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不斷出擊”是百果園成立15年來一貫的戰斗姿態。
2002年,百果園在深圳開出全國第一家水果特許連鎖專賣店—百果園福華店。營業面積僅51平米的店面,開張首日銷售額就達到19000元。今天百果園已在全國布局2600多家門店,并在全球擁有200多個水果種植基地。援引全球權威雜志《歐洲果蔬》的話:“百果園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果連鎖企業。”
盡管已經成為全球水果連鎖老大,卻絲毫沒有讓百果園放慢發展的腳步。提出用三年實現10000家門店的目標,并在五年內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與此同時,百果園提出要打造100個品類品牌,五年內要打造20個品類品牌的計劃。
近日,百果園總經理徐艷林接受《聯商網》專訪,講述了百果園萬店計劃和新零售規劃。
▲百果園總經理 徐艷林
致力于水果標準化研發
水果行業是一個極其不標準化的行業。同一批次水果,大小、口感、品質都不穩定,而這也是國內水果行業一直缺乏品牌的關鍵因素。徐艷林認為,“要想達到行業標準化,就要從水果開始標準化,從種植開始標準化、技術化,甚至是智能化。”
今年7月份,百果園在水果標準化進程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聯合廣西慧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優果聯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智果科技”,從源頭破“不標準化”困局。
相比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過度依賴經驗、人力,“智果科技”在生產中將由以人為中心轉變到以數據為中心,將農學知識庫及種植最佳實踐構建成標準數據模型,并通過在基地的物聯網部署,多維智能地指導農業生產。
與此同時,百果園在借助智果科技的物聯網系統種出好水果的同時,還將獲得相應數據,并針對不同品種結合實際情況對數據模型進行差異化調整,從而通過智能化的種植方式實現多類果品的標準化生產。截至目前,百果園已在全球范圍內布局了200多個水果基地。
對于如今快速擴張發展中的百果園而言,保證果品的鮮度是其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聯商網》注意到,百果園已于近期與全球技術領先的水果保鮮技術提供商AgroFresh公司聯合成立了水果采后處理研究中心;針對水果采后處理相關難題的進行研究,從而降低水果在儲存及運輸期間的損耗,保證水果的鮮度和品質,提升水果的市場價值。
“今年是百果園二五計劃的第二年,三年完成10000家店的目標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百果園人素來敢打必勝。”徐艷林向《聯商網》表示。
百果園未來會是一家科技型公司
“讓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是百果園的使命,也是百果園提出“二五計劃”的初衷。徐艷林表示,“百果園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讓顧客能夠更方便的買到我們的水果”。
據了解,百果園已成功上線百果園APP,線下門店已經實現智能選址、智能訂貨、手機掃碼購等,同時門店的智能導購,人臉識別等也已在測試中。
對于當下炙手可熱的新零售,徐艷林有著獨特的見解。徐艷林認為,“新零售實際上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實現高效率。這也是這些年百果園緊抓不放的核心工作。未來零售不能脫離新技術,否則效率低下就會被淘汰。所以在技術升級上,百果園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百果園自己IT和技術團隊開發,二是嫁入已經成熟的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園在無人生鮮售貨領域也取得卓有成效成績。9月15日,百果園與七只考拉、好品、領蛙等聯合發起了“大百果聯盟”,以全面放開水果供應鏈的方式,正式切入無人生鮮零售領域,通過百果園強大的商品供應鏈優勢和門店網絡優勢,對門店3公里范圍進行無人零售的鋪設。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孫裕隆對百果園切入無人生鮮零售給予極高評價。他認為,“百果園借助‘大百果聯盟’殺入無人零售,應該講是百果園對自己商業模式的一次裂變。如果無人零售領域的聯盟能夠實現規模化覆蓋,百果園就不再是單純的水果零售商,而將蛻變成為水果供應鏈方案的解決服務商,將會對百果園進行全國性的全渠道整合與擴張奠定非常好的基礎。”
此外,徐艷林還表示,百果園會繼續專注于水果供應鏈的建設,同時也會和合作伙伴共同鋪設百果園自助售賣柜,而自行拓展網點也會引入合作伙伴來共同建設。未來,除了無人貨架,百果園在便利店、ShoppingMall等客流區都有合作的可能,預計在未來的6個月內實現6000個網點覆蓋。
用文化督促員工行為改變
在2017聯商風云會上,徐艷林用慷概激昂的演講展現了百果園成立十五年來的待客之道。徐艷林說:”聚客之道的根本在于幫助他人活得更愉快、更瀟灑、更幸福、更快樂。同時,做零售要本著一顆真心誠意對顧客和員工,只有這樣上下同欲,才能真正達到聚客待客之道。”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卻凝聚著百果園的經營精粹。
一個企業的文化起源于企業創始人的思想,百果園也不例外。據徐艷林介紹,百果園的文化來源于百果園員工的不斷探討提煉,去引領員工不斷地思考,最后形成行動方案。“因為認同,所以才會執行”。
徐艷林表示,“企業文化的提煉對于百果園經營的影響是顯著的。很多時候,盤子太大,僅靠制度監督是不行的。我們希望百果園的員工能夠跟上我們的文化理念,用理念去督促行為的改變。”
“水果是情感商品”,這是百果園歷經多年經營的獨特認知。百果園認為讓水果愉悅才能讓顧客愉悅,并圍繞著“愉悅”進行相應的企業經營,以“做最好吃的水果”為經營戰略;并率先推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服務承諾,即不好吃可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的退貨服務。
徐艷林向《聯商網》表示,“品牌就是對顧客成千上萬次承諾的兌現。當顧客因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服務承諾來退貨時,我們的員工要微笑加OK手勢,這就是執行的標準。但是無論什么樣的標準,都來自于百果園上下對理念的認同,這樣員工才會發自內心的去執行。”
在結束采訪時,徐艷林一再告訴《聯商網》:“顧客永遠在變,所以零售企業沒有成功,只有成長,從而來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百果園一致在追求更好更快的成長和脫變。”
(來源:聯商網 鄭媛媛)
- 該帖于 2017/10/31 15:5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