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鎮拉瑞多的書店救贖啟示
來源:
木蘭
2009-12-29 16:41
像美國其他城市一樣,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拉瑞多也損失慘重。當地唯一一家經營了30年的書店在圣誕節前夕宣布倒閉。
與雷曼兄弟這樣的巨人應聲而倒相比,小鎮上一個小小的書店關門實在微不足道。
很難想象,美國拉瑞多這樣窮的地方:大約30%的居民收入在貧困線以下,37%的成人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很多居民連計算機都沒有。唯一的書店卻是鎮上人最愛去的地方。小孩子可以坐在地上看書,大人們可以手捧咖啡,悠閑地瀏覽報刊雜志。店主博尼塔女士對很多顧客的興趣愛好了如指掌,經常打電話告訴常客他們感興趣的新書到了。她還經常幫當地學校的師生訂購圖書。然而,這些場景正在消失。
為此,拉瑞多的居民展開了一場挽救書店的行動——“拉瑞多讀書行動”。100多個小孩向書店最大的債主邦茲諾伯公司總裁寫信,請求他不要關閉書店。一個孩子寫到:“我從上幼兒園起,媽媽就每天帶我去這家書店,求求你不要關閉它。”
家長們也加入了給總裁寫信的行列。一位媽媽寫道:“我的三個孩子最想要的圣誕禮物就是這家書店的禮券。如果你們關閉這家書店,我們要開兩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離鎮上最近的一家書店。”
鎮上的官民,在挽救書店的行動中表現得相當團結。拉瑞多市政府緊急開會,通過挽救書店的決議,成立了一個挽救書店委員會。最近還在書店門口舉行了一個講圣誕節故事的活動,尋求公眾支持。當地有識之士甚至在“FACEBOOK”上開設了一個“挽救拉瑞多書店”的網頁,已經有530個居民上網簽名。
拉瑞多的拯救行動也感染了德州的議員。他們宣布要給書店的債主寫信。
其實,拉瑞多居民挽救書店的行為,不僅僅因為它是當地唯一的書店,和它在每年給當地的孩子提供圣誕禮券,更多的是得益于閱讀是很多美國人平常的生活方式之一。
即使在金融危機重創之下,這種好習慣絲毫沒有改變。在丹佛開往城區的輕軌車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美國人利用上下班時間讀書,即使很多人不得不站著,也會手執書本或者報紙,安安靜靜,絕少喧嘩。
美國立國兩百多年,成為世界強國,靠的是美國人身上的勤奮和人文素質。每一次經濟危機雖然摧毀了很多人的財富,但每一次危機過后,美國人的勤奮和樂觀讓他們重生的速度驚人。
我注意到,近來國內報紙上就有鋪天蓋地的關于平安夜的廣告,有浪漫燭光晚餐,有平安夜的豪宴,有商場瘋狂的打折優惠……可見國內對洋節的重視。 只是這樣的功利性令人不安。很多人越來越“不差錢”,精神上卻越來越貧窮。
我們什么時候能平心靜氣下來,不為任何目的,好好讀幾本書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