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的生鮮經營在業內一直備受關注,尤其在近幾年生鮮行業發展如火如荼,東北生鮮行業并沒有選擇盲目跟從,而是以其獨特的運營之道影響了越來越多的生鮮經營者,東北生鮮經營的模式已經擴展到全國多地。
社區生鮮門店就是最好的例子,大餐飲的生鮮賣場固然火爆,但是并不能夠帶動絕大多數剛需用戶,相比之下細化經營貼近民生的社區生鮮小店成功俘獲了消費者的心。那么東北的社區生鮮門店到底有啥不一樣的地方?萬象云鼎帶你來一探究竟。
秘訣一:選址要離顧客更近
在選址上有兩點要求,第一,要離小區入口近,物業周邊500米范圍內最少2500戶常住居民,店址要求離小區步行不超過5分鐘;第二,經營面積不小于300平方米。盡量縮小店鋪面積運營相對更靈活,比如選擇250平方米的面積,因為物業面積越小,可以選擇的機會就越大。
秘訣二:選品聚焦一日三餐
在東北的社區生鮮門店,你會發現店內的商品都與一日三餐相關,選品非常聚焦,集中在菜、水果、肉這幾大品類,占全品類的60%,還有一些與生鮮相關的冷凍冷藏類商品占比20%,這些生鮮相關的品類占到整個品類80%。剩下的20%是飲料、副食等常見的日耗品。
秘訣三:好貨不貴
東北社區生鮮門店無聯營商,全部批發市場直采,保證貨品新鮮,成本優勢顯著。不但能夠滿足百姓日常三餐所需,且價格低于周邊的賣場超市,這樣的定位才能持續發展的根本。
秘訣四:門店管理簡單化
店長-財務-采購三權分立,庫管是生鮮門店的大腦,收銀員賣貨又理貨,責任到人頭。門店全部配備智慧化門店管理系統,所有數據實時上傳后臺,總部可實現實時監控。
秘訣五:多元化店面布局
近幾年的發展中,東北地區門店經營面積普遍擴大,且品類布局清晰,全品類生鮮的SKU約為3000左右,生鮮Mall模式成為發展的主流。對傳統的菜場銷售模式進行升級,采用島式單點收銀快進快出、果蔬周轉日清,高效率的周轉降低了損耗,即買即結賬,充分做到了一對一服務。比起盒馬定位的5000-10000平方米的直營大店,東北社區生鮮門店的布局、選品更聚焦于社區高頻剛需,更接地氣。
在多樣化的消費市場環境中,為了匹配不同客層段的需求,商家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相對與大賣場,正是因為東北社區生鮮門店的受眾空間和顧客接觸面小,就更加說明了社區生鮮門店對顧客服務的必要性,同時在服務效果的表現上要明顯于和容易于大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