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石門店位于石門二路和南京西路路口,屬于一家比較特別的店鋪。緊鄰地鐵口,周邊有不少酒店、辦公樓,地理位置非常不錯,來來往往的人特別多,全家開在這里也是方便路過的人。
一、與古建筑融合的裝修風格,體現出了千店千色的感覺。
這次全家裝修升級,把店里布局進行了重新的設計,之前把黑色的LOGO,換成了標志性的藍綠logo, 店招牌不是一貫的綠藍色,內部裝修比以前fashion了點,格局也變得寬敞起來。這家全家的色調和周圍的古色建筑融合在一起,石門店沒有采用與赤峰路店一樣的落地玻璃窗,而是采用了較大的玻璃窗,體現出千店千色的感覺,不斷的給顧客創造新意。
二、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理念
在寸土寸金的靜安區,里面設置這么大的休閑區域,并且還為顧客準備了加熱的微波爐,也真的是不容易。
這次升級注重店內的燈光設計,橘色暖光吊燈,全家形象寫意畫,黑色吊頂,原木系裝修,打造休閑的咖啡廳場景,休閑吧還準備了插座、嵌式垃圾桶等設施都照顧到了消費者在店內停留的各種需求。
休閑區人氣很旺,主要以年輕顧客為主,看書、玩游戲、看電影,累了還可以通過玻璃大窗戶,看看店外,發發呆,非常適合現在年輕顧客的需求,在這里可以享受安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來這里成為年輕人社交、休閑、生活的方式。
三、便利店+咖啡已經變成一種趨勢
便利店的現磨咖啡生意已經在我們身邊潛伏好多年了,2010年喜士多在華東地區推出了現磨咖啡服務,之后羅森(2012年)、711(2013年)、全家(2014年),各便利店在今年都加大了對咖啡促銷和宣傳力度,迅速讓這個存在感很低的“小眾消費”,快速成長起來。
在咖啡黨們的追捧下,以中國市場份額較高的外資便利店全家為例,它在2016年賣出了約1000萬杯咖啡,同比增長了140%;它在上海“生意不錯”的某些門店,一天能賣出超過300杯咖啡。也正是因為強烈感知到了這股“新風潮”,便利店們對現磨咖啡表現出了巨大的熱情。
全家四代店把咖啡廳“裝進”便利店,灌輸了“年輕人在全家的標配饅頭+咖啡”的理念,寬敞的咖啡區,區別于購物區的明亮燈光,咖啡區使用暖黃色的時尚照明,配以原木色底板,皮質的柔軟座椅,提升了店內休閑區的檔次。
四、鮮食與收銀臺的融合
細心的顧客可能會發現,這次全家的升級更加重視了收銀臺的設計,采用更長的收銀臺,在收銀臺后面是專門的操作臺,
鮮食一直是小而精的便利店努力打造的贏利點,關東煮的口味也從原來的兩種口味辣味和咖喱味增加到了四種。鮮食雖然價格沒有優勢,店鋪面積不大商品也略有局限性,不過勝在方便和快捷,肚子餓了熱的點心、包子、飯、粥,泡面樣樣都有,基本上可以滿足顧客即時所需的商品結構。
五、小包裝食品開發,更加接地氣
傳統的思維方式:大包裝食品更劃算,大賣場“家庭超值分享裝”、“買三送二”這樣是促銷包裝,總之賣的越多越好,買到就是賺到。
年輕顧客的需求:便利店的消費人群對價格不敏感,不會在意幾塊幾毛的差價,對這部門人群來說,吃掉一整條奧利奧反而會更有壓力的事情。
消費者“少食多餐”的生活理念的轉化,并且小量商品,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一次性就可以吃完。
便利店的趨勢:白領等商務人士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兩片餅干配一杯咖啡,恰好是一頓下午茶。所以順應顧客需求變化,開發更多適應顧客需求的小包裝商品。
小瓶裝的純果汁
傳統的
小袋裝的餅干
小分量的小甜點
一人份的袋裝咖啡
開發適合單身顧客回家做料理的需求,剛剛好一人的分量,回家只需要微波爐加熱就可以食用,方便快捷、衛生,也不用天天去餐館吃飯,或者天天叫外賣。
六、苦練內功,滿足顧客需求變化。
便利店除了升級改造、開發適合顧客變化需求的商品,還應該練好自己的內功,從細節出發,時刻站在顧客立場去思考。
收銀臺的場景陳列顯得很薄弱,口香糖明顯品種少,數量不足。
做清潔用的桶,放在進門口,會讓顧客不舒服,同時也容易讓顧客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