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指運營市值超過10億美元,并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
中國農業,面臨政策支持、消費升級、新零售等諸多風口加持,未來有可能成為品牌獨角獸公司大量產生的夢工廠。
三只松鼠作為堅果行業的霸主,其用七年時間繪制出了銷售額從0到100億元極速增長的地圖,為農業獨角獸公司產生、發展提供了示范化的崛起路徑。
在糧策品牌研究院程青云看來,農企只要學習三只松鼠“有所堅持,有所改變”的理念,“金融化、品牌化、互聯網化”三網合一的體系化運營策略,并對其運營中犯下的錯誤有所規避,今天資本金小的農企,未必不能成為明天的獨角獸。
三只松鼠前世今生 在揚棄中升華出來的堅果產業獨角獸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創始人叫章燎原。
在創辦三只松鼠前,章燎原已經在傳統的堅果行業中浸淫了近十年,是一家堅果生產企業的職業經理人。這讓他和大多農業企業家一樣,對產品的理解非常深刻,對產業鏈上游的資源非常熟悉,對農業企業發展慢的原因洞若觀火,正是這樣的職業經歷,讓章燎原決定創辦三只松鼠時,基于堅果行業現狀,對三只松鼠的運營進行了“有所為也有所不為”的供給側改革。
從堅守的部分看,是對供應鏈品質的堅守。在章燎原做職業經理人過程中,他深受產品容易變“哈”之害,因此,就算三只松鼠是電商品牌,他也堅持利用職業資源積累,做最新鮮的堅果,從而保證用戶的品質體驗。
在此之外,章燎原通過三只松鼠還對堅果行業的運營進行了三方面的揚棄,或者說改變。
一、改變了堅果行業大基地、小市場的整體運營態勢。雖然章燎原知道堅果品質的重要,但更多是通過資源把控來實現對品質產品的輸出,三只松鼠一出生就走上了OEM輕資產運營的路線,以市場決定工廠,而非反之。
二、改變了堅果行業原始資本緩慢積累,滾雪球發展的模式。在2012年前,堅果行業本質就是山貨,就是傳統行業,但面對電商興起,三只手松鼠基于章燎原職業積累的人脈資源,果斷改變了堅果既有運營模式,走上了品牌開道,資本推動的新型運營模式。
三、改變了堅果行業基于產品力推銷的理念。直到如今,傳統賣堅果的農企,依然在不斷強調自己的產地多好,產品品質多棒,對于三只松鼠,這些同樣重要,但其兜售的主體不僅是產品,而是用戶的感受。通過對產品情感、文化的包裝,讓三只松鼠看起來完全不同于傳統的堅果產品,迎合了消費主權時代的崛起。
也正因為三只松鼠在堅持產品品質控制基礎上,從輕資產、品牌化、資本化以及用戶主權化滿足上進行了系統的改變,所以三只松鼠一出生就進入了巔峰狀態,2012年雙十一榮膺天貓零食特產銷售第一名,之后七年間銷售額幾乎年年翻番,截止2018年,累計賣出零售高達160億元,成為堅果行業當之無愧的“獨角獸”公司。
三只松鼠三大運營特征 金融為基 品牌為核 互聯網為魂
三只松鼠能成為獨角獸公司,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原因。其中必然原因中最大的三個要素就是金融化、品牌化和互聯網化。
金融化是三只松鼠快速崛起的幕后推動力。數據顯示,早在2012年,三只松鼠誕生之初就獲得IDG 150萬美元A輪融資;在6月三只松鼠上線后,又獲得了今日資本領投,IDG跟投的B輪600萬美元資本;也就是說,剛成立的三只松鼠就有了差不多四、五千萬資金。能拿到這筆融資,或許與章燎原之前的職業經歷有關,但換句話說,不管有怎樣輝煌的履歷,如果章燎原沒有金融意識,嫌麻煩,金融資本未必會熱臉貼冷屁股;正因為章燎原一開始有成熟的金融運營意識,才使得三只松鼠成為了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堅果老爹”。
