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坪,你拿什么奉獻重慶?
南坪長期籠罩在一江之隔的渝中解放碑巨大光環下而多年來一直迷失自己的發展方向……惠工路下一片低矮民房下的底商無趣延伸,加之貝迪公司若干底商及已出售給上海家飾家,從開業到現在一直調整中的元旦百貨、浪高百盛、天龍廣場、因百安居閉店而徹底顛覆的帝景摩爾、建瑪特ABCD等等……無序疊加,這便是南坪商圈的現狀。南岸區因南濱的“饕餮夜宴”而聞名西南甚或全國,但南坪商圈卻已在尷尬中沉倫多年。
沉寂已久的南坪,本著“大干快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精神,自2006年起掀起了南坪商圈一如“鳳凰涅盤”式升級改造熱潮。四層立體交通骨架、一環套兩環并串聯五條步行街,核心商圈拓至4平方公里的宏偉藍圖,將于2010年全面揭幕。萬達、百聯、協信三大巨頭約60萬平米購物中心或集中式商業將使南坪商圈在近兩年內,只少在數量級上實現質的飛躍。
重慶五大商圈的尷尬迷局
一樣的百貨市場、一樣的超市、絕大多數一致的品牌LOGO,甚至是一樣的硬質鋪裝而成的大廣場,炎炎列日下反射著令人眩目強光的玻璃幕墻,甚至有一樣的因維護執行不到位正在滋長青苔的水景及水池中因路人過量投食而長相臃腫各色鯉(金)魚……稍顯成功的就是觀音橋步行街在喧囂的商業氛圍中嘉陵公園中的那一片綠蔭。重慶的商業步行街除了鱗次櫛比的生金旺鋪、行色匆匆的人流、純正“川普”的叫賣聲,滿眼的廣告位中幾近相同的LOGO外……給消費者、給社會公眾留下的具象差異化無疑是相對模糊的。因為五大商圈的規劃建設基本上都本著建設方面的“上規模、上檔次”,招商方面“引品牌”的簡單思路在大舉推進,并將以此思維將重慶的五大商圈擴至11個,數量上,規模上創西部第一已無懸念,令人嘆為觀止,但成效唯有通過時間來驗證。
關于商圈建設的思考
做商業,能否從關注“人的本身需求”入手?有人氣便有商氣。
做差異化,可否從更注重構建城市形象的“軟實力”方面去突破?因為硬件投入太易被模仿和超越。
做商圈,能否能從城市運營的角度,從打造城市形象/城市文脈氣質的宏觀角度入手?外來的投資機構及商業企業進行布點選擇時,首先是看城市大的板塊與組團,而只有把商圈建設提升到城市運營的高度,才能突顯其特色與持續發展的后勁。
城市運營,在大力構建基礎設施,勇創一流的基礎上,如能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結合區域歷史文脈及產業比較優勢,是否能從“規模、硬件、檔次”的常規競爭中突圍?
中國當下的城市化,正在淪陷為房地產開發的表面而形式化的表達。中國已有太多的相似的高樓大廈、企業財團屹立于叫做不同名字,處于不同經緯度的城市里了……中國的都市發展正在“千店一面”的“大干快上”中泯滅自己的本真(屬于自己的地域及人文氣質)……
新南坪,重慶最具人文情懷的浪漫之城(臆想)
前言
作為重慶最后一個二次改造升級的南坪商圈,投資20余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徹底解決了以前的交通擁堵的頑疾;而萬達、協信、上海城三大城市綜合體近200萬平米的物業在三年之內將相繼投入使用,南坪商圈的購物中心將從零到三,南坪商圈的集中式商業體供應量也將近60萬平米。
交通的改善、業態的升級、新的商家的進入,南坪商圈的提檔升級勢在必然,且毋庸質疑……但同樣難以擺脫目前重慶五大商圈已然存在的“商家的同質化、商品的同質化、業態的同質化……”的窘境。在建的三大購物中心,加上已有商業物業,南坪未來三年實際投入使用的商業物業將逼近100萬平米,僅南岸及巴南的人口顯然難以支持如此巨量的商業體的持續經營,商圈的同質化及解放碑、觀音橋商圈的日漸強大,又將大大削弱新南坪商圈的跨區輻射力。(如果南坪商圈僅是對觀音橋商圈的簡單復制)
給重慶市民一個到南坪來一個理由,給外埠商旅客人“游完南濱路、爬完南山,泡完南溫泉……”之后光臨南坪商圈休閑購物的理由,講清南坪與重慶主城其它商圈有何不同,與國內絕大多數商業中心的不同,則顯尤其重要。
顯然,硬件的差異化很難做到,且容易被超越,且成本很高;業態及商品的差異化基本不可能……;唯有從“體驗與文化”、“歷史與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立足南岸并跳出南岸,著眼大重慶及外來商游客群,方能承載100萬巨量商業體的可持續發展。
要達此目標,唯有政府從城市營運的角度,不走尋常路,重新定義新南坪,打造新南坪、豐富新南坪并持續推廣新南坪。
新南坪臆想
1、城市形象定位:新南坪,一個最具人文化情懷的浪漫之城!
