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盒馬鮮生可以說是阿里新零售戰略當中最關鍵的一步,那么晚盒馬鮮生兩年的京東7fresh表現又怎么樣?
文| 李成東、孔彤彤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
本文看點:
一. 京東7FRESH的大規模“圈地”——快速復制邁出的重大一步;
二. 京東7FRESH所肩負的“使命”——對京東線下布局的重大意義;
三. 京東7FRESH的“路數”——品質和速度兼顧,How?
四. 怎么看待京東眼下這一步?
盒馬鮮生的坪效是5萬,7fresh的坪效10萬
9月19日,京東喊出了7fresh要開1000家店的目標。戰略意圖也非常明確,這是要比肩阿里的盒馬鮮生。
而就在幾天前的9月17日,在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盒馬鮮生CEO侯毅公布了盒馬鮮生運營三年的首份成績單,并給出了這樣幾組主要的數據:盒馬鮮生成熟店坪效為5萬,線上客單為75元,占比60%,線上線下會員月花費為575元。如果數據為實,盒馬鮮生的表現在生鮮電商市場中暫時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
盒馬鮮生可以說是阿里新零售戰略當中最關鍵的一步,那么晚盒馬鮮生兩年的京東7fresh表現又怎么樣?
9月27日東哥第一時間拜訪了京東7fresh創始人高管,今年年初7fresh僅開了兩家,一家在亦莊大族廣場,一個還沒有開業的商場,沒有自然流量,無人氣可言,面積5000平米,差不多是標準盒馬鮮生店鋪的一半面積。一家在海淀區北五環的五彩城購物中心,1500平米,在五彩城商場里面就有一家超過8年時間,面積8000平米的沃爾瑪老店,銷售額也是排名沃爾瑪北京前三的店鋪。這意味著7fresh必須有著極強的競爭力,自我生存能力。
盒馬鮮生的17家1年半以上成熟店鋪的坪效是5萬,而京東7fresh這兩家店鋪,今年可預估的數據,坪效在10萬以上。單店坪效更高,其它數據指標當然也可以預見會比盒馬鮮生更好(除了線上占比)。
盒馬鮮生的崛起,本身也是借鑒了此前侯毅在操盤京東到家的O2O經驗,也借鑒了物美集團的多點業務經驗。盒馬鮮生有先發時間優勢,但同理7fresh也有后發優勢,少走了很多彎路,所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的更遠。
從東哥個人角度,是一直為京東7FRESH的“慢中求穩”干著急,半年多前帶著分析師去拜訪了7fresh的高管,我說你們現在單店的數據比盒馬鮮生還要好。借勢,抓緊時間開店啊,并且直接提議把店鋪先開到杭州阿里巴巴和上海盒馬鮮生總部附近,先把這個氣勢要做起來。
而且客觀條件上也是具備的,商業地產過剩,開店找地方并不是難事。難的是,供應鏈和物流能否支撐。而京東作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商,已經建立起了全球的供應鏈資源儲備,僅僅是快消品一年的銷售額就過千億,生鮮到今年估計也是百億的規模,全國各地的倉儲及末端配送也都是現成的。不像盒馬鮮生,每個地方都要從頭搭建。
之所以建議加速7fresh開店并不是和盒馬鮮生競爭,對阿里和京東來說,線下是增量市場機會。因為缺乏互聯網基因,即使是線下最優秀的蘇寧、永輝、物美等所有傳統零售企業轉型都非常艱難。搶到的就是自己的,無論是對盒馬鮮生,還是對7fresh都是巨大的市場機會。
而且朋友還分享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數據和觀點。之前在亦莊調研開7FRESH的時候,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主要商超,大賣場的銷售規模在4-5億/年。今年算上兩家盒馬鮮生,一家7fresh,亦莊主要的商超生鮮大賣場的零售規模超過9億。新零售,會搶奪傳統零售商的生意,但更多還是會帶來很多增量的市場機會。
“圈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9日,京東7FRESH戰略合作簽約發布會在京舉行,京東7FRESH一口氣簽下了16家知名地產商,并要在未來3-5年開1000家店。京東7FRESH與保利、大悅城、萬科、越秀、綠地等16家全國知名地產商進行項目落地合作簽約,并同步啟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開店進程。
同時,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7FRESH總裁王笑松向全國優質地產商發出邀請,共建無界零售智能商業地產,并表示京東7FRESH將進入快速擴張階段,計劃未來3-5年將在全國范圍開設1000家門店。
往常京東的相關發布會上也不少提及到7FRESH的未來開店計劃,但此次不同,與地產商的簽約之舉意義重大,這是實打實干的重要一步,也是京東7FRESH終于決心發力了。不僅僅意味著京東7FRESH全國戰略布局的正式啟動,同樣意味著京東終于在新零售的正面戰場“重拳出擊”了。
京東7FRESH何以吸引16家知名地產商?
