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下,快消品企業、連鎖零售企業、新零售企業如何系統做好企業的物流發展規劃。如何通過改善物流提升供應鏈效率?
本次分享,特別邀請著名物流行業專家,共生物流董事長盧立新先生親自為大家分享。
共生物流董事長—盧立新
感謝鮑老師給我機會,給大家匯報一下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簡單的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一直物流干了好多年,大體上分這么幾個階段,大學畢業,在一個大的物流集團里面管物流,做過物流的甲方,后面在創建了一個準第三方物流,安得物流,從創建開始到一直離開了,干了有14年,中間做了十年的總經里,安得物流算一個準第三方物流,他是一個大的制造業集團下面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后面又去了寶供物流,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面的物流公司干了兩年總裁�,F在自己在帶來一班團隊在創業,做物流的產業互聯網的服務。
所以是經歷過中國物流的20多年變遷,也經歷過跨國幾個類型的物流的行業機構,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員,打過交道的企業也是應該說沒有上萬至少也是上幾千了。
下面也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現在的公司,共生物流平臺是做物流的產業互聯網,主要是給物流行業提供物流的采購、運營、銷售、財務、資金、創業和人力資源共享方面的互聯網支持服務。
我們兩年多時間來,我們建立了三個平臺,分別是連接物流需求方跟物流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的協同平臺,我們叫3S平臺。第二個平臺就是相當于物流企業的ERP了,我們的共省心。第三個平臺,我們連接物流企業與車輛的無車承運平臺。
三個平臺構建起我們從物流的解決方案到運費結算的B2B物流的全過程涉及到全鏈平臺,實現全鏈的優化。
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上面,我們也插入了一些資金的、財務的增值的服務,構建出我們以給中小物流企業賦能為核心的幫助他們連接到車,優化他們的采購和運營,幫助他們去尋找到更合適的客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我們有個參股公司叫絡捷斯供應鏈公司,主要是提供倉儲配送方面的服務,通過人力資源的共享,通過各種設施設備的共享,來給我們的客戶提供倉儲配送方面的服務。
新零售我的理解就是怎么樣更好、更有效率的去滿足顧客的需求。從供應鏈效率來講,在新零售基礎上,供應效率的提升也非常重要的。
今天主要是從物流角度怎么樣來提升供應鏈的效率,談一些我的心得體會。
給大家的報告涉及到這么幾個關鍵詞吧,第一個是外包,第二個是平臺化整合也就整合,第三個是共贏,第四個是共享,第五個是庫存,第六個是動態。
外包
首先講講對物流外包的看法
我從我的角度來看,特別是物流的運作,一定是外包會更有效率更可控。
我們看到一個非常大的電商,在他下單經常會受到雙份的貨,這個電商以自營著稱,但是我不知道天天發重復的貨他倉庫里面的庫存是怎么管理的,做自營物流有可能很難暴露自身的問題,掩蓋了很多的問題,大家做物流的人都切身體會,只要我們把貨送到一些大的零售商的倉庫,自己管的倉庫都是叫苦連天,排隊伍排死人,還吃拿卡要,在吃拿卡要方面,在做這么多年,我在做過程當中,確實有些甲方的管理人員確實是非常黑的。歷史上我都碰到過想要20%的回扣的人,所以說在自己管物流,因為他是個成本中心,不是一個利潤中心,他是一個從屬的地位,不是主要的地位,有時候可能在管理方面,在管理成本的管理方面,在服務的考核方面,自營比外包,會更加難控制,所以不管是從資源的整合的角度,還是共享的角度,從外包能夠進行橫向的多客戶的集成,還是從工作人員的責任和專業的程度專注的程度,我都覺得外包會更好一點。
