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順重新定位 廈門小便利店行業面臨洗牌
昨天,家住金尚路的劉大嫂忽然發現樓下的倍順悄悄“變臉”了———原來的紅色店招,變成以白色為主、紅色和藍色相配的了;原來的倍順社區店也由倍順便利店取而代之了。記者走訪獲悉,倍順“變臉”的背后,其實是瞄準了廈門可開500家便利店的巨大商機。而瞄準這一商機的,似乎不止倍順一家。
倍順改社區店為便利店
以“您親密的社區店”起家并發展,在廈門已有12年歷史的倍順,發出了向便利店轉型的信號。
“此次改變店招即是重新定位的第一步,2010年,倍順正式定位便利店。”倍順連鎖副總尤祖榮坦言,因為社區店選址比較保守,門店面積又要求比較大,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倍順的發展。
據了解,按照倍順以往對社區店的定位,店面位置要緊隨大型社區,店面面積要在100平米到250平米之間,不過盡管廈門目前大型社區不少,但符合要求的店面卻不多,很長一段時間,倍順處于便利店和大型超市兩面夾擊的尷尬處境中。
“改走便利店后,我們選擇的余地就會變大,比如前埔,社區店就只能開一家,但如果是便利店就能開三家,這樣我們覆蓋面和市場占有率將得到大大提升。”尤祖榮如是說。
據介紹,除改變店招外,倍順內部的貨物陳設、服務速度、商品結構都會轉向便利店的操作模式,目前的27家門店中,已有前埔、金尚和金象等三家更換店招,其它門店也將陸續跟進。
廈門便利店數量可翻三番
倍順調整定位,引發業內人士猜想。
“從社區店轉作便利店,對倍順來說是一石二鳥。”同樣在廈門經營便利店的郭先生告訴記者,社區店面積要求較大,便利店布局同樣直入社區,但面積卻可以小很多,只要50平米到120平米即可,縮小營業面積可以降低經營成本,尤其是租金成本。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廈門便利店市場的巨大空間,恐怕才是倍順盯上的‘肥肉’呢。”郭先生表示,目前廈門除了88、悅士、見福等連鎖便利店品牌,還有三巴旺等,但它們的店面總數也不過百余家,相比較其他同類城市,還存在巨大空間。
尤祖榮的無意之言似乎也正說明,相比節省下來的成本,倍順顯然對便利店這塊“大蛋糕”更感興趣。他告訴記者,按照他們的調研,廈門市場至少能容納500家便利店,也就是在現有基礎上翻三番多。因此,倍順制定了2010年再開10家門店的目標。
外資蠢蠢欲動敲警鐘
在倍順為轉型便利店而焦灼忙碌的同時,沃爾瑪在中國的便利店已經成功運作半年有余。
據了解,去年6月份,三家名叫“惠選”的沃爾瑪小便利店悄然現身深圳社區,而這樣的便利店到今年年底可能會增至100家,五年內增至1000家。沃爾瑪(廈門)工作人員表示,盡管這100家店中是否有廈門的份還不得而知,但并不排除這種可能。
“如果這樣,廈門其他品牌便利店的日子,不見得好過。”上述郭先生表示,便利店的運營成本本來就要高于大賣場,便利店需要單獨的貨物配送中心,還需具備運輸、送貨、倉儲等完善的物流供應鏈,并且至少要兩天送一次貨,人工成本也更高。而沃爾瑪的全球采購系統、大賣場的經營系統、品牌影響力等,都將使其旗下的便利店具有明顯優勢。
廈門的便利店行業是否將重新洗牌,假以時日將可見分曉。
(東南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