相對金融化,品牌運營是三只松鼠快速崛起的中堅力量。在這方面,可一拆為二,一方面是品牌構建,如前所述,基于尊重消費主權,章燎原劍出偏鋒,為自己的堅果起了一個異常萌的名字,叫“三只松鼠”,通過動物性與用戶建立了親切有效的溝通;另一方面,在建立了品牌后,章燎原沒有讓三只松鼠自生自滅,而是依托自己的資本優勢,進行了系統化的推廣,從站內直通車、鉆展到同名動畫再到廣告片,應有盡有,從六月上線,兩三個月間投入超過600萬元,使三只松鼠品牌知名度短時間內實現了引爆,人盡皆知。
互聯網與線下相同的一點是,知名度同樣能驅動試購,不同點是,互聯網的用戶更在意互動、體驗,更喜歡有小心思、小情趣的東西,就如今日資本徐新曾經所說,互聯網的誕生讓免費成為潮流。正是看準了互聯網用戶的這些特征,在金融化、品牌化基礎上,三只松鼠基于互聯網用戶需求,進行了一系列的營銷設計。
首要的是為了讓品牌萌感落地,三只松鼠不僅稱呼用戶為主人,而且貼心地在包裝中配置了果殼袋、濕巾等小驚喜,使用戶充分感受到了主人的尊貴。
其次是為了貼近用戶,三只松鼠在初期的市場營銷中,福利不斷,不僅微博轉發有獎,促銷三天兩頭地搞,到了后期甚至植入《歡樂頌》,不斷促進品牌露出,培育消費人群,為其持續崛起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當然,任何動力都是基于資本的充沛,而這正是三只松鼠發展路徑的可復制處,首先以金融化思維設計公司,其次讓品牌產品真正吻合用戶需求,再次基于渠道需要進行多維營銷設計,最終讓公司形成了圓形循環,不斷壯大,成為了堅果行業的獨角獸。
三只松鼠的啟發與教訓 風口要尋找 供應鏈是關鍵
回眸三只松鼠發展的歷程,除了上述可復制的部分,也有不可復制的時代機遇和值得銘記的經營教訓。
時代機遇:站在了流量從免費到收費的關鍵點上
在2012年以前,阿里系的流量是不收費的,處在一個免費流量的時代。到了2012年,隨著電商逐漸崛起,用戶依賴度形成,淘寶流量開始低價售賣。三只松鼠準確抓住了這個風口,花費了很少的錢,就讓廣告滿網飛,迅速拉升了品牌知名度。時至今日,淘寶、天貓、京東等已經過了低價流量時代,想依靠幾百萬元就實現平臺登頂,幾乎是天方夜譚。而這正是三只松鼠不可復制的機遇。
可以吸取的經營教訓:供應鏈控制永不過時
如前所述,之所以三只松鼠前期能迅速實現崛起,除了“金融化 品牌化 互聯網化”的獨角獸經營方略,充分的供應鏈控制功不可沒,而隨著三只松鼠銷量年年翻番,到了2017年前后,其線下的零食店產品出現了“蟲子”,上了黑名單,雖然章燎原通過怒砸店面,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名譽,但接二連三吃出蟲子的負面報道,不但延緩了其IPO進程,更在某種程度上標示了其供應鏈把控程度已經遠不如前。
而這,也正是三只松鼠最值的所有農企吸取的教訓。因為在糧策品牌研究院看來,持續而充分地把控供應鏈是成為農業品牌獨角獸的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上,通過“金融化 品牌化 互聯網化”三網合一的運營策略,對行業的運營態勢、銷售模式等進行全面的升級進化,然后不斷找風口,持續進步,農業品牌獨角獸才能真正成型,并登高走遠,星火燎原,最終成就屬于中國農業的新時代。
作者簡介
程青云,糧策品牌研究院院長、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合伙人。5年新聞、11年品牌營銷策劃職業履歷。曾服務中糧、匯源、內蒙恒豐河套、山東東營墾利黃河口等百余家企業、政府機構,有六十余萬字營銷、管理、新聞類作品在《新食品》、《食品營銷》、《科學時報•網絡周刊》、《今日信息報•青年創業周刊》等各級專業報、刊公開發表,參與創建《品牌生命體》、《區域品牌魚骨運營理論》等多個營銷策劃作業工具,著有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欄目官方圖書、兒童文學故事集《中國名人》(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年版)。互動交流微信號:chengqingyun6688;公眾號:lans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