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業績增長,百貨行業去年賺到錢了嗎
出品/聯商網
撰文/李瑟
2023年,百貨行業持續復蘇回暖。
《聯商網》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經有28家百貨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業績快報,其中有20家企業實現增長(包含虧損收窄),約占總數的71%,歐亞集團、銀座股份、廣百股份、文峰股份、新疆匯嘉時代、華聯股份、上海新世界、益民集團、南寧百貨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8家企業中有7家企業出現虧損,其中茂業國際由盈轉虧,翠微股份、中央商場、供銷大集、沈陽商業城增虧,友好集團、大連友誼虧損收窄。
其中,供銷大集虧損最為嚴重,2023年或最高虧損26億元;而最賺錢的則為小商品城,2023年凈利潤最高或可達27.5億元。
具體來看:
天虹股份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億元到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6.54%到108.17%。
重慶百貨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億元到13.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1.50%到55.09%。
王府井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億元到7.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4.55億元到5.85億元,同比增加233.47%到300.17%。
茂業國際預計2023年度將錄得凈虧損約為6000萬元至1.3億元之間,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05億元,由盈轉虧。
小商品城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5億元到27.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40%到149%。
歐亞集團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00萬元到2200萬元,與上年同期虧損1.59億元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合肥百貨預計2023年凈利潤約2.41億到2.93億元,同比增長43.79%到74.81%。
銀座股份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8億元到2.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450.22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廣百股份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司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萬元到3900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43億元,扭虧為盈。
翠微股份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5.9億元到虧損5.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39億元。
茂業商業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000萬元到4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2.97億元到3.12億元, 同比減少87%到91%。
中央商場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95億元到虧損1.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345萬元。
文峰股份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1.73億元,與去年同期虧損1.62億元相比,實現扭虧為盈。
新疆匯嘉時代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6億元到1.9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1.56億元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東百集團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00萬元到4000萬元,同比增長42.32%到83.64%。
友好集團預計公司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18億元。
供銷大集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6億元到虧損2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9.3億元,虧損持續擴大。
華聯股份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00萬元到4000萬元,與去年同期虧損1.89億元相比,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寧波中百預計2023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07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3.01億元,同比減少約83.24%。
新世界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60萬元到5560萬元,與上年同期虧損5202.32萬元相比,將增加8162萬元到1.08億元,同比增加157%到207%,成功扭虧為盈。
益民集團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13萬元到7116萬元,與上年同期虧損3億元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國芳集團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1億元到1.52億元,同比增長44.76%至29.04%。
中興商業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5億元到1.6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562.57萬元,增加45.98%到92.70%。
南寧百貨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0萬元左右,與去年同期虧損6449.31萬元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徐家匯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00萬元到90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2447.41萬元相比,將增長165.59%-267.74%。
百大集團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00萬元到165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93.88%到90.82%。
大連友誼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000萬元到虧損3200萬元,去年同期虧損5016.26萬元。
沈陽商業城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45億元。
事實上,百貨業績回暖,是百貨行業一直「求新求變」的結果,近年來,百貨始終走在創新「一線」,用更多元的姿態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王府井百貨就在公告中指出,業績預增主要是因為2023年堅定推進多業態發展戰略和傳統業態轉型變革,主營業務較上年同期實現較好增長,同時大力推動新業態新門店落地經營,為公司業態迭代和未來戰略實現貢獻力量。此外,公司加大奧特萊斯和購物中心業態布局,深化傳統百貨店一店一策向復合經營的轉型,免稅業態首店萬寧王府井國際免稅港在一期成功亮相后,結合市場實際和消費者需求穩步調整,持續引入新資源,逐步培育成長。
此外,百貨行業持續優化商品結構,抓住「節點」促銷。國芳集團在公告中指出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全力拓展各區域市場份額,優化品牌結構,加大促銷活動力度,各經營門店客流規模和銷售情況較同期均有較好改善,帶動公司盈利水平較同期明顯增長。
最后,百貨行業壯士斷腕,關閉低效門店,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以天虹為例,天虹認為其2023年業績能同比最高增長108.17%,主要是通過持續迭代升級門店業態與內容,打磨優質供應鏈,把握重大營銷節點,統籌全國營銷,探索公域平臺,推動門店客流及平臺流量有效提升,銷售額實現同比增長。同時,公司通過優化成本費用結構,關閉長期虧損門店,提升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能力,促進公司低成本可持續發展。
據聯商網統計,2023年全國范圍內至少有21家百貨商場停業閉店,其中,包含太平洋百貨上海徐匯店、上海置地廣場商廈、廣州天河城百貨北京路店、深圳國貿天虹B區、大洋百貨武漢漢陽店、新世界百貨燕郊店等曾經火爆一時的知名百貨門店。
百貨行業通過「關店」來「止損」。
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對百貨經營者來講,在目前情況下,百貨店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守店的問題。百貨行業需要不斷打造對消費者、對供應商的吸引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