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聯商網
撰文/陳新生
頭圖/聯商圖庫
2020年,面對疫情,新零售們仍舊在高歌猛進。
《聯商網》了解到,近期,盒馬迎來密集開店潮。盒馬12月將新開21家門店,涉及13個城市,屆時將新覆蓋近600萬消費人群。除了盒馬外,其他新零售平臺在經歷一段時期的蟄伏后,年底也迎來門店集中開業。
在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看來,這些新零售平臺批量開業的原因在于所拓展物業的集中釋放,年底是各個購物中心搶點的最佳時期。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下半年,全國計劃新開各類商業項目數量415個(單體商業建筑面積5萬㎡以上),其中集中在12月開業的購物中心數量超過30%。
除此之外,資深零售從業者、聯商網特約評論員章淳認為,今年疫情的形勢證明了零售企業數字化的優勢所在,對于一出生便打著“數字化”“全渠道融合”標簽的新零售們來說,在疫情推波助瀾下,它們的數字化程度、業務成熟穩定度都上升了一個臺階,這也是新零售們能夠在今年的形勢下高歌猛進的原因之一。
2019年年底,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表示,新一代的消費者習慣已經表現出明顯的變化,因此,零售行業必然走向全面數字化,否則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盒馬來說,除了繼續探索不同場景的數字化零售方案,最重要我們以消費者為中心,驅動上游供應鏈的全線升級,去不斷提高我們滿足消費者的能力”。
今年,除了盒馬大店、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里外,盒馬其他業態新型門店也加速布局。8月12日,盒小馬在上海六店同開;10月1日,盒馬首家X會員店在上海浦東森蘭商都中心開業;11月27日,盒馬鮮生首家定制店落戶昆明順城購物中心;12月8日,全國首家盒馬烘焙工坊在上海鄂爾多斯國際大廈B1層開業;12月11日,盒馬旗下跨境購業務“盒馬跨境GO”在上海浦東森蘭商都中心開業……
如果說X軸是門店數量,Y軸是業態種類,從這個角度講,盒馬拓寬了新零售的坐標系。
另外,疫情也放大了消費者對商品的多重關注度,他們在食品安全、履約時效、溯源體系、消費方式方面都有著新需求。而盒馬在各種業態快速展店的原因,便是想通過快速迭代和創新,滿足消費新需求。
從整個新零售賽道來看,除了盒馬外,其他同類模式也基本已跑通。
“效仿盒馬模式的7鮮、T11也基本跑通,進入快速拓展階段。而就盒馬來說,它從產地倉到消費者鏈條快速縮小,效率更高,已經提前進入到了變現狀態”。王國平告訴《聯商網》。
阿里發布的2021財年二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盒馬自營盒馬門店222家,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年活躍消費者超過2600萬。
實際上,考慮到充足的購買力和多樣化消費需求,盒馬的新業態試點多選擇在一、二線城市。與其他新零售平臺不同,盒馬采取的是同一區域多業態布點模式,針對不同客群開設不同業態門店,這是為了最大化進行供應鏈能力和商品差異化測試。而隨著不斷創新和試錯,盒馬也將這些成熟樣本由一二線城市逐步向外輸出。
隨著北上廣深盒馬門店趨于飽和,盒馬的開店節奏也逐漸“去中心化”,開始向下一級市場布局。
據了解,盒馬12月新開的21家門店分別分布于重慶、成都、長沙、貴陽、西安、沈陽等13個城市,這些門店多位于城市核心商圈、交通樞紐以及新城(開發區),甚至是被看作是城市首店經濟的代表。
以沈陽為例,盒馬鮮生沈陽店12月12日正式開業,這也是盒馬鮮生在中國最北部的門店,它在填補沈陽新零售業態空白的同時,也將助力本地特色產品通過盒馬供應鏈體系走向全國。
在業內人士看來,“去中心化”布局有利于盒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強自身的輻射能力。聯商特約專欄作者、資深零售人孫裕隆認為,盒馬想要在整個新零售業態有所突破,按照前兩年整體開店規模和輻射能力來說還遠遠不夠,所以加大開店力度和速度,是正常的企業發展行為。而從整個中國零售市場來看,“去中心化”布局也為盒馬提供了發展空間。
