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低價 整合 收權都是問題
正當大家將目光聚焦在家樂福的渠道收費和店長收權糾紛時,沃爾瑪的日子也不好過,被指壓低進價導致農戶利潤受損、好又多整合延期、采購放權等。
就在日前,美國多家工會及一些農場主和牧場主正希望能對沃爾瑪發起反壟斷訴訟,稱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正在利用其龐大的實力來壓低農產品的價格。不少供應商反映,低價壓力確實存在。“沃爾瑪基本不收取太多渠道費,甚至沒有進場費,只收堆頭費等,但沃爾瑪要求供應商給予極低的進價,以實現沃爾瑪天天平價策略,這多少造成供應商的讓利。”
與遠在美國的糾紛相比,沃爾瑪中國區最近最頭痛的當數好又多整合。
2007年2月,沃爾瑪宣布以2.64億美元收購好又多35%的股份,并支付了3.76億美元換取了另外30%的投票權。原本應在2010年2月依照收購協議,完成剩余股權買入,但并未如期完成。
“兩者的整合非常困難,盡管已有一些好又多門店進行了沃爾瑪化,包括貨品的排布和LOGO變化等,但當年好又多的開店原則實在太靈活,各個門店的商業登記方式五花八門,要全盤外資化著實困難。”知情者透露,好又多不少門店存在股東是自然人、門店用地性質不規范(比如非商業用地)、缺乏“房屋租賃登記證”證照等系列問題,同時,好又多與沃爾瑪的企業文化大相徑庭。
有業內消息稱,沃爾瑪中國區CEO陳耀昌內部要求在今年年底完成對好又多的整合。沃爾瑪相關人員對此不置可否,但不少人都認為難度頗大。目前看,僅僅做了些表面工作,最根本的門店收購問題可能還需時日。
另一件事是正當家樂福為了收權而與部分店長矛盾激化時;沃爾瑪正逐步將總部的采購比例減少,讓各區域采購中心獲得更多自主采購權,曾被業界稱道的沃爾瑪統一控制管理制度化模式,如今也開始嘗試區域化采購放權,這讓業界擔心其管理存在瓶頸。
(第一財經日報 樂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