購物中心急需好的“填充內容”提升業績
中國的購物中心在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中占比目前才有12%左右,這個數字距離成熟市場的差距很大,但也說明其成長空間巨大。
面對12%這一較低的占有率,購物中心若想沖刺到30%、沖刺到40%,需要很多豐富、優質的內容做“填充”,也需要對空間經營的理念做出很多大膽的創新。
7FRESH作為精致的生鮮內容,恰恰符合了地產商對優質項目的需求
京東7FRESH依托京東集團擁有雄厚的線上零售經驗、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業內領先的智能科技。就拿7FRESH的團隊舉例:
7FRESH團隊既有非常卓越的電商技術人員、身經百戰外資超市的高層,還有本土超市很多的決策者。而這樣一個精英團隊搭建起7FRESH這樣一個全新的品牌,一個形象,讓地產商們足夠相信它能夠給行業帶來更好的業績,更新的發展和推動。
而對于京東集團來說,7FRESH同樣肩負著重大使命。王笑松說:“京東對于7FRESH非常重視,京東做7FRESH一定會把它當做戰略,長期的堅持去投入,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一定會堅持品質為先,用戶體驗為先”。無論是線上或是線下,京東做零售一直圍繞一個本質邏輯——怎樣提升體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一直是京東建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7FRESH同樣是京東在線下驗證這一邏輯的重要結晶。
京東7FRESH肩負著的使命
電商生存環境——流量“天花板”,線下成必爭之地;
電商平臺殺入線下是必然選擇,因為網購用戶滲透率的問題,電商發展已經進入到天花板,整個零售已然進入到了切入線下零售市場的階段。
對于阿里和京東這樣的頭部公司,具備成熟的供應鏈和技術優勢,以及配送網絡優勢,有最大的“勝算”。
用“生鮮”撬動線下,門店成“流量入口”價值巨大——盤活線下,拉動線上,實現真正O2O
為什么選擇“生鮮”切入?生鮮是電商滲透率較低的行業,生鮮最貼近民生,生鮮高頻剛需的特性能夠給電商帶來高強度的用戶粘性從而獲取更大的流量價值。
生鮮有價值,但又巨難做,生鮮電商的“尸體”涼了一批又一批,因為生鮮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供應鏈和技術的行業,沒有這兩大硬實力作支撐,光是成本和效率就能拖死一個企業,更甭說用戶體驗了。
巨頭爭奪線下,必須兼顧正面戰場和側面戰場,正面7FRESH對戰盒馬;
早在《新零售戰場上,京東應該如何打贏阿里?》一文中,筆者就提到過7FRESH對京東布局線下零售之意義重大,并詳細分析對比過盒馬鮮生和京東7FRESH。新零售戰場上,京東對戰阿里,必須兼顧正面戰場和側面戰場,正面是大店之間的對戰,側面是社區便利店性質的小店之間的對戰。
其中正面戰場,用7FRESH高舉高打盒馬鮮生是一場硬仗,由于7FRESH在時機上略慢于盒馬鮮生,要迅速趕超,必須在品質和速度上兼顧——所謂品質,是要開出更好的店,在于單店模型上的超越;所謂速度,是要加快復制開店的速度,更快地擴張,當務之急是找到更多的線下合作資源。
那么,7FRESH更具體的路徑是怎樣的?
京東7FRESH的“路數”
說到京東7FRESH的“路數”,用王笑松的一句話可以概括——“既要多開店,更要開好店。”
“開好店比多開店重要”
當下社會并不缺超市,缺的是品質零售。王笑松本人就是消費升級的擁護者,當下人們大眾的基礎需求已經被滿足,但在追求更豐富的商品品類、更高的品質和更好的消費體驗上,需求仍未被滿足。
開好店強調的是品質,品質的落腳點就是好東西、好體驗,相對應的是考驗企業的供應鏈能力和服務能力,而這些又是建立在企業好技術的基礎上。最終體現在對單店模型的優化能力,即7FRESH的單店如何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升體驗上。
那么京東7FRESH如何保障品質,開出好店?