當然有的人可能還是覺得自己干好,理由很多。實際上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廂情愿的,你的上下游跟你有了一些商業上的已經有了商流上面的關系,原來已經有了采購和銷售方面的關系,他實際上是不愿意跟你再發生別的關系的,他也不想跟你關系太多,千絲萬縷,大家都不愿意太多的關系綁在一起,會帶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和獨立自主經營的問題。
有的人說我自營我是賣這個東西的,我是賣這個東西的,所以我對商品熟悉,會對物流會管得更好。實際上我覺得也不盡然。
我認為外包會被你自己干會更好,可能大家也會有一些擔心,比如說我們原來也交了第三方,服務就跟不上,我覺得要看本質,本質我覺得是你還不能說是你自己一定會被你的外包公司做得好,你可能是沒選好你的外包公司,或者說你跟你的外包公司外包的物流公司當中協同有點問題,不能簡單地是外包不好,你不能以偏蓋全。
你講我外包,原來自己干的會費用會省一些,往外包以后費用會增加,從我這么多年物流經驗來看,應該說外包會會更便宜一些。
整合
第二個關鍵詞我想講整合,物流我認為就是整合,平臺化的整合。
我始終感覺物流公司做大是非常困難的。很多的管理問題,會把我們的固有業務,網絡的效應會被我們的管理成本所沖淡。責任層層分解,層層委托以后責任的稀釋,服務會跟不上。
幾年之前,我覺得平臺加中小微物流企業才是我們未來的物流行業的根本,可以看得到,總體來講我們物流企業還是非常分散的,在企業物流這一端,現在有幾十萬家的物流公司,有幾百萬家的物流個體戶,是非常分散的,是既成事實。我們說要整合也只能在這個基礎上面去整合。
為什么說平臺+中小微是比較好的模式,因為小微企業是我們中國的個體戶文化,21世紀如果說是中國的世紀的話,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個體戶文化的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個體戶有什么好處,個體戶有快速響應,老板自己管,迅速做決策都是自己自己的事,不用打報告不用審批。
第二個起早摸黑。拿司機來講物流的司機來講,你如果說是這個是一個公司的車輛,這個兩個司機開臺車輪流開,一個人在睡覺,在車上睡覺算不算加班呢?大的公司來講很難講,因為你睡在設備上面能不算加班嗎?如果是自己的車這邊就不計較,反正已經睡過了。所以我們說真的是個體戶文化,他有時候自己的事跟公家的事是不一樣的。
但是中小微企業也有很大的問題,服務能力有限,會缺很多東西,有時候缺錢,有時候缺業務,有時候缺規范化的運營,有時候信息化的手段,那么從平臺的方式把給中小微企業去賦能,把他們更好地連接起來,實現更好的協同,我認為是我們物流領域未來很長時間的一個非�,F實的選擇,只能這么選擇,也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共贏
第三個關鍵詞叫共贏。
過去物流的整合解決的不是很好,我覺得是缺少共贏機制,技術是其次的,我們上下游的關系是個輸贏關系的話,他為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他就不愿意信息透明,首先信息就不透明了,就很難做到上下游協同。
第二個,大家都把心思放在挖空心思去談判,價格怎么樣讓客戶那邊多搞點錢回來,作為客戶來講,怎么樣供應商那邊怎么樣把價格降低下來,而不是把心思放在挖潛上面,怎么樣挖掘潛力方面。所以輸贏的關系,就意味著很難做到協同。我們現在要追求的,要更好的做到協同,就是要以數據為基礎。以數據為基礎建立起這么共贏的機制,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提升,實實在在的把我們能夠看得見的供應鏈的效率給提升起來。
你比如說我們共生物流平臺跟我們的平臺上面的中小微企業,是怎么建立共贏的,我們給他共同去拿業務,拿了業務以后掙到錢我們再去分。如果業務虧錢了,我們共同承擔。盈利了,共同去分配。一切是基于數據的,那么這個時候能夠這種有這樣共贏基礎,大家要盈利才能分的,他不得不透明,不透明就進行不下去了。第二個大家的目標是非常一致,中間不是輸贏關系,在基于數據的技術上面實現了平臺與中小微企業的共贏機制。
