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連鎖藥店穩健型發展戰略探討
來源:
曉其
2009-10-12 14:50
宏觀環境需要穩健型戰略
連鎖藥店“大躍進”式的發展預期是否有實在的支撐基礎呢?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雖然一枝獨秀提前復蘇,但如果世界經濟回暖太慢,我國的醫藥產業能不能夠獨善其身還很難說。事實上,雖然醫藥需求是社會性的剛性需求,新醫改方案的陸續出臺和全民醫保的廣覆蓋政策使醫藥市場正在擴容,但零售藥店在這場體制變革的盛宴中能分到多大一塊蛋糕還是一個未知數,行業內相當一部分主流觀察家對此并不看好。對零售藥店的發展環境持悲觀態度者甚至放言,中國的藥品零售業態面臨又一歷史性的轉折點,即將進入“下坡路”階段。同時,宏觀經濟或遲或早總會影響到微觀產業的。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筆者發現,從去年下半年起的這一經濟發展放緩的態勢,已經對醫藥產業的經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零售藥店之間的競爭似乎已經達到“超競爭”的程度。今年上半年,“連鎖藥店開始第二次跑馬圈地”的聲音從行業某重量級媒體傳出,但旋即受到業界的廣泛質疑。理由是雖然不少連鎖藥店加大了擴張的速度,新店開店速度成倍增長,但包括業內知名的一些連鎖藥店,門店關張、數量縮水已是公開的秘密。所有的這些信號都在提醒我們:所謂“成長”很可能只是一個神話,如果根基不牢而盲目求進,不僅增長極有可能變成一句空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將受到極大挑戰。
時勢如此,務實的連鎖藥店應當理智地跳出“‘成長型’企業就應該是高速發展企業”的概念游戲,將流行的成長型戰略調整為穩健型戰略。“跑得快死得快,跑得穩跑到底”似乎正是中小型企業的宿命。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亦不例外,未來的游戲規則應該會更適合穩健型發展的企業。
“穩定壓倒一切”
所謂穩健型戰略,筆者從研究的角度理解是:指企業準備在戰略規劃期使企業的資源分配和經營狀況基本保持在目前狀態和水平上的戰略。零售藥店的穩健型戰略應該是:保持目前的經營方向,鞏固目前的經營領地,適度開展多元化經營和市場領域拓展;除非有新進資本和特別的擴張空間,否則應以維持現有的經營規模和市場地位為主,力求有小幅度的規模增長。
穩健型戰略從本質上追求的是經營狀況的穩定,它具有如下四大特征:一是企業對過去的經營業績表示滿意,決定追求既定的或與過去相似的經營目標。這意味著基本經營方針不會發生結構性變化。二是企業在戰略規劃期內所追求的績效按大體的比例遞增。與成長型戰略不同的是,這里的增長是一種常規意義上的增長,而非大規模的和非常迅猛的發展。三是企業的業務范圍和經營策略與過去相同或基本相同,這意味著企業在業務創新上較少。四是企業不打算投入巨資發動旨在改變經營格局的風險性行動,這意味著“穩定壓倒一切”。
太太藥業是穩健型戰略的典型代表,多年以來,其主打產品太太口服液的銷售一直穩定在3億元左右,10年來穩穩當當地為太太藥業創造了30億元以上的營收,雖然風頭遠遠趕不上那些急速增長的保健品同行,但是,比它轟轟烈烈得多的太陽神、三株卻早已死去。
資源命題令藥店不得不“穩”
很多成功的穩健型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并非刻意求穩,而是不得不穩。一般來說,企業采取穩健型戰略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
一是外部環境的相對穩定性。增長是需要推動力的。在零售藥店,沒有推動力,只能是“(費用)增而不(業績)長”。這幾年我國的宏觀經濟在總體上力求保持低速增長,這就勢必影響到藥店也無法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特別是國家的醫藥政策向社區衛生中心和農村鄉鎮衛生院傾斜,零售藥店的發展更會受到沖擊。盡管不同的企業所受的影響程度不同,但穩健型戰略一定會是大部分連鎖藥店的主要選擇。
其次,國內的零售連鎖藥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大多都處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成長晚期,要謀求戰略轉型,一定要選擇好的時機。同時,競爭格局也相對穩定,除非業外大資本的介入,否則競爭對手之間很難有較為懸殊的業績改變。事實上,通過改變競爭戰略所帶來的業績增加往往難如人意,反而采用穩健型戰略可以獲得較大的收益。因此,大部分連鎖藥店較為適合采用穩健型戰略。
二是企業資源能力等內在的影響因素。增長是需要資源的,沒有充足的資源支持,增長是無法實現的。中國的連鎖藥店可以說既不大也不強,無論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與幾年前剛剛放開藥品零售的市場機會比,都有走下坡路的跡象。對于一般的區域性藥店而言,能夠像湖南益豐大藥房一樣先把本地市場強勢占據然后再對外穩健擴張的連鎖企業在我國尚不多見。一個小小的細分市場都做得不是很好,那么,有限的資源最好是用來維護競爭地位,而不要孤注一擲。轟轟烈烈之后“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零售藥店也并不少見。湖北的春天大藥房、廣州的特別大藥房等的結局,就很能說明這個道理。
慎避“溫水煮青蛙”
當然,跟所有的企業戰略一樣,穩健型戰略也不能機械地運用。特別是個別藥店通過多年的積累和經營,已經具備了高速發展的基礎,再加上各方資源的集聚,使其具備了擴張的條件,當面臨難得的發展機會時,更應該靈活運用穩健型戰略,否則不僅會坐失良機,還會因資源浪費導致成本增加而制約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來說,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要考慮市場的發展是在不斷變化的,也是不平衡的,要注意及時捕捉機會并牢牢把握。市場總體態勢的穩定,并非意味著所有的細分市場也是穩定的,總有一些細分市場存在著增長的需求。那么,藥店管理者就決不能因為采用穩健型戰略就漠視市場機會的存在,而應該在總體戰略不變的情況下靈活調整局部戰略,使企業在穩中求進。
二是穩健型戰略可能會使藥店經營管理者的風險意識減弱,甚至在藥店上下形成害怕風險、刻意回避風險的思想和氛圍,從而大大降低藥店對風險的承擔意識和創新的勇氣,這樣,反而會加大風險發生的危害性。藥店高層一定要正確地認識到,即使采用的是最穩健的發展戰略,也不可能沒有任何風險。特別是當大家都在采用穩健型戰略的時候,風險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并且將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不期然中突然爆發,令人猝不及防。這是必須特別注意的一點。
國內的零售連鎖藥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大多處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成長晚期,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要謀求戰略轉型,一要選擇時機,二要有業外資本的介入,否則競爭對手之間很難有較為懸殊的業績改變。事實上,通過改變競爭戰略所帶來的業績增加往往難如人意,反而采用穩健型戰略可以獲得較大的收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