2、人文特質解析:“四有”新城:有味道、有色彩、有文化、有情調。
3、軟實力:充分營造“便捷、高效、開放、福商”的政務服務機制。
4、定位解析:
南岸文脈:大禹文化、盛唐寺廟、開埠商潮、抗戰文化、3G引擎、南濱夜色與美食、南山風景、溫泉文化、大學城文脈……
讓新南坪商圈成為詮釋南岸抑或重慶歷史人文的窗口,將巴渝文化尤其是南岸歷史脈絡植入新南坪商圈的硬體之中,讓南坪商圈成為重慶人了解自己,外埠人士了解重慶的一個輕松體驗之地。
讓五條步行街各具主題,成為展示南岸,詮釋重慶的風景;
讓人們購物休閑成為徜徉厚重悠長的巴渝文化的一次洗禮;
讓心急浮躁的重慶人腳步在此舒緩;
讓滿眼的四季姿彩(春的綠、夏的翠、秋的黃、冬的紅)柔化高樓林立“國際都會”;
讓彌漫于空氣中的自然的芬芳(桂花的醇香、香樟的清香、玫瑰的甜香、玉蘭的濃香、丁香的)……替代令人窒息的火鍋味道,沉醉而引人瑕想;
讓重慶的歷史人文雕塑成為新舊重慶文脈傳承的驛站,人們留影紀念的攝影點;
讓人們能在南坪步行街中真切感受自然四季與歷史輪回……
讓新南坪成為“人文重慶、森林重慶、禮儀重慶、情調重慶、”的載體,讓新南坪的全新城市形象完全跳出主城五大商圈“規模與檔次”的狹隘之爭,以高屋建瓴的姿態獨樹于重慶主城,遠播于中華大地。從而在最具人文氣質的環境中成就重慶乃至西部的商業傳奇。
4、“四有”框架:
A、有文化(歷史文脈街頭化)
每條街區借用南岸或重慶的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進行系列化演繹,通過主題雕塑具像表達與文字的輔助闡釋,構建“十步一景,五步一典(關于南岸或重慶的典故)”的歷史人文長廊,并成為市民及商旅客群拍照留念點,讓重慶及南岸的歷史文脈街頭化。而后期政府還可設計特定的日子對南岸歷史名人進行祭奠,對重慶或南岸歷史文化進行傳承。
關于南岸、重慶歷史文脈的發掘;歷史文脈街頭化、平民化及邀請名人名家與社會公眾、大眾傳媒參與的過程本身就是新南坪形象的宣傳推廣的極佳契合點,完全可以深層次、系列化演繹。
B、有味道(遍植木本芳香樹種,讓南坪四季彌漫在自然的芬芳之中)
去過杭州,很享受杭州街頭四處彌漫的醉人的桂花香……重慶五大步行街均較為重視綠化,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樹種的名貴(如從解放碑商圈購植兩棵價值RMB200萬元的羅漢松便可見一般。這是城市綠化的高消費,但為此埋單的卻是廣大的納稅人)、稀有、高大、視覺的錯落,但去很少從植物本身的氣息上考慮。如南坪步行街的綠化從親民路線,遍植四季吐露芬芳的樹種,可以想象步行其間的那種愜意與神往。
C、有色彩(讓徜徉于南坪步行街的人們可以充分感知四季交替的活力姿彩)
在主步行街上選擇性的種上代表不同季節的優質樹種,充分體現春的綠,夏的翠、秋的金黃、冬的中國紅。如秋日金黃的片片銀杏葉在風中隨風飄舞、而火紅的楓葉點染蒼涼的冬季(沒有查過楓樹是否是冬季紅葉哈,如有誤請諒解),甚至可以讓我們的市政保潔故意留存昨夜飄落但卻讓人一葉知秋的落葉……讓詩意的意境配合格調的商業!
