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探索“農超對接”模式 包心菜進嘉興歐尚
□《海鹽萬畝包心菜又成“傷心菜”》后續
“農超對接”銷進大型超市 機關企事業單位上門購菜
海鹽多方努力拓寬包心菜銷售渠道
“包心菜,今天你吃了嗎?”最近一段時間,這句話成了海鹽市民打招呼的口頭禪。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包心菜即將進入采摘的尾聲,海鹽政府部門也是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方式幫農戶銷售包心菜。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
上門購菜
“政府在為我們著想,盡量降低我們菜農的損失。”昨天,秦山街道的包心菜種植戶萬建生看著500公斤的包心菜裝上汽車,心里總算有些安慰,這些包心菜將被拉到縣工商局及各個工商所的食堂。
面對本地包心菜滯銷的現狀,海鹽政府部門發出倡議,讓擁有食堂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采購包心菜,幫農戶減輕壓力。縣工商局得到消息后,昨天一早就和秦山街道的農戶進行聯系,先期購買了500公斤包心菜。
記者跟隨工商部門來到秦山街道的包心菜種植基地,看到路邊不少早熟的包心菜已經開花了,有些農戶正拉著包心菜趕到收購的菜販那里去。萬建生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50畝包心菜,可是包心菜一直賣得不順,眼看著馬上就要種植蘆筍了,心里十分著急,還好政府正在想方設法幫忙銷售。
縣工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他們的食堂采購包心菜外,工商部門也在聯系銷路。“一方面,我們和海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全縣各個農民市場對接,推動包心菜的銷售;另一方面,我們也準備通過網絡來發布信息,多種渠道進行銷售。”該名工作人員說。
能夠幫助菜農很開心
“紅燒包心菜的味道不錯,我很愛吃!”昨天中午,在縣政府綜合樓工作的小張和往常一樣在縣機關食堂吃了午飯,和平時不同的是,食堂在一葷兩素的套餐中統一搭配了一份包心菜。
記者在縣機關食堂看到,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著包心菜。在縣政府部門工作的小王說:“我之前得知包心菜銷售不出去后,就一直想找機會幫助菜農,現在政府組織了這次活動,我非常支持!”縣機關食堂負責人說:“以前食堂每星期安排吃兩次包心菜,現在改為每星期吃四次包心菜,并且從以前每餐20公斤的量增加到每餐30公斤,我們會在包心菜肴的花式上翻新,讓大家吃得滿意。”
隨后,記者在縣消防大隊、縣城管辦等多個單位食堂看到,當天供應的菜肴里都有一道包心菜。有負責人介紹:“包心菜的存儲期較長,我們已經采購了幾百公斤,將陸續變換口味搭配著吃,我們還會與鄰近的兄弟單位聯系推銷包心菜,希望能夠幫助更多菜農解決燃眉之急。”
“農超對接”模式
讓包心菜直接進超市
包心菜銷售不佳,海鹽各部門還積極與各類大超市聯系,探索“農超對接”模式。“這周,嘉興歐尚超市還會來采購包心菜,已經采購過兩次了,運走1萬多公斤的包心菜。”秦山街道農技水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
秦山街道農技水利服務中心與嘉興歐尚超市取得聯系,達成了合作意向。歐尚超市的管理層也非常重視這項“農超對接”工作,專門派員到秦山街道考察蔬菜基地建設情況,了解當地蔬菜種植情況及品種上市分布情況,積極探討長期合作意向。
秦山街道積極配合歐尚超市“農超對接”工作,同時積極向他們介紹秦山蔬菜產業情況,整理各類蔬菜上市時間、產量等情況并推薦給歐尚超市,為全面合作創造條件。目前,歐尚超市已經兩次采購共1萬多公斤包心菜,并從海鹽縣金海涂農業科技園采購了蘆筍進入超市。“接下來還準備把秦山的番茄、黃瓜等蔬菜也打入超市,實現‘農超對接’,讓廣大群眾得到實惠。”上述這名工作人員說。
秦山街道農技水利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農超對接”作為一種新型的流通方式,確實值得有產業有規模有產品的蔬菜基地進行探索和發展,接下來將通過“農超對接”工作的實施和推進,在成熟的合作機制下,根據超市訂單,有計劃有指導性地進行種植,從而避免出現今年包心菜銷售不利的情況。
(嘉興日報 記者 姚劉權 陶 瑋 楊穎慧 通訊員 龔子夏 陸勇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