeup Miracle以及collagen骨膠原系列外,還引入了MEMEBOX自主研發的潮裝品牌I’M MEME、韓國專業線彩妝品牌LUNA、the SEAM、DR.WU等進口品牌。
而在體驗方面,正大廣場店則引進了科技元素,那就是“Style Me來彩我”和“Skin Test來試我”。前者是借助最新的AR技術推出的“虛擬試妝”服務,只要坐在平板電腦前就可自動識別你的臉,為你提供不同的彩妝建議。而后者則通過科學專業的服務,為你分析皮膚狀態并予以專業的護膚指導。
注重線上發展
雖然線下門店已經有3000家,會員也有6000萬,但是屈臣氏還是積極搶占線上市場。
2017年3月,屈臣氏推出了自己的APP——萵筍,以此打通線上線下連接。
據悉,萵筍在設計中特別加入了“Ask Me來問我”的視頻美妝咨詢功能和”Scan Me來掃我”的產品掃描功能,借助在線問答來即時解決美妝疑問,以此來爭奪線上流量。同時萵筍還能提供屈臣氏產品線上購物服務,兼備詳細產品介紹和真實消費者評價,又能通過定位服務及時了解到周邊店鋪的優惠信息,對店鋪引流。
資訊、購買、流量變現,這就是萵筍目前的主要作用,當然萵筍要想發揮最大作用,自然少不了線下門店助力。
4月5日,屈臣氏廣州時尚天河店內的“萵筍體驗區”正式打造完成,萵筍開始被越來越多的顧客了解。
除了萵筍外,屈臣氏還將推出電子會員卡,使會員享受無間斷的24小時個性化服務,同時屈臣氏還請來楊洋成為會員卡代言人,以此吸引年輕顧客群體。
正是通過這樣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屈臣氏正在一步步“盤活”中國市場。
(來源:聯商網 羅秀玲)
- 該帖于 2017/4/14 9:0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