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更換星級飯店標志牌遭質疑
來源:
聯商網
2004-08-06 09:31
在全國范圍內同時更換星級標志牌尚屬首次,再加上復雜的復核工作,國家旅游局在如此短的時間里能否順利完成此項工作不能不令人擔心。
另外,國家旅游局與商務部正在醞釀的、二合一的飯店星級標準(以下簡稱二合一標準)今年肯定會出臺。既然標準不同了,那么屆時更換星級標志牌就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在此背景下,國家旅游局這次更換星級標志牌的做法更讓人難以理解了。
星級飯店埋單900萬
關于國家旅游局此次更換星際標志牌的正式文件,記者沒從國家旅游局得到,也沒有從國家旅游局官方網站上看到。不過,記者在北京市旅游局官方網站上看到了該局“按照國家旅游局要求”下發的《關于開展星級飯店復核及換發星級飯店標志牌相關事宜的通知》。
根據北京市旅游局下發的文件,現有星級飯店均需換牌復核。文件要求1998年以前(含1998年)評定的星級飯店需經復核后,換發新星級標志牌。1999年以后評定的星級飯店需在7月15日前交納新標志牌工本費。一二星級飯店交到區縣旅游局,三星以上飯店交到市旅游局飯店餐飲管理處。為了方便企業,10個遠郊區縣所有星級飯店都可交到所在區縣旅游局。需復核的飯店經復核合格后,8月20日之前,一、二星級飯店交到區縣旅游局,三星以上飯店交到市旅游局飯店餐飲管理處。
在文件最后,北京市旅游局標明了標志牌的工本費:三星以下930元,四五星級1080元。有媒體記者根據北京市旅游局網站提供的數字做了簡單地計算。北京市共有星級飯店616家,其中四五星級飯店83家。按照“三星以下930元,四五星級1080元”的標準,全市星級飯店共需要繳納58.533萬元。
當然,這近60萬元只是北京星級飯店的工本費,那么全國到底有多少家需要為此埋單的飯店呢?記者致電國家旅游局飯店處詢問此事時,被告知統計數字要詢問該局統計處,截至發稿記者也沒能與統計處取得聯系。
在國家旅游局的網站上,記者發現了一組統計數字:截至2002年底,全國共有星級飯店8800家,其中五星級飯店175家;四星級飯店635家;三星級飯店2846家;二星級飯店4414家;一星級飯店810家。
如果按照國家旅游局的標志牌工本費標準,全國8800家星級飯店需要為此支付830.55萬元。
記者在國家旅游局飯店處了解到,此次是全國范圍內的星級飯店第一次換標志牌,主要是為了與國際接軌;之所以要收費,是因為這些標志牌制作比較高檔。飯店等級將通過星的數量和顏色來區別,一至五星級的酒店銅牌上以鍍金五角星為符號,而獲得“白金五星級”的酒店,其標牌上綴有的五顆星將選用白金色。
“全國有近萬家飯店,如果不收費那我們的成本太大了。所以不收費是不可能的。”國家旅游局飯店處的那位人士告訴記者。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科研處處長戴斌向記者透露,目前全國星級飯店的統計數字已經出來了,但是國家旅游局還沒對外公布。不過他肯定地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星級飯店已經達到了9571家。
由此看來,星級飯店為此次換牌埋單的費用估計要900萬元左右。
除全部酒店都要更換新星級酒店標志牌外,1998年以前評定的星級飯店需要經過旅游局重新復核,通過的才能夠更換新標志牌。根據北京市旅游局下發的文件,今年北京市將有157家賓館、飯店參加復核,其中五星級飯店15家、四星級飯店26家、三星級飯店57家、三星級以下飯店89家。在需要重新復核的飯店中,中國大飯店、貴賓樓飯店、中國大飯店等悉數在列。
記者以需要復核的星級飯店負責人的名義致電北京市旅游局,得到的答復是,先交錢領標志牌。“復核都需要什么程序呢?”“好像不復核。”
等不上二合一標準?