共享
有共贏機制才有共享,如果我們不能建立起共贏機制,共享是不可能實現的,大家還到不了這么個境界,有好處才會共享。
要達到共享,就會有一些基本的一些機制能促進共享的,比如說交易去中心化、連接網絡化、價格動態化、信息實時化能做到這些,我們才能夠實現共享,有共贏機制才能實現共享,有技術才能實現共享,有技術能更好的連接,才能實現共享,才能實時化。
庫存:
我們講物流也好,講供應鏈效率也好,肯定離不開庫存,庫存是我們管理的水平,庫存的這種水平,是我們管物流的或者管供應鏈非常重要的。
新的零售核心技術的背景下,很多策略是在不停的去變遷,實際上我們是有更多的方法、方案去優化我們的庫存管理,通過我們的技術來提高庫存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的,通過技術和模式和流程來使庫存能夠共享起來,上下游共享,線上線下共享。
動態:
最后一個關鍵詞,我們叫動態,就是動態的物流規劃和動態的物流計劃。
以前我們跟外國的一些大公司去學做規劃做的非常嚴謹,一做規劃三年之前把規劃做好,三年之后倉庫要怎么布局,運輸方式要怎么調整,庫存策略要怎么樣去設定,這些在過去,可能在歐洲那些比較穩定的市場是非常適用的,他們規劃做得非常好,我曾經接觸過一個世界500強的公司,他們五年之后在沈陽設倉庫,八年之后,在西安設倉庫。
以前可能是可以的,現在很顯然不合適�,F在變化太快,不管是市場還是產品,如果我們還是非常死板的去做的話,會帶來很多的浪費。所以從規劃上面我們改變為動態的規劃,我們希望是能夠說讓我們的廠家,我們的物流需求方能夠更多的選擇,今天我在北京有需要500平方米的倉庫,下個月可能北京,我需要300平方米,但是天津我需要200平方米,這些都是我們規劃方面動態規劃,我覺得現在技術條件是做的到的。
但是現在還沒有看到很好的能夠在全國性滿足到客戶動態的物流規劃的,我相信隨著我們數據的積累和我們的客戶本身自身的觀念的開放和對快速響應的這種需求,我相信很快也會有一些變化。
第二點是物流計劃方面,我們說物流規劃可能決定換用什么樣的倉庫,用多少倉庫用什么運輸方式,從物流計劃來講,下多大的訂單,什么時候下訂單,這些都是叫物流計劃。
實現動態的規劃和物流的計劃,我覺得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了,我們有太多的問題要解決,你比如說對庫存管理權的問題,庫存管理不僅僅是給不給供應商管理權充分的管理權的問題,就是我們需求方它的不同部門之間也會有這方面的一些庫存的管理權的爭奪的問題。
還有預測準確性和及時性的問題,還有內部需求方的協同問題,也有內部考核的問題。
鮑老師主持總結:
非常感謝盧總的分享。
盧總是著名的物流專家,有著豐富的物流行業經驗,對未來的物流行業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
今晚盧總從六個方面談了他對未來物流變革的觀點。值得大家關注、學習。
我的分析:行業已經進入效率領先的時代。未來的快消品行業將會圍繞三大效率發生改變:
連接效率
交易效率
交付效率
物流將在改變行業的交付效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終端的更多平臺化、多元化的變革,需要廠家重新構建新的商品交付體系。以往的經銷商模式難以滿足目前的市場環境。
同時,從電商、盒馬等一些新零售創新企業的創新案例看,都在把商品的交付效率作為重要方面。零售企業也需要重新思考供應鏈效率與交付效率。
目前的物流環境、物流技術已經發生變化。
企業在思考模式變革的過程中,需要把物流作為重要方面。
物流不僅在改變效率、降低成本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將對改變企業的營銷模式帶來重大影響。
物流有可能從后臺走向前臺,成為企業營銷的標配。
再次感謝盧總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