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城市門戶消費通·慧生活了解,按照目前天貓(1682億)、京東(1271億)兩家公布的數據計算,2017年“雙十一”一天的交易額已經接近3000億元。這沖擊了中國快遞系統的極限。
根據國家郵政局在11月12日發布的信息顯示,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8.5億件,同比增長29.4%;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3.31億件,同比增長31.5%。
對此,城市門戶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遞網絡在“雙11”期間要承擔超出2倍的業務量,快遞企業的作業壓力可以想象,尤其末端的快遞員勞動強度非常大,難免會在服務上出現疏漏,因此認為廣大消費者應該對此給予理解和包容。
從2009年淘寶首次開啟“雙十一”購物節以來,中國快遞系統已經經歷了9次“雙十一”,其間,雙十一所帶來的交易量不斷攀升——僅以天貓雙十一為例,2010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僅為9.36億,2017年交易額已經增長178倍,達到1682億元。
由此,城市門戶認為應對雙十一帶來的巨大快遞流量已經并非僅僅是一個商業議題,政府的力量也不斷投入其中——近年”雙十一”前,國家郵政局都會發布相關的消費提示,并協同快遞企業進行流量監控;交通運輸部部長也數次對“雙十一”郵政快遞服務保障公司作出批示或進行調研,比如2017年11月9日,11月9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就曾到國家郵政局調研“雙11”旺季服務保障工作,并與國家郵政局和部分省(市)郵政管理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另一方面,為應對這一巨大的流量,中國快遞行業不斷擴充人員、增加投入。按照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雙十一”期間,郵政全行業將投入近300萬人、3000萬平方米場地、9萬輛干線運輸車輛和90余架全貨機,行業能力儲備較日常增加了3到5成。
值得關注的是,在傳統的人員、場地、交通工具的投入外,各家電商平臺、快遞企業均在加強對科技領域的投入,其中既包括自動化分揀設備在內的硬件投入,也包括對于大數據、數據分析在內的軟件系統投入。
城市門戶認為,國家郵政局經過不斷努力,全行業已經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保障機制,在基礎能力投入、科技應用、社會面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應對高峰的能力得到增強。
城市門戶官網:www.anhuihy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