用兩個詞概括為:智能協同,高效通達。
所謂智能協同,即用技術實現知人、知貨、知場。
知人,建立在京東積累下的強大的用戶數據分析能力、用戶畫像定義能力、商品需求匹配能力上;知貨,依托前端商品管理、采買數量預測、協同庫存管理來清楚管理貨品;知場,是通過大數據能力更好地進行門店定位選址,豐富消費入口,多元消費場景。
所謂高效通達,一是供應鏈能力,二是物流能力。
在供應鏈端,京東7FRESH依托京東全球直采+京挑細選,享受京東采銷供應鏈共享,店內全球直采產品占比20%,生鮮品類占比70%,生鮮自由品牌占比60%。
在物流方面,依托京東冷鏈系統+物流網絡,一方面有京東物流供應鏈加持,一方面通過冷鏈系統保證新鮮度剛性需求得到滿足,門店3公里最快30分鐘送達。
也是基于品質零售的“初衷”,7FRESH的2家店才能自開業以來一直保持亮眼的成績。在今年618期間,7FRESH單日成交金額(GMV)環比5月同期增長150%,最快配送上門時間為3分鐘。其中,7FRESH的大族店單日客流環比5月同期增長280%、五彩城店單日客流環比5月同期增長210%。其坪效超出傳統超市6倍以上;相比傳統線下超市至少超出30天的庫存周轉,7FRESH的庫存周轉最多4天。
“速度”仍是當務之急
7FRESH的模式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成熟之后的當務之急是快速復制。重點在于尋找更多優質的線下地產商合作,給合作伙伴更多“利”,在吸引客流、選址、選品、管理等方面給予更多技術賦能,從而吸引更多“親密戰友”。
7FRESH目前在全國只有2家店,這個數字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內都沒有變化。7FRESH并沒有急于開店擴張,而是每一步穩扎穩打。王笑松說:“如果這兩個店沒有辦法讓消費者滿意、讓合作伙伴滿意,我們寧愿步伐放慢一些。在能夠確保這個模式成功、成熟了之后再復制”。如今,7FRESH正式開始狂奔追擊,要在未來3-5年開出1000家。
這個數字并不難實現,就拿此次與7FRESH簽約的16家地產商來說,它們不僅在消費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商業項目更是遍布全國,這也成為7FRESH加速全國范圍布局的重要基礎。比如年輕人喜歡逛的大悅城,是中糧集團城市綜合體的核心品牌,目前已覆蓋北京、上海、成都、煙臺等一、二線城市,另有西安、昆明、深圳等8座大悅城正在籌備當中。
怎么看待京東眼下這一步?
京東7FRESH項目推進意義重大:對京東來說,更近一步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場景的拓展,更多維多方地觸達到末端消費者,長久積累下來的“硬實力”多了一個“著力點”,拓寬了零售的邊界,讓零售更加“無界”。
而對于傳統線下零售行業來說,這是一種新可能、新動力,是刺激和加快線下零售升級變革速度的催化劑,優勝劣汰,整個線下零售會朝著良幣方向發展。
京東7FRESH的快速擴展并不是要與競爭對手爭高下,而是與對手一起分食線下市場,進入行業的選手越多,行業越能夠迸發活力。雖然京東7FRESH在一開始的確有點“慢吞吞”,但這個行業只有誰比誰做得更好,并沒有先來后到。
前一段時間美團點評IPO,中關村第一才女梁寧在分析評價美團點評的時候,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美團點評是曾經在五個領域逆襲有先發優勢的領先者,分別包括團購里面的拉手,票務里面的格瓦拉,酒店里面的攜程,外賣里面的餓了么。美團逆襲最重要的條件,除了團隊本身的打仗能力,執行力,客觀上流量是最大的優勢,尤其是收購大眾點評之后。
京東本身也是B2C里面的逆襲者,從2004年開始做電商的時候,已經有很多玩家了。除了大家已經比較熟悉的當當網,還包括亞馬遜中國(收購卓越進入中國市場),以及早已被人遺忘的專注做3C數碼的新蛋網。先做有先做的好處,后做有后做的優勢。而京東之所以在很多品類上逆襲競爭對手,最大的原因除了團隊執行力之外,核心是采銷,物流和電商系統技術能力。
所以也靜待7fresh的逆襲!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