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書店常銷品種數據庫 解放采購員
圖書采購按品類管理后,采購員面對的是分管的一個類別的圖書,這就跨越了按出版社管理的界限,也更有利于采購員關注品種。通過對工作流程的細分,采購員只負責采購工作,其他的輔助工作如訂單執行、對賬、調配等操作性的工作由其他人員執行。
如果完全實施到位,執行得力,將極大地提高采購的準確性和效率。采購員的工作重點就變成了關注出版動態,發現暢銷產品,滿足個性化市場的需求。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每年出版的十幾萬種新書中遴選出適合本地市場銷售的品種,并提前投放市場,實現銷售也是有難度的。這就要求采購員必須熟悉本地市場,必須掌握最新的出版動態,了解各地最新的銷售信息。
如果將賣場的圖書按銷售進行分級,一般可以分為暢銷、常銷、動銷、滯銷等幾類。如果能抓住適合本地銷售的常銷書,在銷售中發現暢銷書,適當補充動銷書,及時清理滯銷書,將對提高銷售,加快圖書周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抓住適合本地銷售的常銷書品種對采購員來說至關重要。如何抓住常銷書呢?建立動態的常銷圖書數據庫是個可以操作的好辦法。
通過對圖書銷售信息系統近兩三年的圖書銷售品種的分析,就會發現某些出版社的圖書品種的生命周期較長,或者說有固定的讀者群。每一名采購員都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匯總,進一步把它固化為常銷書數據庫,在采購中根據銷售時間段提前集中采購備貨。
由于有了歷史銷售數據的分析,采購員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來采購這些類別的圖書。還可以通過各種營銷活動帶動常銷書的銷售,充分發揮這類圖書的市場潛力。
如果采購員已經抓住了賣場中帶有共性的銷售品種,那么就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尋求個性化銷售品種上,努力提高目標市場品種的滿足率。
常銷品種數據庫是采購部門甚至是企業的核心共享資源,是采購員工作經驗和市場調研的結果。如果長期只關注自己的領域,對別的領域不了解,一旦出現工作調整肯定有一個重新摸索的過程。如果已經建立了動態的常銷圖書數據庫,采購員分工變化就不會對銷售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采購員可以馬上利用這個數據庫進行熟悉和分析,很快就可以了解目標市場中帶有共性的銷售品種,把工作重點轉向分析和發現新品種和暢銷書上去。
此外,每一種圖書都有從暢銷到常銷、動銷、滯銷的過程,有的圖書甚至一上市就滯銷,無人問津。因此,必須定期對數據庫中的常銷品種進行更新篩選,剔除處于動銷、滯銷狀態的品種,將暢銷的品種轉入常銷品種給予關注,延長暢銷圖書的生命周期。如果保持了這種實效性,將會提高零售賣場特別是中小型賣場稀缺的貨架資源的利用率,產生的效益肯定也會更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