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把顧客趕回了醫院
來源:
張玲娜
2009-12-14 14:10
筆者的一位長輩住在廣東某二級城市C城,前段時間迷上了上網打牌看電視劇,幾個星期下來,不知不覺得了干眼癥,雖然問題不嚴重卻也著實多了不少煩惱。因為筆者之前也得過嚴重的干眼癥,用過眼科醫院開的兩種眼藥水效果不錯,便將其推薦給這位長輩:一種是國內生產、號稱無添加防腐劑的某牌聚乙烯醇滴眼液,另一款則是日本進口的某復方尿維氨滴眼液。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就這兩款看起來極其普通的眼藥水,讓該長輩遍尋C城無果,最后只好托筆者為其從廣州購買。
區區兩款眼藥水,那有何難?筆者不以為然地接下差使,先從住處附近的幾家藥店搜起。第一家藥店,開在醫院旁邊,算是附近規模最大的藥店。眼藥水倒是有不少,消炎類的,抗疲勞類的,但筆者要的兩種偏偏沒有。又到附近的一家醫保定點單體藥店,眼藥水也有七八個品種,消字號的、藥字號的,但還是沒有筆者需要的那兩種。如此這般,筆者最后跑遍了周圍一共五家藥店,竟然也都空手而歸。
隨后幾日,筆者特意留心,凡路過的藥店都進去打探,如此竟然也都沒有買到,最后情急之下,只好又跑回了眼科醫院,才算滿意而歸。
小小一瓶眼藥水,在社會藥房竟然遍尋不到,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中一家藥店的員工這樣回答,原因是有些產品只走醫院渠道,故而在一般社會藥房買不到。但筆者所購買的兩款眼藥水均屬OTC產品,而且市面上只有一個劑型,似乎沒有太多渠道保護的需要。或者是上述產品市場推廣不成功的緣故?可是如今干眼癥患者越來越多,被眼科醫生推薦的好產品其推廣的障礙似乎又更小。
如果不是產品本身的渠道推廣有問題,難道又是其利潤不高、終端銷售缺乏動力所致?其中的答案,筆者終究無法確知。讓人擔憂的是,與上述兩種產品在終端難覓蹤影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某些眼藥水,尤其是抗生素類、激素類眼藥水的泛濫。眾所周知,除非癥狀確切,專業的眼科醫生一般并不建議病人使用眼藥水,但筆者在藥店購買眼藥水的過程中發現,不少藥店店員在沒有問清楚的情況下便熱心推薦消炎類眼藥水,讓人對其專業水準及其職業操守多少有些憂慮。
藥店雖是經濟組織,講求利潤,但如果其對待顧客健康需求的態度如此簡單、粗暴,最終恐怕還是會以利潤受損的結果告終。究竟是誰把顧客趕回了醫院?這個問題不妨經常問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