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行業生態模式不斷惡化 拿什么來拯救?
來源:
聯商網
2004-07-26 11:09
治理網吧亂局
我國的網吧經濟自1997年浮出水面,僅用短短三年,就在2000年進入了高峰期。但是由于網吧在各方面都缺乏有效的規范管理,臟亂差的經營環境、質量參差的電腦設備及對未成年網民缺乏良好的引導機制等缺憾,都為其健康發展埋下禍根。
北京“藍極速”網吧慘劇發生以后,社會各界反響劇烈,紛紛要求國家整頓網吧服務市場,網吧業至此走過了產業發展拐點。
2001年4月3日,信息產業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共同發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加強對網吧的正規化管理。2003年4月22日,《文化部關于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連鎖經營管理的通知》出臺,決定發放10張全國范圍經營的連鎖網吧。
隨后,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開始進行全國范圍內的網吧專項清理整頓工作,各種地方規定也開始不斷出臺,為網吧設置了較高的進入門檻。但在全國各地,不僅現有不合規定的單體網吧屢禁不止,而且還不斷審批新的單體網吧,對整頓治理工作形成了障礙。
今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再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做好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專項整治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嚴格依法確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市場主體資格,嚴把市場關,嚴厲查處取締無照網吧。
對在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和居民住宅樓(院)內申請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一律不予核準。同時暫停登記新的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網吧業的大門“哐當”關上,里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也進不去。一場“亂局”漸變為“死局”。誰都想在國家的政策監管下獲益,可誰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多輸”結果。
連鎖網吧深陷迷局
牌照的持有者們以為拿到了國家發放的牌照,就等于闖過生死大關,就可以憑借自己的資本實力迫使雜牌網吧“洗牌出局”。但是情況卻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一方面中小網吧在復雜的環境下頑強地生存著,另一方面,由于模糊的政策,市場令出多門,連鎖網吧陣腳大亂。
事實上,同我國許多新興的投資行業一樣,網吧業“一放就亂,一抓就死”。前不久國家組織開會討論連鎖網吧的經營模式,原本是想交流成功經驗,沒想到變成了一場“集體抱怨會”。有的網吧業主“聲淚俱下”,反映國家政策對網吧業的深刻影響。
“公安能管我,工商能管我,教育部門能管我,街道能管我,甚至馬路上隨便走進來一個記者、老師、社區工作者,甚至不認識幾個字的老太太也能管我。”多頭管理使得網吧經營成本驟增,風險爆棚。
“原來指望把別人清理出局,沒想到卻把自己陷了進入,自己洗了自己一把。”連鎖網吧牌照的擁有者連連感慨“計劃不如變化快”。有人甚至把連鎖網吧牌照這塊“香餑餑”比喻為“燙手山芋”,“早知道市場這么亂,當初就不該進來。沒有這塊牌照,倒也好了。”
業內人指出,去年文化部給10家企業的只是籌建許可,必須在一年內籌建完成不少于20家直營店后方能取得文化部頒發的正式許可。也就是說,連鎖網吧數量未達標者,無法獲得真正的牌照。建20家以上的直營網吧意味著多少盈利多少風險,不是每家企業都能算得清楚這筆帳的。
以北京為例,一家統一配置、統一品牌、統一裝修和形象的連鎖網吧籌建費用至少要300萬元,僅靠目前每小時2元到3元的上網費來支撐顯然遠遠不夠。“一旦提高了上網費,增值服務又跟不上,你憑什么說你的模式能在市場立足?”
