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國大:在欠發達城市復制7-11便利店
口味是咸是淡,飲料喝熱的冰的,有時細節能決定便利店成敗
一個坐落在北方二級城市的便利店品牌,能夠在商業并不發達的地區開出200多間便利店,并且實現9成以上店面盈利,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做到的。實現這一結果的是河北國大連鎖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國大),總部在石家莊,其旗下的36524便利店已經成為華北的便利店老大。
一個便利店品牌發展是否成功,不是看其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而是在于單店的盈利能力。在追求單店的盈利能力上,河北國大的理論是把新店作為一個“新生嬰兒”進行培育,從孕期“胎教”到出生后“新生兒”護理,再到“幼教”和后期的“培養”等,在培育期內安排一個經驗豐富的“月嫂”——店長,通過細化措施“全程托管”,將每家新店的培育過程,作為一個培育體系進行系統規劃。在開新店時不斷進行復制,使新開店面快速實現盈利。
堅持到底的商圈調查
國大36524將新店培養期的店齡定為3個月。3個月時間看上去并不長,但是其中需要大量繁瑣的工作。在這3個月期間,一家便利店通過4個階段的培育,將完成從籌備到成熟的全過程,并且逐步實現盈利。其成功的關鍵在于由店長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全程“知道”和監控,由總部進行全方位后臺支持,確保每項流程的執行到位,以及對每個環節和細節的重點關注。
而從更細的方面來看,國大便利店在新店的培育期中,整個過程就是不斷調查商圈消費習慣,有針對性的改進。記者發現,這個過程并沒有什么神秘,但關鍵是看誰能堅持到底。當你堅持到底了,也就形成了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和所有的開店的程序一樣,河北國大便利店的第一項任務是立地選址和店鋪裝修,“這被我們稱作‘胎前培育’”。河北國大36524便利店運營總監張愛民告訴記者,在選址前,需要進行商圈調查和新店裝修,一個有人氣的商圈對于店鋪的業績非常重要,而新店的展示效果也會直接影響業績。
當“胎前培育”結束后,第二階段就進入了開業前夕的準備階段。這時,一家新店已經是基本成型的店,如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各種護理。在試營業中,店長和領班需要收集顧客對新店的評價,如關注來客數、觀察顧客購買傾向等。開業之初的調查,能夠為下一步更細致的培育打好基礎。
前兩個階段的培育結束后,新店就進入了嬰兒發育的“幼教期”,新店的經營提升從此開始。此時,店長開始對新店進行兩個月的重點護理。這時會先開始一系列的調查:通過第二次商圈拜訪,做更為細致的調查,走訪單位及家庭,對其收入水平、教育和消費水平,以及對主要街道和交通狀況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商圈和競爭對手,確定自己店鋪的商品結構,并根據顧客的購買力、頻率等因素,有針對性地給店鋪補充“營養”——主力商品,保證主力商品的充足。而店長也需要密切關注運營情況,會員發展情況,定期分析店鋪銷售,保證暢銷商品不斷貨。
到了最后一個階段,新店將進入盈利店鋪的重點培育期。此時的各種商品分析和消費習慣調查會越來越細,會聚焦到某一重點單品。這一時期會持續一個月,重點分析和維護重點商品對店鋪業績的提升,如常規商品中,煙的銷售占比鞏固與提升,速食銷售占比的鞏固與提升等等,以此來判斷是否要做大某項商品的份額。
在最后的重點培育期,還會根據店鋪所在的商圈不同,增加個性化的商品,通常有80%的商品是國大便利店都會出現的,而有20%的商品會根據不同的商圈,不同的地點進行調配。如醫院的門口會增加臉盆、尿不濕等商品,而在商務辦公商圈的便利店會將咖啡機增加到2臺。
基于不斷的商圈調查和調整,這一套便利店新店培育技術讓便利店的盈利也成為可復制的。國大36524的單店盈利比率達到9成以上,從開業時2000元/天,到3個月后,平均銷售額5000元~10000元/天。
根據消費習慣隨需而變
大家所熟知的7-11、全家等便利店都是在商業比較發達的上海或南方中心城市,而國大36524之所以能在北方的二級城市發展的比較成功,主要是適應了地域性消費特點。
“河北的商業環境比較特殊,商業并不發達,假冒偽劣商品比較多,特殊的商業環境讓外地到此經營的商業便利店基本沒有成功的。這種商業環境下,河北國大36524便利店能夠彌補大商業的空缺和小商業質量不高的弱點,適應當地的消費習慣和特點,因此獲得了較好的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江明告訴記者。
實際上,國大36524便利店的培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摸索、適應周邊商圈消費特點的過程,多次的商圈調查,以及據此進行的選址和商品結構調整。
“雖然7-11也是我們的標桿,但是如果將7-11原封不動地搬到河北來,未必能適應當地的商業環境。”張愛民告訴記者,從最初的選址時,就需要根據實際變化,進行各種調整。比如在2009年,選址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前幾年每平方米租金折合幾十元,2009年折合到每平方米100~300元,一間80~100平方米的店鋪,以前的租金一個月不到1萬元,現在最低需要1萬元,有的還漲到了2萬~4萬元。
為此,在選址時,他們也對經營面積和商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如過去大多在80平米以內,現在面積擴大到80~120平方米,還增加了速食服務項目。2010年速食還將成為一個發展重點。
在速食產品的設計上,國大也幾經周折,才摸索出當地人的口味習慣。張愛民介紹,石家莊人愛吃咸的、味道濃一點的食品。他們曾推出了鮮食味拉面,內有熬制4個小時的雞和豬骨湯,但是最初顧客比較少,似乎對味道不太習慣。后來,經一位副總裁提醒,是不是湯的味道偏淡?終端便利店重新推出濃湯拉面后,銷量立馬就上去了。
在商品的陳列方面也會體現出地區的差異性。7-11便利店和全家的食品種類中,冷食會比較多,飲料都是冷藏陳列的。但在北方河北國大的便利店里,顧客早已習慣將飲料熱一下再喝,這里的顧客大多不愛喝涼的。
雖然人們印象中,河北不是一個商業發達的省份,但是其商業環境也是不斷在升級和變化的。張愛民告訴記者,10年前,這里晚上10點后,沒有什么夜生活。但是現在許多店鋪在夜里12點仍然是燈火輝煌。
不斷的成功復制和商業環境逐步的升級,讓河北國大36524對便利店業態充滿了信心。2010年,河北國大計劃將便利店數量擴展至365家。
(中國經營報 厲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