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國出版業10大事件:風云突變 撥霧見日
來源:
聯商網
2005-03-01 10:42
出版業改革
隨著出版業開放的步伐加快,對中國出版業的改革也提上日程。2004年4月4日,作為試點,國務院批準中國出版集團轉制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將以資產為紐帶,對所屬企業實行資產或股權管理,按照“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此舉是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出版體制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在企業制度改革方面除人民出版社一家保留事業單位的體制外,其它所有出版社都將轉型為經營型企業單位;在圖書流通領域的改革方面,新華書店將在2004年內完成股份制改造。4月20日,國內首家民營書業公司同時獲得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出版物國內總發行權和全國性連鎖經營權許可證。
加強中國出版工作者的道德準則建設
可以說加強中國出版工作者的道德建設,是目前出版業的當務之急,無論是盜版問題,“偽書”問題,還是出版業存在的其他問題,最終都可以歸結到出版工作者道德準則問題。2004年2月24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頒發《中國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而5月12日至22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舉行的第十四屆全國書市上,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在全國書市期間就加強出版道德法建設舉行峰會,再次將道德準則問題推到臺前。目前有關出版行業不遵守市場競爭的游戲規則,沒有誠信等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可以說,再道德層面上對出版工作者做出要求,這是無奈之舉,而我們從側面也可以窺視出出版行業存在問題的嚴峻性以及出版業改革的艱難。
“保衛三聯”
2004年3月,《文匯讀書周報》披露了《讀書·中國公務員》、《三聯財經競爭力·人才與財富》一號兩刊的違規操作,接著是三聯書店內部人員透露總編輯:買賣書號、出版垃圾教材教輔、偷設假發行部征訂收款等,這些怪異行為引起了公憤,隨之而來的多起上告、公開信事件,最終引發了中國文化界“保衛三聯”的行動。可以說,三聯書店是中國譯著圖書界的一個文化品牌,尤其是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并受到讀書界的廣泛尊敬。而這次保衛戰給我們展示的是:出版不正之風已經觸及到了三聯這樣一個讀書人心中至高的人文品牌,同時也反應出不正之風的迅猛,竟然連三聯這樣的出版社也不能抵擋,可以看出,中國出版業,不僅僅是出版業正面臨的危機。
解密偽書
假作者、假推薦、假排行、假銷量、假授權乃至假內容,此類書被稱為“偽書”。2004年7,有關偽書事件被媒體揭露以后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媒體開始對其口誅筆伐展開全面追擊。而出版界出版界內的反應卻截然相反,驚呼“潛規則”被揭,可見“偽書”現象在出版行業已經“流行”一時,而非今日才有。然而“偽書”的發展并沒有因為媒體的口誅筆伐而停止,反而變得變本加厲,其造假程度已經徹底擺脫了從“1.0版”向“2.0版”的遞進,而完成了自“98”向“XP”的跨越。時至12月,還不斷有大量“偽書”涌現市場。然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如此大面積的職業道德滑坡以及可能引發的整個行業的誠信缺失,從這個意義上講,真正值得擔憂的不是“偽書”的出現,而是它的泛濫。
亞馬遜收購卓越:
2004年8月19日晚上9點,亞馬遜公司Amazon.com收購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卓越有限公司。卓越有限公司通過其中國子公司及關聯公司運營卓越網站。這次交易價值約為7500萬美元,亞馬遜獲得卓越100%控制權,并由此將逐鹿中國市場的計劃提前了兩年。2003年5月1日起,允許外國投資者從事圖書、報紙和期刊的零售業務。2004年4月20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北京宣布,授予世紀天鴻“出版物國內總發行權”和“全國性連鎖經營權許可”。2004年12月1日起,外商被允許投資圖書、報紙、期刊批發企業,對外資從事書報刊分銷服務的企業在地域、數量、股權及企業設立形式方面的限制被取消。而這次收購,是中國圖書出版業改革的一個很集中的表現。同時也是中國出版行業面對國外同行業競爭的開始。
席殊書屋被告欠款
