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晱晱被逼急了,當年的“竄貨”行為到底有多遭品牌煩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蒙嘉怡
鐘晱晱似乎被逼急了。
連續當了三年首富,即將70歲的鐘睒睒日常極少公開露面,也很少發表言論。不過,3月3日晚間,向來低調的鐘睒睒,卻通過農夫山泉各平臺發布了自己與宗慶后的“二三事”,以回應近期娃哈哈與農夫山泉被“拉踩”陷入的輿論漩渦。文中,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表示“我從未在娃哈哈領薪、更談不上因沖貨被開除”,鐘睒睒透露,自己在海南時的布匹生意才是自己創業所得的第一桶金。隨后,相關消息迅速沖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榜。
雖然鐘睒睒否認第一筆創業收入來自于娃哈哈,但鐘睒睒的故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宗慶后。
01
一切始于一次“沖貨”
1988年初,國家正式批準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同年2月,鐘睒睒向《浙江日報》遞交辭職信,一頭扎進海南。1991年,宗慶后兼并了國營杭州罐頭食品廠,正式創立娃哈哈集團,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同年,鐘睒睒借著記者身份結識的人脈與宗慶后相識,因自身才干被宗慶后賞識,成為娃哈哈在海南和廣西的總代理。
一方面,因為海南是經濟特區,娃哈哈也給予海南代理商低價優惠;另一方面,娃哈哈口服液當時在廣東熱銷,市場廣闊。據21世紀網在2013年的報道,鐘睒睒把在海南低價拿到的娃哈哈口服液,拉到既不屬于海南、又不屬于廣西的廣東省湛江市,高價銷售。這一違反行規的“竄貨”(即沖貨)行為惹怒了宗慶后,也讓鐘睒睒失去了代理資格,被宗慶后“除名”。
這次合作的終結,不是鐘睒睒與宗慶后的結束,而是二人糾葛的開始。
1993年10月,海南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在海口成立,鐘睒睒效仿娃哈哈找專業人士背書的做法,聘請了三名中醫藥大學的專家,研發出“龜鱉丸”。據報道,鐘睒睒因此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1996年9月,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于杭州成立,“農夫山泉有點甜”響徹大江南北,劍指娃哈哈。2000年4月,鐘睒睒決定停止生產純凈水,轉而全部投入天然水。宣布決定的同時,他還“炮轟”了一番純凈水的種種不好,又是搞水仙花生長對比試驗,又是提出弱堿性水更有利于健康,同時在媒體前喝下了農夫山泉瓶裝水,以證其安全。
同年6月,娃哈哈聯合樂百氏、上海正廣和等69家企業,起草聲明抵制農夫山泉不正當競爭,而農夫山泉反將娃哈哈告上了法庭,指責娃哈哈散布自己的負面消息,最終農夫山泉敗訴。據媒體報道,兩家企業的關系直到2004年才趨于緩和。
兩家水業巨頭之間綿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非當事人實難一窺全貌。不過二者分歧始于“竄貨”,不免讓人提出疑問:何為“竄貨”?為何竄貨會有如此嚴厲的懲罰,讓“禁止辭退45歲以上的員工”的宗慶后,解除了與鐘睒睒的合作?
02
市場毒瘤
目前,不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對竄貨現象深惡痛絕,更有專家稱其為“市場毒瘤”。
竄貨通常是指經銷商為了謀取利潤,利用不同銷售區域市場需求的差別,將產品超越所限制的區域進行銷售的行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市場營銷頑癥。壹覽商業發現,竄貨現象的出現有著多方面原因。
首先,企業在不同區域有時存在產品、價格差異。一方面,企業對重點市場與非重點市場投入存在差異。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壹覽商業》表示,企業戰略布局不同,導致廠家會給予不同地區的經銷商以不同的優惠政策,進而引發竄貨行為;另一方面,運輸成本不一致,偏遠地區的運輸成本更高,經銷商的進貨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其他地區的經銷商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就會跨區域竄貨。
其次,商家套現是導致竄貨的重要原因。一是廠家規定的銷售任務過高,代理商經常面臨貨還沒賣完,廠家就來催下一批貨的定金的情況。在面臨資金周轉壓力和庫存壓力時,部分代理商就會通過低價方式快速銷售產品。二是經銷商與公司終結合作,想要快速套現,就進行低價銷售。
在壹覽商業看來,竄貨的核心原因是內部考核管理機制存在問題。零售專家鮑躍忠對壹覽商業表示,企業對經銷商有較高的任務要求,并對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機制,只有完成了銷售任務后,才能獲得返利以及獎金。若經銷商不能完成任務,不僅拿不到額外的返利,甚至可能會虧錢。這就導致部分經銷商鋌而走險,選擇竄貨完成KPI。
值得注意的是,從企業角度出發,貨源管控出現問題,會對企業內部管理以及外部形象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
對內,竄貨帶來最重大的影響降低區域內銷量,擾亂市場價格體系。一方面,可能引發當地市場的價格戰,從而降低通路利潤,加劇渠道沖突;另一方面,會打擊經銷商積極性,君智戰略咨詢首席戰略專家陳方超指出,一旦出現竄貨,零售商會選擇更低廉的進貨渠道,經銷商銷售額下降,進而影響上文所提的返利以及獎金,導致利潤下滑,極大打擊經銷商積極性,導致企業市場動作推行困難并降低整體利潤。
對外,因同品牌、同產品在同一區域出現不同價格,顧客會對品牌產生信任危機,從而轉投其他品牌。除此以外,大量低價產品的流通,會讓消費者給企業“定型”,損害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進而影響品牌的長期穩健發展。
目前我國企業對于竄貨的代理商的懲罰措施大多停留在金錢層面:扣除保證金、獎金,提高產品的進貨價,或對經銷商進行開除處理。除娃哈哈開除鐘睒睒以外,2023年8月,新錦成集團旗下巖板品牌新巖素家居發布《關于對品牌經銷商竄貨的處罰通報》,對經查實存在竄貨行為的經銷商處以貨值10倍的罰款,并終止與該經銷商的一切合作。
雖然處罰力度并不算輕,但基本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在發生竄貨行為。
隨著宗慶后離世,關于竄貨的爭執已難尋下文,但是仍有其他“鐘睒睒”存在于市場之中,想要除掉這個“毒瘤”,還是有點挑戰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