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美將獨銷NBA中國區首款限量版手機
新聞發布會現場,代表國美電器出場的國美集團副總裁牟貴先舉手投足間盡顯謙遜溫和,這讓不少媒體都感覺明顯“不同”。甚至有人提出,過去常為座上賓的國美今天緣何主動坐莊盛邀品牌合作伙伴?問得牟貴先面露笑意,“一方面,國美集團不在乎這些費用支出;另一方面,國美要主動出擊,不能看著商機溜走。今后這種情況會很頻繁”。
分析數據顯示,當前國內手機渠道多樣化,國美電器在整個手機市場的占比約為10%,而國美電器的3C類產品銷售占其總銷售額的比重約為30%。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次NBA主題手機進入國美渠道,對于國美的手機乃至3C板塊的直接銷售貢獻意義并不太大,國美這回更加看重的是品牌效應。用牟貴先的話說,“與NBA主題手機的合作為國美3C業務今后的品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事實是,對于目前正在平穩走出運營低谷的國美集團,盡快通過有效的營銷手段重塑國美品牌是當務之急。而在中國愈發具備強大號召力的NBA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國美的“精打細算”由此可見一斑。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次看似簡單的品牌合作背后,卻折射出國美集團正在進行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的演變。如果說過去的國美展現的是一種“誰敢橫刀立馬”的霸氣,今天的國美透出的就是“胸有激雷面若平湖”的平和務實。
很多人也許會說,通過一個副總裁一次發布會風格的變化就來判斷公司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的演變似乎過于單薄。確是如此,就如同看學生成績有沒有進步,不能光憑聽課和作業的態度,最終還要看考試分數,判斷一個企業是不是上路,只看高層的規劃報告、工作風格也不行,經營業績才是硬道理。
巧合的是,就在牽手NBA前兩天,國美集團公布了今年的半年報,盡管數據顯示國美集團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都在下降,但比起發生創始人危機的2008年下半年,國美的凈利潤仍有66.67%的提升。而國美在年初曾經公布年內關閉100家效益不佳門店的計劃,也在上半年超額完成:今年,國美共關閉了110家門店,并新開門店30家。陳曉主導的以精細化單店質量取代粗放型規模擴張的經營思路初見成效。國美的這種由粗變細,無論是對于國內家電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競爭對手的革新進步,都將是利好要素。
(北京商報 白森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