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加盟連鎖藥店六大難題(上)
來源:
張旭
2009-12-14 14:14
副業
A加盟店不僅賣藥,還賣香煙、雪糕之類的快速消費品,且香煙就陳列在藥柜里。而B加盟店的貨架上、柜臺里,滿滿地擠放著各種商品,化妝品、日用百貨不僅跟藥品放在一起,而且還被放在很醒目的位置。他們共同的說法是:“我知道公司不讓賣其他商品。但是,現在的藥品利潤這么薄,只靠賣那么點藥品根本無法生存,一個月掙的錢剛剛夠房租,不搞點副業行嗎?”
對策 目前,藥店的經營模式正隨著市場供需關系和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而發生著改變,多數加盟店除了銷售藥品以外還銷售其他商品,如化妝品、快速消費品等。筆者認為,藥店開展多元化經營未嘗不可,但前提是要合法,而且盡量不要偏離健康這個主業。藥店是賣藥品的地方,其他商品只能是附帶銷售。同時,藥品與非藥品必須分開擺放,尤其是易串味的商品(如化妝品)必須與藥品分區,嚴格執行政策規定。
外購
某連鎖藥店客服部連續接到幾起客戶投訴。有顧客反映在C加盟店買的某藥品價格突然降得很低,懷疑買到的是假藥;另有顧客反映某藥品在D加盟店能買到,而在公司的直營店卻買不到。藥店總經理對此很重視,認為極有可能是加盟店未經公司同意,私自從外面進貨了,于是馬上安排相關人員前去調查。果然不出所料,調查小組在兩家加盟店里都發現有外購藥品十多種。店負責人的辯解是:“咱們公司這幾種藥品都斷檔3個月了,老百姓買藥見沒有這幾種藥品,轉身就走,其他藥品也沒法賣。我這藥店本小利薄,都靠回頭客來維持。碰巧藥材公司業務員來推薦藥品,就進了這幾盒。”
對策 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統一進貨,私自進藥是不允許的。私自進藥不但會造成價格的混亂,而且還可能因此購入假劣藥品,給百姓的用藥安全帶來隱患。加盟藥店想多賺點錢的想法可以理解,但絕對不能在這方面想辦法。解決的辦法有:一、采購部門要極積組織貨源,盡量滿足加盟店的進貨需求;二、公司要加大對個別藥店外購藥品的打擊和處罰力度,直至取消其加盟資格。
敷衍
E加盟店不大,物品雜亂地堆在各個角落,柜臺中藥品橫七豎八地擺放著,分類牌零星地貼在柜臺極不顯眼的位置;店員沒有統一著裝,有的穿著拖鞋有的翹著二郎腿。筆者有次前去檢查,抬頭看到一個大蜘蛛網正掛在貨架上,感覺很不舒服。店員可能也覺察到了,忙說:“這屋子是租來的,裝修再好,最后還是別人的,所以也就沒收拾,讓您見笑了。”筆者問:“你這藥店怎么還有蜘蛛��?”店員回答道:“喔,我是特意養的,就是為了抓蚊子。”筆者隨意翻了翻《處方藥調配銷售記錄》、《門店陳列藥品質量檢查記錄》等表格,發現表上除了以前GSP認證時的記錄外,其他幾乎是一片空白。
F加盟店則窗明幾凈,供顧客休息用的桌椅、喝水用的飲水機整齊地擺在藥店大廳一角,桌子上還有供顧客閱讀的雜志,商品、價簽、分類牌等整齊地展現在顧客面前,這讓筆者眼前為之一亮。但一細看,問題也出來了:商品擺放雖然有序,但一些處方藥品與非處方藥品沒有嚴格分開,尤其在婦科用藥專柜里,口服藥與外用藥還擺在了一起;溫、濕度表里的水也早已干涸;各種GSP記錄雖有記載,卻是隔三差五記的,填寫的項目也不規范、完整,部分記錄是用油筆寫的。
對策 為什么業務量少的加盟店在藥品質量管理方面差,而業務量大的加盟店對于GSP和公司的規章制度也執行不到位呢?很多人可能會對此感到奇怪。其實,GSP和公司規定是隱性的,不會給藥店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而且諸如空調、儲存設備、分類牌、價簽等的添置還會增加成本,而新品配送、促銷活動每次大家都搶著申請,因為它是顯性的,能在短期內給藥店帶來可觀的利潤。執行力差需要公司多做思想工作,培訓加考核是解決這方面問題的必要手段。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