北京共和聯動圖書公司狀告中國最大的民營連鎖書店———旌旗席殊書屋有限公司,11月4日,北京朝陽區法院受理該訴訟,同時曝出席殊書屋賬面資金只有9000元。此次席殊被告,往小里可以說是民營企業管理、經營不善,而往大里說,其實反映出整個圖書行業的尷尬。中國出版業民營企業起步較晚,而拖欠書款已然是出版行業的痼疾,這必將成為制約民營企業資金正常運轉的瓶頸,甚至已經成為制約行業良性發展的瓶頸。12月14日,北京朝陽法院一審判決,要求席殊書屋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12月14日,伴隨著北京朝陽法院一審判決,該案似乎已經有了結果,但隱藏在背后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席殊被告也許只是冰山一角,深藏在出版業內的諸多問題以及爆發時的破壞力值得我們關注。
出版界的鄧小平年
2004年年8月,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之時,全國各大書店的柜臺前,有關鄧小平的圖書和音像制品成為最亮麗的風景。有業內人士稱,“2004年是出版界的鄧小平年”。2004年8月 7日上午,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重點出版物展示展銷活動在北京圖書大廈啟動。從今天開始,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中國書店、北京市外文書店等各大書店將展開一系列紀念鄧小平同志重點出版物展示展銷及相關活動。
同時,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目前陸續與廣大讀者見面,其內容之豐富,題材之多樣,印制之精美,受到各界讀者廣泛關注和好評。鄧小平的名字不僅載入新中國歷史,也載入了我國出版史。
國內首部手機短信連載小說問世
一部小說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要么是內容及其出彩,要么是營銷手段非常成功。然而來自廣東文學院簽約千夫長著作的《城外》,引起社會的關注卻是因為其傳載媒體的特殊性。2004年,這部被稱為國內“首部手機短信連載小說”的出現引起了媒體和電信機構的廣泛關注。同時大大拓寬了正在流行的拇指文化的發展領地。據介紹,《城外》這部短信連載小說的文本獨具創意,很精致,每一篇只有70個字(包括標點括號),專為手機短信定制而成,但其內容卻是按照長篇小說的情節向下發展。
短信小說作為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它也許還不成熟,但在這個信息時代,沒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作家們朝新的文學領域出發。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召開
一年一度的2004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與2004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此次博覽會以的主題為“書籍與和平”。 4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中外展商參加此次博覽會,根據統計數據 ,本屆圖書博覽會的版權交易量再創新高,就本屆博覽會成交量而言,臺灣地區仍然是內地頭號版權貿易伙伴,而英國超越了美國排名第二。應該說,博覽會不僅是個商業機會,更是一個文化平臺,第1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始之時,沒有往日的喧鬧;廣場邊的廣告牌沒有往年大;展位的裝修沒有往年豪華;會里會外的宣傳品也不似往年鋪天蓋地,而取得卻是驚人的成果,雖說外國同行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但我們看到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逐漸走向理性和成熟。
《狼圖騰》
《狼圖騰》的出現,可謂是2004年出版業演繹的一個童話。“狼書一出,誰與爭鋒”,一時竟引出版業“狼煙四起”,有關余秋雨引出的文革話題也因此而嘎然聲止,張瑞敏、騰格爾等而各界對該書的好評也是如潮。如此一本關于動物的、沒有愛情、沒有性的嚴肅長篇小說,竟能暢銷如此?該書策劃人金麗紅認為《狼圖騰》贏在它的“個性”上。“一本書是一種個性,做書就要追求這樣的獨特。”誠然,這是一部很有個性的書。姜戎與狼共舞十幾年、窮畢生之精力寫成這部關于狼的史詩性著作,對中國歷史進行獨特的解讀。作者從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不同的崇拜圖騰來解構歷史,解讀民族的差異以及兩種文明對人性格的塑造。他筆下的草原狼,給文化界、學術界、商界乃至漢民族一種震撼。
(中國財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