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高天
圖/聯商圖庫
9月29日,《聯商網》從萬達內部獲悉,從2021年開始,萬達商管集團將不再發展“重資產”,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此舉意味著,萬達商管的主體資產內將不再包括萬達廣場的產權。至于萬達廣場的重資產開發業務,該內部人士稱或交由地產集團。
對此,萬達商管總裁肖廣瑞稱,此項決定是萬達商管集團董事會最新達成的。
輕資產戰略初見成效
萬達近年來一直堅持做輕資產輸出管理這項工作。尤其是輕資產項目的發展上,已經有所成效。據悉,截至今年9月底,萬達商管已經完成了53個輕資產項目的簽約,比2019年全年新簽項目數量還多13個,按照規劃,2020年全年簽約的輕資產項目將達到65個至70個,從2021年開始每年新簽的輕資產萬達廣場數量將不低于60個。
從近幾年的開業情況上看,2018年新開的輕資產項目23個、2019年這一數據在29個,2020年的開業項目中,輕資產萬達廣場將達到37個。
根據公開的資料,截至今年9月底,目前全國在建的166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項目就有128個。按照每年輕資產簽約的指標,也能滿足萬達商管此前給出的未來三年每年開業不低于50個萬達廣場的計劃。
從營收上看,2020年上半年,萬達商管實現營收172.75億元,同比下滑47.73%,整體毛利率為72.2%,較上年同期上升14.5個百分點。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為171.79億元,同比下降47.7%,毛利率為72.35%,上升14.6個百分點;其他業務收入為9676.66萬元,同比下降52.43%,毛利率為45.62%,下降4.06個百分點。
凈利上,2020年上半年萬達商管實現利潤總額88.45億元,同比下滑32.39%;凈利潤為63.9億元,同比下降36.2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8.1億元,同比下降59.2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41億元,同比下降34.2%。
至于營收下滑,萬達商管給出的解釋是,因銷售物業收入下降所致。
在輕資產戰略下,萬達商管的有息負債水平也呈現下滑趨勢。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萬達商管有息負債規模為1922.67億元,相比去年末的1923億元略有下滑。
顯而易見,萬達商管的輕資產戰略正朝著向好的趨勢發展,而這次最終的“退重”計劃,萬達“蓄謀已久”。
持續“去地產化”
輕資產道路,實際上是萬達去地產化之路的重要體現。“從此徹底告別房地產”的宣言言猶在耳,除了萬達商管,萬達手里的輕資產公司還有萬達電影、萬達酒店管理、萬達主題娛樂、萬達體育、大健康產業等。
在2018年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宣布正式成立商管集團。此后的公告上,萬達明確了將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萬達商管,且成立商業地產集團,用以消化商管集團的地產業務,并開發萬達廣場重資產。
今年1月13日的消息,截至2019年年底,萬達商管已經完成房地產業務剝離,剩余的房地產業務全部交由新成立的萬達地產集團負責。
為了實現讓萬達商管在2019年徹底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的目標,萬達近幾年展開了一系列的甩賣資產行為,從2017至2018僅兩年的時候,這一甩賣動作成交金額就超過了1700億元。包括賣給融創的13個文旅項目、14 %股權賣給蘇寧京東融創騰訊聯合體、將萬達旗下萬達電影12.77%股份賣給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等等。
去地產化對萬達商管而言,整體利好,但也可能造成營收的下滑,如果持續業績下滑對上市恐也有阻礙風險。因此,市場也有出現關于去地產化對萬達商管究竟是“絆腳石”還是“墊腳石”的言論。不過,企業有自身的考量,不妨靜觀其變。
- 該帖于 2020/9/29 16:4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