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拼數據,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市場好的時候看“勢”(爆發(fā)力),不好的時候看“值”(商業(yè)價值),前者就像微軟的“營收、利潤定乾坤”,后者如同亞馬遜的“高速發(fā)展定江山”。
若上市公司兩者都不缺,就能從容不虛,牛逼立體。
阿里巴巴正是這樣。最新的財報顯示:2019財年第二財季,該集團收入851.48億元,同比增長54%;比蘋果、亞馬遜、谷歌不到30%的增長,高出一大截。
其中核心電商收入724.75億元,同比增長56%;連續(xù)7個季度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拋開投資擴張支出,核心電商調整后毛利同比增長27%至356.42億元。
這一切源于阿里近12個月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增加2500萬,達到6.01億規(guī)模。
沒錯,有用戶暴增的“勢”,有營收、利潤的“值”,阿里還是那個阿里。
在小郝子看來,其中關鍵在于用戶的增長。畢竟,互聯網世界,有用戶才有江湖,沒有用戶就只剩漿糊。
此前,有人大喊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還是Too Young Too Naive(太年輕,太天真),犯了“目光所及,便是一切”的病,他們把互聯網用戶限定在70后、80后、90后,卻不知70前、95后已是互聯網世界的生力軍。
淘寶總裁蔣凡曾告訴小郝子,淘寶年增新用戶1億,主要成員就是這批生力軍。其中,年輕人為愛供養(yǎng)、為信仰充值,年長者有錢有閑,淘我所愛,淘寶不再是過去的淘寶,這才有了阿里電商收入與利潤齊飛。
畢竟,作為基石業(yè)務,淘寶是整個阿里的發(fā)動機、穩(wěn)定器,其戰(zhàn)略存在,要明晰“是誰需要你,是誰依賴你”,再像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的“創(chuàng)造并留住客戶,達成使命”,如此,阿里就能一直祥瑞御免、彈幕護體。
一起玩,一起嗨,一起接手新時代
俗話說:贏得了年輕人就贏得了天下。這話不假,但如今要贏得他們認可,著實不易。
因為95后物質不缺,又是互聯網“原住民”,所以很有自己的想法、堅持、小圈層,在他們看來,好用只是標配,好玩才是關鍵,心頭所好才值得“打賞”真金白銀。
比如之前,小郝子接觸到Cosplay群體,他們癡迷于游戲、動漫人物,常常精心裝扮,模仿他們做角色扮演。然后,或參加各種游戲、動漫展覽,彰顯自我,或者拍出各種美照,放在網上,尋找知音。
但相關服飾難以制作,自己動手缺乏手段。結果就出現“鏡子”這樣的達人——她堅持把愛好做成事業(yè),創(chuàng)立Cos服裝品牌,淘寶開店,以精美的制作帶來儀式感、溫度感、卷入感,引發(fā)同好者的認同。
短短幾年,在Cos玩家的擁戴下,這家小店迅速成為淘寶cos類目第一,2018年上半年銷量超29萬件,店鋪粉絲超68萬。
毫無疑問,這就是年輕人的力量,淘寶吸引他們,用馬云的話說叫“用創(chuàng)新贏得市場,而非預算”。
前幾年,淘寶的增長并不順利,關鍵是殘留PC互聯網的思維定勢,手機淘寶還是按各類頻道劃分,大家找東西的效率很高,但方寸小屏,讓人逛下去的欲望太少。
所以,近兩年,淘寶找回自己“購物社區(qū)”的初衷,以人為核心,以信息流為主導,大做內容化改造,將直播、短視頻、圖文、社群玩得溜起,此外,“猜你喜歡”利用大數據算法,更能精準推薦。
如此,吸引更多年輕人來“逛”淘寶,把各種碎片化時間奉獻給心頭所愛,上下班、上下學通勤的路上,臨睡前,都成了他們?yōu)g覽、停留、收藏、對話、深度訪問的時間。
要知道,一切商業(yè)的本質就是“爭奪用戶的時間”,有了對年輕人的高粘性,淘寶自然能和他們共生、共榮,大家一起玩,一起嗨,一起接手新時代。買賣么,只是順便的事情。
一起來,一起買,一起融入新時代
其實,愛逛淘寶的,還有另一群人,他們是被傳統(tǒng)互聯網遺忘的70前。
過去,他們因為習慣、接受能力、互聯網思維等方面的差異,很難成為互聯網一員。現在,一切正逐步改變,他們一起來,一起買,一起融入新時代。
事實上,70前的年長者并不服老,他們也渴望融入互聯網的大時代,不被時代淘汰。
就比如小郝子身邊的老人家,很多人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他們并不都是廣場舞的愛好者,而是各有各的小世界,生活豐富多彩。
其中很多人是這樣開啟淘寶的:有人在超市、菜場看見身邊的同齡人用支付寶二維碼支付,不用排隊、不用準備零錢,回家就找孩子裝上了支付寶。畢竟,二維碼支付已經普及到線下數千萬商戶,真心方便。
結果,在支付寶首頁“每日必搶”中,他們看見便宜的健步鞋,可以拼團的廁紙、百潔布、拖鞋,從此,這群長者進入淘寶的世界,一發(fā)不可收拾。
然后,有孝心的兒女會看穿一切,主動地給爹媽搞定淘寶的“親情賬號”,他們看中商品,將鏈接“甩”給兒女,共同比價、比貨、選擇,兒女們再用自己的賬號完成后續(xù)付款,直接郵寄到父母家。
如此一來,大大改進了長輩們學習成本高,擔憂支付安全,密碼遺忘頻繁等情況,降低網購的準入門檻。
實話實說,這正是淘寶真正該做的改進:對應用戶的真實需求和痛點,第一,優(yōu)化用戶體驗;第二,提高業(yè)務效率。
之前,數據顯示:在阿里平臺,50歲以上的“剁手軍團”就有近3000萬。他們大多是90后、80后的爸媽,網購人均消費近5000元/年,人均購買商品數達44件/年,購買力彪悍。但是,針對他們的服務優(yōu)化卻很少很少。
而淘寶要做零售的基礎設施,就應該粘合一切人間情懷、世相百態(tài)。所以,服務好70前人群,適配其分級消費特征,卷入更多70前人群,這才能“先做對,再做好”。
為此,淘寶在推出“親情賬號”的同時,還邀請高齡“剁手黨”指導產品設計,服務流程——選品上:更多專屬折扣商品、更多柴米油鹽日用品;優(yōu)惠上:更多現金紅包,更多電影票滿減券——既保證“購買的便利性”,又體現“心智的顯著性”。
這樣,憑支付寶帶節(jié)奏,產品模式創(chuàng)新,淘寶給年長者“馬洛斯需求理論”中高級的“情感歸屬”與“自我實現”,自然在“銀發(fā)經濟”上越來越得心應手。
可以說,卷入年輕勢力,吸引年長買家,淘寶不僅是萬能的淘寶,它更能體現《第四消費時代》里“消費的終極意義”——讓人們度過更充實的人生——從而贏得時間戰(zhàn)場的終極支配和自由。
于阿里,淘寶這樣的“高能光環(huán)”不散,它就能繼續(xù)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在云計算、物流、文娛等領域不斷攻城拔寨。
一切“不離日用行常內,直造先天未畫前”,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 該帖于 2018/11/4 14:1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