當9月1日到來時,國家旅游局或許可以對外宣稱“圓滿完成更換星級標志牌的工作”,不過為此埋單900萬的星級飯店或許仍要繼續忙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星級飯店評定的二合一標準今年肯定會出臺,以取代商務部以及國家旅游局先行的標準。既然標準不同了,那么更換星級標志牌就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對于二合一標準,一些星級飯店或許不清楚,可參與其中的國家旅游局沒理由不知道。那么,國家旅游局為何還要急著在二合一標準出臺之前更換星級標志牌呢?我們無法想像剛更換完標志牌的星級飯店業主們面對二合一標準的表情,也無法知道屆時國家旅游局該做如何解釋。
目前談到二合一標準時,國家旅游局只是說“不好說”,至于如何評定、如何收費“也不好說”。北京旅游局飯店處相關人士甚至稱“不知道有二合一標準”,至于星級飯店今后“要不要走二合一的標準,由他們自己選擇”。該人士還告訴記者,此次更換星級標志牌遵循的是國家旅游局新的《旅游飯店星級劃分與評定》,二合一標準其實沒必要。
不過,天津力創餐飲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勇卻認為二合一標準非常有必要,“二合一標準的醞釀表明國家已經認識到評定繁多對于企業和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已經開始簡化評定數量并開始著手整頓行業評比。這是個好的開始,將有助于行業評比發揮其正確、積極的作用。”
據悉,我國飯店業長期存在著兩套國家標準,一套是原內貿部門的《酒家酒店分等定級規定》,該標準在1992年發布,在2000年進行修訂;另一套為國家旅游局的《旅游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該標準在1993年發布,在1997年和2003年進行修訂,現為《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簡稱2003版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一個行業只能有一個標準,多一個標準就等于多一個“婆婆”,對飯店企業來說就等于多了一個“事”。另外,旅游飯店只是飯店業的一種業態,旅游客也不再是飯店的主要接待客,如果僅對旅游飯店進行星級劃分與評定,將不利于整個行業的規范管理。
也許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去年國家旅游局主動提出要與商務部出臺一個二合一的標準。國家標準化委員會也證實了這一點,新的二合一標準將命名為《飯店的星級劃分》。“為了盡快結束一個行業兩個標準的局面,二合一標準今年肯定會出臺。”
而國家旅游局不等二合一標準出臺就如此“心急”地更換標志牌,其做法確實有點讓人費解。就連商務部商業改革司的官員也感到不可思議:“國家旅游局一面與我們磋商二合一標準,一面卻極力推行自己的標準,真不知道他們怎么考慮的?”
按照規定,2003版標準早在去年12月1日就開始實施了,“可能由于兩個部門商討二合一標準的事宜,所以就耽擱了下來。”戴斌表示。
或許國家旅游局等得有點不耐煩了,于今年6月就召開了全國飯店星級評定工作座談會,并宣布在7月1日正式實行2003版標準。
在國家旅游局網站上發布的《國家旅游局關于飯店星級評定標準及相關情況的說明》中指出,“還需要提到的是,有關的國際組織也非常關注和認同中國的飯店星級標準,我們也在積極地創造條件,爭取早日使之成為國際標準。”
一邊與國家標準委員會、商務部醞釀二合一標準,一邊卻為自己的2003版標準爭取國際標準,國家旅游局的心態略見一斑。
至此,國家旅游局更換星級標志牌的做法招來種種質疑也在所難免了。
國家旅游局惹質疑
耐人尋味的是,當國家旅游局要求2003版標準7月1日正式推行的時候,7月1日也是我國《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的日子。
《行政許可法》規范了政府行為,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紛紛清理整頓本系統的職能。“國外也有星級飯店的評定,但一直是行業協會在搞,企業自愿參加的,不應該是政府行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相關人士表示。
國家旅游局局長何光暐日前在烏魯木齊宣布,國家旅游局清理整頓了旅游局系統的行政審批事項,其中旅行社經理資格核準等7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而星級評定等若干項行政審批項目則“改變管理方式”。
記者致電國家旅游局詢問何為“改變管理方式”,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記者,對于星級評定“改變管理方式”而言,實際上是將政府的權力下放到行業協會。
記者發現,在《國家旅游局關于飯店星級評定標準及相關情況的說明》中,國家旅游局稱,此次新標準的實施,恰逢《行政許可法》生效,國家旅游局將堅決貫徹執行。具體做法是把飯店星級評定工作交給一個主要由業內專家組成的飯店星級評定機構來操作,這一方面表現出國家旅游局貫徹《行政許可法》的堅決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評定工作更加科學、權威和規范。
不過,這個委員會至今沒有露出“廬山真面目”,其隸屬關系、人員安排等,也無從得知。
不管誰在做此次更換星級標志牌的工作,有一點是毋庸質疑的,那就是星級飯店繳納的工本費都要送到各級旅游局手中。這筆錢應不應該由旅游局來收,收多少才算合理,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為什么要求全部星級飯店都要換牌呢?符合標準的復查就可以了嘛,不合格的才可以換牌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那位人士也感到疑惑不解。
一位飯店經理告訴記者,1000多元不算多,可相對于一個標志牌,這個“工本費”的確有點貴了。所謂的標志牌只是一個象征而已,有必要制作那么“高檔”嗎?
專家認為,國家旅游局不愿意放棄對星級飯店的管理,歸根結底還是部門利益心理和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拋開900萬元換牌費中有多少利潤不說,每年的旅游行業協會的會費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這些足以吸引某些政府部門”。此外通過更換星級標志牌,讓飯店業主“深深體驗誰是行業的管理者”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據悉,此次更換星級標志牌過程中,根據國家旅游局規定,開業不足一年的飯店將可直接申請相應預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