我想用自然的有生命的色彩去引領公眾的視線,遠比我們去生硬的統一我們建筑的色調帶來的審美情調更能持續,更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歷久彌新,時時牽動人們的真切的心緒。樹是有生命的,樹是會成長的,時間的鉻印與蒼桑會伴隨樹的成長,但色彩的變幻卻四季如常。(當然也可結合不同街區地面鋪陳的色調)
D、有情調(以藝術之名、以文化之名、以格調之名,構建有情調的購物休閑新境界)
因道法自然、因文化積奠,因勢利導,充分構建新南坪商圈的獨特的人文關懷的情調,引導我們的大型商業體,我們商業名企業除了使用簡單粗暴的價格戰之外,更多的將商業與文化、藝術嫁接,營造和諧而有情(格)調的商業環境。當然不遺余力的引進首進西南、首進重慶的時尚品牌、知名商企業是一個前提。
5、“軟實力”:充分營造“便捷、高效、開放、福商”的政務服務機制。
目前重慶從上而下,各區縣已展開如火如荼的招商引資攻堅戰,對各類優勢商業資源爭奪已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渝中區解放碑商圈為了打造高端商業集群,政府開出30個品牌名單,每引進一個世界級奢侈品牌最高獎勵達20萬,當然還有相關配套政策)。對于南坪商圈的招商引資,也應當在確定總體定位的基礎上,對符合南坪商圈定位且首進重慶的知名品牌/商業名企業的引進制定相關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雖然多數企業不會將政府的扶政政策的多寡作為是否投資進駐某板塊的重要決策依據,但至少表明了當地政府的招商引資的態度,同時這確實也是一個招商引資的加分項;至少在因地價高企業導致的租金高企,商業企業拓店成本大幅上升的現階段,有利的扶持政策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初創期的財務負擔的)
向上海等中國商業高地的知名商業板塊的政府管理服務機構學習其“開明、規范、高效、福商”的政府服務機制,為入駐企業、商家提供高效服務,營造一個公平、開明、規范的營商環境(最好能夠簡化流程實行一站式辦公)。
下大力氣整治新南坪的市政環境,還市民一個整潔、有序、清新的商業街區,并持續推進對社會公眾文明、環保的教育引導,力求向世人展現一個文明的有底蘊的有獨特氣質的現代重慶、時尚南岸的精神風貌,構建屬于南岸,屬于南坪的城市商業名片,以提升資方投資南岸,進駐南坪、持續發展的信心……全方位構建新南坪商圈的營商“軟實力”,并持續堅持,對于提升南坪城市商業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縱觀世界百年老街,恒久商業中心無不是基于多年歷史文化積淀與傳承(現在有種傾向做商業或做城市言必“香港中環、日本新宿/銀座、法國拉德芳斯,美國紐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研究他們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城市定位,他們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獨特優勢??我尚未出國,所以眼界狹小,并稍顯憤青,望見諒)……一個后起商圈的崛起如果只是在表面上去超越周邊(模向比較)以往(縱向比較),不深層次的去發掘本身故有的文化特質,這種繁榮往往很難持續。
以上觀點與構想當然是建立在新南坪商圈大的基礎設施的完備與科學的基礎上的,且基礎設施(交通組織與產業布局)非常的重要。正如一個商業體的成熟需要加以時日,而一個商圈的成熟則更是如此。它需要有一個強力的組織與整合、堅定的執行與細節的完善,加上不斷的創新并將此城市形象通過各眾渠道及形式進行持續的傳播。
對于主城五大商圈之尾的南坪,有這次歷時三年的“欲火重生”般的顛覆與重塑,不管其結果若何,毫無疑問其過程是艱辛而曲折的,新南坪在1年之內將何姿態重現,這之于重慶、之于南岸都將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
(作者:謝尚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