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北京將實現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280個左右。”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近日透露了這一數字。這也意味著,北京便民商業布局將超額完成年初定下的“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270個”的任務。
便利店密度,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商業活躍度。然而長久以來,北京便利店業態密度與南方一線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因此有專家建議相關部門針對民生保障設施單獨規劃用房性質,預留出相應的空間給必須配備的生活服務業。
持續開店未斷檔
2020年部分行業受到疫情波動的影響,不過便利店的市場開拓并未斷檔。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閆立剛在第十五屆京商論壇暨第七屆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學術論壇上表示,2015年,北京市率先實施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到2020年底,北京將實現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280個左右,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城市社區覆蓋率達到98%左右。
早在今年初,2020年北京商務工作會議上,閆立剛曾提到“2020年底實現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270個左右”的計劃,這一目標將超額完成。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便利店品牌依然堅持在北京拓展市場。好鄰居創始人陶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該品牌依然有新店開業,不過,開店速度有所放緩。據介紹,目前好鄰居在北京有超300家門店,今年開店數量約10家。
便利蜂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品牌在北京有630家便利店。今年5月便利蜂公開數據,該品牌在北京有500余家門店。比較數據,2020年在京新開數量或超百家。去年10月,便利蜂提出“未來三年開店1萬家”的計劃,也將為北京便利店市場擴容。“便利店是‘城市生活供給的毛細血管’,便利蜂將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進行門店拓展。”上述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北京一直是便利店品牌爭相布局的熱土。去年7月,北京全家便利店總經理吳海斌曾表示,2020年,北京門店數量將突破100家;超市發羅森便利店也曾提到,2020年在京開店數量將達40家。除此以外,以百貨、購物中心為核心主業的王府井集團在2017年與河南企業愛便利合作,以整編街邊夫妻店,加碼北京便利店市場。
北京的便利店增速可觀。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2012年全國共有便利店5.54萬家,2018年末已經增加到了12.15萬家,實現翻倍增長。分品牌來看,大多數核心連鎖店品牌近年來門店數量在持續增加。從增速來看,在2016-2018年,北京連鎖便利店數量的增速是一線城市中最快的。
多品類便民項目
北京的便利店內,不僅有日用品、預包裝食品、餐食銷售等,還可以買到水果、菜肉等生鮮商品。在北京市場,便利店不單是一個簡單的商業零售門店,更成為一個生活服務業網點,承擔著區域內社區便民消費的需求。
陶冶表示,疫情期間,好鄰居便利店內的生鮮商品銷售額顯著提升。便利蜂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疫情期間,便利店的優勢明顯,未來門店會根據需求拓展生鮮業務。
多業態組合也成為便利店被“鼓勵”的發展方向。今年1月,商務部官網發布的《關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到,便利店便民服務水平將顯著提高。充分發揮品牌連鎖便利店貼近居民和營業時間長的優勢,支持搭載書報經營、打印復印、代扣代繳、代收代發、養老家政、廢舊商品回收等便民生活服務項目。
數字化也為便利店提供了便利的另外一種渠道。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便利蜂等便利店品牌通過大數據管理模式,快速的消費者反映系統將推動行業轉型。
另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中提到,有66.7%的企業表示2020年會繼續加大投入,積極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便利店企業數字化已經是大勢所趨。疫情期間,在線下經營承壓的同時,不少便利店企業也通過加碼數字化運營開拓了新的增長空間。
房租壓力待解
在品牌不斷拓展市場時,房租成本壓力依然不減。陶冶表示,租金與后期收益如何平衡仍是便利店行業發展的難題。北京租金適宜的商鋪量較少,這對便利店新開有較大的壓力。
對此,賴陽也曾提到,希望相關部門針對民生保障設施單獨規劃用房性質。對于商業用房來說,按照居民居住面積、人口比重等進行重新配比,預留出相應的空間給必須配備的生活服務業。
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分析表示,便利店密度反映了城市生活服務的便利程度,以及一個城市的商業活躍度。“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280個,北京便利店數量實現大幅度增長,但與南方一線城市相比,密度還存在一定差距”,國家、地方接連發布政策支持便利店行業,將極大地推動中國便利店的發展,便利店行業將迎來發展的良機。
對于行業盈利難點,文志宏認為,好的地段、位置才能讓便利店有盈利的機會。不僅是房租,精細的運營、選品和人力安排也關系到便利店的盈利。
另外,文志宏表示,便利店所需工作人員數量不需太多,24小時經營模式需要經營者有較好的人力激勵制度,保障人才不流失,并實現人力的合理利用。“多數知名便利店品牌以加盟模式拓展,就是在規避人力問題,并讓門店更快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