不過,在王國平看來,目前新零售模式基本只能在強三線以上城市跑通,下沉模式還沒打通,后期還需要進一步研發。
從疫情以來的消費變化來看,消費者線上消費意愿進一步提升,線上買菜成為習慣。不過零售行業也進入洗牌期,沒有跟上數字化變革的企業逐步被淘汰。在這次疫情中,有新零售平臺暴露出供應鏈不穩定、預測不準確,波峰波谷運力調配不均等問題,而傳統零售借助于第三方平臺搭建起的線上陣地,又存在配送成本較高,效率較低等難點。
從集合供應鏈、商品、訂單履約等角度來看,盒馬等平臺都是通過打通線上線下,對供應鏈、前置倉、配送體驗等環節進行改造,成為基于大數據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以盒馬為例,通過人和算法協同,豐富的商品SKU以及商品質量溯源管控,盒馬完成了線上配送效率和線下體驗的有機融合。
今年8月8日,盒馬首店上海浦東金橋店單日線上訂單突破2萬單(線下超6000單),線上訂單占比超過75%,創造新零售行業紀錄。
與此同時,由于面臨租金、運營、成本、客流下滑等方面的壓力,不少傳統商超在后疫情時代遇阻,進行閉店、業務剝離甚至是因負債過多申請破產。
此外,早先沃爾瑪、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傳統商超憑借強大的集客能力,受到購物中心青睞。不過隨著新興消費客群增長以及互聯網化消費普及,傳統商超來客數下降,迫于對流量的渴望,不少購物中心開始擁抱新零售平臺企業,這些零售創新項目也成為購物中心的引流利器,甚至是金字招牌。
盒馬初期囿于租金成本等多方因素,多在區域性商場甚至社區進行試點,不過隨著客流量、市場熱度以及銷售能力不斷攀升,已經成為大型連鎖購物中心所要爭取的主力店。
以新一線城市為例,盒馬即將在成都天府新區落地的廣福店位于成都市區核心地段,廣州盒馬店借助于居然之家進入到廣州第二CBD商圈,即將開業的重慶金莎天街店則是原本為傳統商超預留的區域。再以上海為例,盒馬上海老西門南六點原本是易買得門店,品尊國際店原為卜蜂蓮花的門店網點。
RET睿意德聯合全聯房地產商會發布的《中國購物中心數字化轉型調研報告》顯示,購物中心行業正在進入存量時代,增長紅利的消失導致同質化的競爭加劇,行業即將走向衰退與變革重生的分水嶺,而購物中心整體發展增長速度也在逐年下降。
不過,數字化零售創新項目則為購物中心尋求突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為昆明首個放式街區購物中心,開業11年的昆明順城購物中心率先看到了這種變化。昆明順城購物中心原本有一家傳統商超,但是最后換成了盒馬。據昆明順城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零售不僅優勢明顯,也是未來商業趨勢。新零售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打通線上服務、先廈門帶你與優質物業深度融合,以顧客為中心,成功讓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閉環數據全面互動并互為所用。
“在這樣的趨勢下,盒馬作為新零售的佼佼者,我們也期待彼此的合作”。該名負責人表示。實際上,新零售商超在獲取消費者畫像、針對消費需求選品,再到多種交易場景結合,履約時效帶來體驗提升等方面都優于傳統商超,這也有利于帶動了購物中心人流和和商流的聚集。
在孫裕隆看來,商業本質的領先在于模式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最終還是要看顧客價值是否領先。盒馬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模式繞不開傳統線下零售所有走過的路,但它走在了傳統零售的前面。
從行業整體發展來看,在后疫情時代,新零售的勢頭尚未減退,而是仍然不斷迭代和創新。“從顧客便利度和顧客服務模式以及整個商品層面來看,在新零售平臺不斷探索過程中,傳統零售與新零售之間的阻隔在不斷縮小,最終都將會推動零售行業進步”。孫裕隆說。
- 該帖于 2020/12/20 0:0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