誰都能隨口說出幾條網吧現存的問題,誰都能“指點江山”,談上幾句網吧該怎么辦,但真正對網吧業的發展和今后命運負責的,卻只有網吧市場自己。網吧業渴望援助。
品牌PC爭奪網吧市場
拿到全國籌建連鎖網吧牌照的10家公司躊躇滿志。中國聯通、長城寬帶、首創網絡、中錄時空等公司都已對外公布了項目規劃,計劃今年內在全國開400~700家不等的直營店,直營店的數量和質量通過文化部審查后,各家企業還將立即推出加盟連鎖方式吸引中小投資者。
但政府主管部門對經營連鎖網吧的業主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通知》雖然未對加盟的連鎖網吧規模做出明確的數量,但若干個“統一”落實在實際操作中,即被量化為每個網吧擁有的電腦數量“最低不得少于50臺,原則上不得低于200臺”。
規模資產投入對應規模的市場效益。據預測,到2003年底,我國的網吧用戶將達到1543.4萬人,2004年底將達到2313萬人。另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共有各類不同形式性質的網吧超過20萬家,其中90%集中在34個大中城市。
連鎖網吧引發大規模的品牌機采購熱潮。據文化部統計,現在全國大約有11萬家網吧,每家網吧按規定至少要有80臺電腦,這樣就會有880萬臺的市場容量。每臺價格按照4000元計算,就是350億元。而如果三年為一個更新周期,則今后每年都會有上百億元的市場。
即使不計算各省自主審批的3家地方網吧牌照,僅目前十家全國范圍的連鎖網吧,它們必須達到全國范圍內不少于1000家的規模,每個連鎖店的電腦數量至少是200臺,即是80億元的市場容量。
突然冒出的網吧市場不啻于天賜良機。浪潮電腦做的調查顯示,如果除去別的因素不考慮,僅從網吧電腦的使用頻率和強度來看,一臺電腦的更新周期應該是二至三年。而目前網民在網吧使用最多的功能就是打網絡游戲,這個比例占到了60%,更新速度極快的網絡游戲對電腦硬件的要求很高,從而催生對設備升級換代的旺盛需求。
網絡娛樂和多媒體PC,兩個產業的互補疊合孕育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網吧行業信息化
在當前網吧市場分析、硬件投資保護、服務器選擇、網吧設計、管理軟件、差異化服務、品牌、市場推廣等方面,垂直行業的信息化應用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2003年,巨頭英特爾第一次在美國之外的市場中國設立新部門——戰略業務發展部,其職責是在IT市場中尋找下一代計算機的應用熱點和應用模式。
單單為了一個連鎖網吧市場,英特爾的考察期就長達兩年。英特爾中國公司總經理楊旭的時間比黃金還金貴,但他還是抽出相當的一段時間在華北連鎖網吧市場“蹲點”,他腦子里想的是如何讓超線程芯片盡快走入大型連鎖網吧。
更大規模的客戶行為學研究當然不是光靠一兩個經理人就能完成的。據戰略業務發展部的婁杰透露,英特爾立項兩年的網吧消費者行為學研究已近尾聲。客戶們去網吧兩小時前在干什么,為什么去網吧,會選什么網吧,坐什么座位,喜歡顯示器擺放什么位置……英特爾逐漸了然于胸。
巨頭最終告訴市場一個量化的答案:從客戶數量而言,40%的網游玩家集中在網吧;從消費時間看,玩家將其70%的游戲時間“投資”在網吧。
英特爾戰略業務部門計劃從兩方面鞏固與網吧業、網游業的聯盟關系。“在市場與服務創新方面,我們研究如何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如何保持不停頓的服務,如何節省成本;在技術與解決方案應用方面,PC宕機、密碼丟失、大量的PC軟件安裝、游戲客戶端升級、鼠標等附件丟失、病毒侵害等,都可以應用英特爾方案。”
婁杰曾經到一家網吧考察,網吧老板讓他看一個血跡斑斑的機箱——用戶不惜流血打破機箱,只為偷機箱內的顯卡。英特爾今后將在網吧業專用的芯片產品內集成“巡查”功能,一旦鼠標、顯卡等IT硬件被竊,立刻報警。“增加一個功能只需要3美元,卻為用戶省下了數百美元的開支。”
還有一些病毒專門潛伏在PC,偵測用戶的擊鍵動作,伺機偷取密碼。英特爾針對性地研發了LaGrand本機加密技術,芯片上集成一塊閃存,用戶密碼儲存在里面,遇到讀取密碼,直接到閃存中讀取密碼,而沒有擊鍵動作,從而保證了安全性。
隨著網吧業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細分,例如上海地區就出現了一些高檔網吧,內設VIP上網專區,有專門的VOD電影點播服務器。婁杰甚至還看到過三四個白領聚在網吧,請一個英語外教一起練口語。
聊天、游戲、點播、學習,網吧越來越像典型的超線程應用環境。而英特爾最新的Vanderpool技術專門研究如何利用一塊芯片模擬多個芯片,比HT(超線程)技術更進一步,預計也將在網吧業內取得很好的反響。
通過合作,網吧還能產生很多潛在的服務賣點。如方正科技在華北研究網吧信息化管理平臺,提高網吧統一管理水平,實驗在連鎖網吧內開展多種經營,如計算機培訓、打字培訓、語言培訓等。在英特爾的支持下,PC顯示屏廣告業務正在崛起,即連鎖網吧業主買斷旗下網吧的廣告權,然后包塊出售給專業的廣告商。
中國網吧市場在控制總量、擴大規模、鼓勵連鎖的指導方針下,網吧將更加重視品牌、個性化服務、規模。新形態的連鎖網吧將改變人們對“黑網吧”的種種負面印象。將來的網吧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上網的場所,還將囊括視頻點播、網吧廣告、游戲等,此外,餐飲收入、代銷業務貢獻的利潤也會逐步增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